
但前段时间因为在胖友圈发小广告,小K看到之后邀请我也贴到恶人谷来,我本来还挺不好意思的,但因为大家经常回国旅游一下嘛,可能我的一些小广告会给选择路线的大家提供一个另外的思路,所以就没羞没臊地贴过来,希望大家喜翻。
因为都不是中国自己的风格,很容易仿的充满廉价塑料感。不过现在我也很宽容,想开点,就算仿的百分百完美统统从蒙大拿搬过来,也不算什么成就,塑料就塑料,你们自己天天住在里面看着喜欢就好。仿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精进了说不定还可以发展出fusion 新风格。美国的殖民地风格也是抄的乔治王建筑然后加了本地元素(防太阳的前廊, shutter),后来也变成经典了嘛。
这是一方面啦,但现在很多所谓的新中式其实也充满了塑料感,而且也搞不清楚是日式还是中式,总之大东亚共荣一锅乱炖。原因真的很复杂,一方面历史研究没有搞好,细节就做不出原真性。手工业已经在文革之后完全被捶死了,现代工业又没有搞起来,所以既弄不出来很有质感的手工活儿,又弄不出来非常精细像钟表一样的工业制品,凑合凑合所有的东西都散发这一种淡淡的“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的感觉。因为都不是中国自己的风格,很容易仿的充满廉价塑料感。
就是很好看嘛!而且我觉得你愿意早早独立出来拉起队伍干,不是选择舒服的待在大建筑事务所羽翼下,也是很有勇气哒!所以能看到设计变成实物特别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