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七剑 (长得要命)。小小的感想一下。
七剑是接着“刀”(哪一年的?99?)沿袭下来的一部片子。这中间有没有其他类似作品我不知道,很久没有关注香港电影了。两部片子有很明显的关系。一是他继续讨论“武”的涵意和implications。
在刀里面,徐克就提出以武功代表的暴力的黑暗面,可以说是类似“unforgiven”那样的对武侠神话的反思--因为练武所以有冤冤相报的命运。不过刀后来的结论还是武功的必要性。在七剑里,一开始练武也是个禁区,皇帝不准百姓练武,跟刀一开始赵文卓的师父不让徒弟练武呼应,不过和平主义的虚伪和无用在七剑里是立刻就阐述的。所以似乎徐克这次比较旗帜鲜明地站在习武的立场,态度类似“a necessary evil”,倒和美国支持枪支法的群众的理论不谋而合。这套自我辩论的结论,不免让我有些失望,不是我反对他的结论,但是这样没有真正挑战和颠覆传统武侠的神话和理论系统,毕竟有点失望。他的结论体现在刘郁芳的转变至杀人上,不过杨云葱(黎明)终于没有亲手报杀父之仇,算是一个compromise. 在哲学讨论上,我其实比较喜欢刀里面开头的立场--以武功行侠义的做法是危险和不明智的,这是一个无情和残忍的世界,打抱不平和替父报仇只有给人带来灭亡的结局。可惜徐克并没有这么革命性的原意,所以到最后他还是回到了复仇除奸的大结局。
另一个接续刀的方面是武打设计。七剑的开头几场暴力场面,包括武元英(杨采泥)在河里那段撕打,类似刀开头部份和尚被杀的段落。徐克追求的似乎是半颠覆传统武打片里纯设计纯表演风格的武打设计,而力图加一些半现实主义的成份。但是这个宗旨很快就被神话般的七剑所替代,还是回到传统的风格。当然,全片里的武打设计不是没有创新的段落,例如武元英用的双头剑,例如磁铁铸剑,尤其是最后高潮里甄子丹和孙红雷(的替身)在小胡同里的决斗,还是很漂亮的。不过我看武打设计是个保皇党,信仰的是传统的拍摄法:拍全身,镜头尽量固定而且越长越好,吊钢丝越少越好。宁可看纯为表演而设计的形体背诵式的对打,而不要徐克/程小东式的飞来飞去。七剑里承袭刀里面的摄影方法,镜头晃来晃去,时而变速,剪得七零八碎,让人只能看个影子,镜头不跟着打的人,反而加进去那么多白痴的reaction shots和摆架子,毫无意义,让我这个purist很不喜欢。
徐克很有天才,可是似乎有点ADHD,恨不得一部片子里塞进十七八个不同的主题和理念。在七剑里有暴力,武侠,复仇,政治,西部片,日韩漫画,离乡,三/四角恋爱,拯救人民/儿童(类似黄飞鸿男儿当自强),corruption of youth and innocence,redemption,领导冤枉好人,动物之忠诚,从煽情到俗套到哲学讨论,一盘大杂会。黄飞鸿第一集尤其是这样。
七剑里有些地方的剪辑简直奇怪透顶,该详细叙述的地方一带而过,武打场面破碎不堪,而流于浅薄的镜头,尤其是并不高明的人物表情shots和生硬的煽情场面长得多余。很多地方缺乏对细节的高标准严要求,包括一些特技的处理。这方面我又得出来表扬一下周大导演(哪一位?当然是周星驰啦。)精益求精和耐心完美的工作态度。在visual effects,场景美工,细节处理和剪接上,周导是中国导演里最好的。对,你没听错,最好的,超过张艺谋,超过徐克,相信更超过陈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