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 这样的人可以做 ... leader of the free world.


网络生长的粉圈和大量期待快速回报的资本相生相克之中,艺人叫做艺人而不是演员,成为这个消费时代最大的快消产品。整件事情无论哪方都跟妇女儿童权益一点关系都没有。在给艺人算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死循环。
为得到更多资源,许多艺人必须努力立人设,去被人记住,去成为流量。
一开始可能只是撒点小谎,非单身的假装单身,爱抽烟的装清纯,到后来开始把观众当傻子,赤裸裸地隐瞒,离婚还在晒恩爱,代孕弃子还若无其事声称“喜欢小孩”,一边吸du一边厚颜无耻地当禁du代言人……
谎言就像泡沫,越扯越大,而当所有人都被艺人营造的美好泡沫蒙蔽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关注度也只会越来越多,哪怕黑红也是红。形成了一个“艺人立人设、观众关注、资本下场品牌买账、割观众韭菜”的死循环。
看完这条真是让我啥啥灌顶啊。作为一个恨伪善超过恨坏蛋的人,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角度啊!So illuminating.实验很有意思,但有一个小看法,即使很多人是因为没条件才能保持老实的,也依然要给他们针对这种事件时谴责的权力和机会,因为负面评价也是建构社会道德标准形成道德约束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同样的也没有必要要求谴责者有高道德水平。
(BTW 此贴是关于假道学的,对于当小三是不是合理并无评判。)这种试图把当小三没什么,每个人都会当小三啊,你骂 xxx 你自己也有可能当小三啊,这种思想很可怕,这才是道德意识的崩塌。... 人都有阴暗面,但是道德是规范人的行为。任何洗地的行为,试图将当小三的行为合理化的行为都很恶心。
所以上面我引用的话才是啥啥灌顶啊。道德的主要作用不是群众约束自己的行为(although it does have the effect on some people),而是建立舆论环境,用来彼此约束,互相约束,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管理效果。我深深感到自己实在是太蠢了,读书太多毫无用处,早点明白早点解放!
个人评判和道德评判还是有点差别的吧?这年月多的是 performative 道德,只适用于别人。如果真是同样的标准律己律人倒也算了,说明是真心。
牧师和师母都是天作之合,因为要为信众做楷模,处理教众家庭纠纷。家庭矛盾处理不了,让牧师师母评理是比较通行的做法。牧师再婚仍然会是天作之合神的旨意的。所以当有人说哪里哪里的(非说话人本地)牧师说什么什么,比如跟政见有关的话题。不要小看这句话。牧师讲话的权重远大于路人王二麻子,在教众心中有可能高于不太熟悉的议员。
真的,我们这里教会会给老年人开个专场,最近改网上了,这周我妈参加之后挺不高兴, 说布道主题是‘我们没有输’。她以前说这个教会支持川普找人捐钱就是给川普打官司,我还不太信,以为是代表个别人不代表官方呢。我想牧师说没输那也不太好讲事实摆道理来反驳。所以当有人说哪里哪里的(非说话人本地)牧师说什么什么,比如跟政见有关的话题。不要小看这句话。牧师讲话的权重远大于路人王二麻子,在教众心中有可能高于不太熟悉的议员。
这些事情把我这种慕道友越推越远。
嗯,所以可能不是膨胀,而是危机感,就象共和党一样,觉得川普可以做他们的工具。的确指定了三个保守大法官,尤其是ACB,教会开心了。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搞不好美国教会从此加速走下坡路了。笑嘻嘻 wrote: ↑2021-02-05 15:03下面三条同时存在:
1)教会当然对社区有贡献了,否则也不会对教众有那么大影响力了。
2)教会的整体影响力在美国正在明显/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从统计教众的角度看。
3)美国就是宗教影响特别重要的国家呀。In God we trust. 华人或其他少数族裔的教会再对川普有好感也绝没有影响选举的能力。但是没有白人福音派,川普是不可能当选的。美国哪个参选人敢说自己是非基督徒,甚或无神论者?参选人不会特地去讲宗教信仰,但是一般都会顺便提一下自己的教堂经历。拜登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个天主教徒,这是件挺大的事情,正常一个天主教徒基本没啥希望能选上。但现在没人讨论,大概正印证了2)教会在美国的影响力在下降。
哦,对了川普的竞选大会就非常热闹,像是宗教大会,下面特别high的跳大神,连唱带跳,做法的,干什么的都有。所以也不单是福音派一家了。
肯尼迪当年当上第一个天主教徒总统,轰动性不亚于奥巴马当上第一个黑人总统的。
如果你 conform 了,就不会成为“被牺牲的少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