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和师傅家的院子跟丽江古城里的院子一样,有正房,厢房和厨房,另外一面则紧挨着邻居家的正房后墙。宽大的四合院里,平平整整地铺了水泥,先来的客人们散坐在小板凳上享受阳光,收了粮食这块地儿正好可以做晒场。我们初来乍到,不了解做客的风俗,匆忙中买了酒和水果做礼物,又加上一盒包装精美的比利时巧克力,才自觉得不算失礼。又特别询问有什么忌讳和讲究,小和说纳西人就是好客,也没有繁琐的规矩,随便玩儿就好。 小和的父亲早逝,母亲和妻子还有几位女眷一直都在厨房里忙碌,叔叔出来招呼客人。

很多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有位穿着围裙的大叔,像是主刀的屠夫,乐呵呵地向我们点头致意。杀猪这种事我是头一次见,本来还担心我家的小ABC有种种微词,没想到她入乡随俗,很快地跟主人家的孩子们玩到一起,跑院子后面招猫逗狗去了。这天整个村子像约好了似的都杀猪,中午时分只听四处猪叫,闹过一阵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各司其职地忙着,有人抗着一架铁制的机器进来放在园子中央,原来是要用泡好的糯米跟猪血灌香肠用的。

小和架起了一只碳炉,新鲜的猪肉切大块儿,用盐微微腌了,烤熟之后非常美味。还有调了辣椒的蘸料,不过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就着瓶子喝大理啤酒,孩子不用管,回程不用自己开车,在午后的阳光下我也放松下来了。

厨房门口有位姑娘正洗百合、藕、还有芦茨,我很好奇她们准备怎么烧这些菜:

原来这几样素菜都是上锅蒸的,藕切片中间夹肉馅,百合呢中间塞了碎肉和豆腐,口感新鲜,最让我念念不忘。还有烧排骨,蒸血糯米肠,炸肉皮这些“粗砺的美食”。总的来说比外面馆子里的清淡许多,当地饭馆都口味重,咸且辣。我们因为小葡萄籽有两天闹肚子呕吐,只好守在酒店里吃,采样不够丰富。听说呕吐闹肚子也是一种高原反应,到底我都没搞清小朋友的病因是什么。在小和家吃饭她倒是兴高采烈的,全无问题。临出门前在屋后的竹林里找到小葡萄籽,一旁小和的侄女正挥舞着镰刀砍来砍去的。回头问她们都玩儿了什么,答曰俩人一起挖笋来着,本来想挖只整的在炉子上烤着吃,力气不够,把笋尖儿扒出来俩个小姑娘分着吃了。

说起纳西人的好客,真是名不虚传,我和某人在村子里溜弯儿,遇到的大妈大姐都招呼我们说:到我家去Xiang ( 不知道是哪个字,我猜是叫我们去玩的意思)。纳西人有东巴教,可是从大门上贴的对联看,很多人是基督徒。小和说自己家里也信耶稣,不觉得跟东巴教有什么冲突。可惜没有时间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

笑嘻嘻推荐的《被遗忘的王国》里说纳西女人特别能干,家务种地都一力承担,果然现在还是如此。不过男人在外面也开车赚钱,多少有些私房钱,经济上也算是独立了。


再附送几张糖水照片:拉市海湿地公园

海拔4500米的冰川: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里的牦牛:

从束河古镇外遥望清晨的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