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火柴盒,就是波士顿的John Hancock 大楼。

John Hancock 大楼在当地人最喜爱的建筑中,一直名列前几位。初到波士顿的我,曾经颇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以snobbish 著称的波士顿人敝帚自珍的表现。时间长了,我竟也渐渐体会出它的好处来了。(当然,这也不排除我自己变得snobbish的可能性。)
John Hancock Tower 是贝律铭在七十年代初的作品。世人皆知贝律铭在设计罗浮宫前的金字塔时遇到了重重阻力,殊不知在John Hancock 的建设过程中他所受到的诘难和嘲笑也毫不逊色。
引起争议的首先是这座大楼的选址。John Hancock Tower位于copley square 的一角。这个小小的广场上有波士顿公共图书馆,Old South Church, Copley Plaza Hotel, 还有被美国建筑协会选为本国最美丽十座建筑之一的Trinity Church,这些都是波士顿人的心爱之物。在这个复古风格的广场上非要安置一个摩天大楼,当年的反对声便可想而知了。
Trinity Church

Boston Public Library and Old South Church

贝律铭所采取的对策,一个是让John Hancock Tower斜对Copley Square,仅以较窄的侧面冲着广场。另一个是用反光性能好的玻璃幕墙覆盖楼体,以达到反射周边建筑,并在视觉上减少自身体积的作用。
Copley Square 地图,注意John Hancock Tower 斜交于道路。

然而玻璃幕墙给大楼的建设带来了意象不到的麻烦。这些玻璃并不能经受高处的风速以及温度的变化,导致在建造初期它们一个劲儿地往下掉。更有甚者,在1973年,一次暴风袭击之后,全楼一万多块玻璃竟摔掉了三分之一。作为权宜之策,三合板被安入玻璃坠落后的空洞中。一时间这座大楼被取笑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建筑。

最后全楼的玻璃幕墙被换为高强度的新式玻璃,这件事才算作罢。然而蓝绿色的玻璃幕墙在波士顿的蓝天下,实在是好看。而Trinity Church 映在John Hancock上,也是别有风味的印象派作品。


再贴一张Copley Square

John Hancock Tower另一得意之处,是它恰好位于城中高层建筑较少的地段。远远望去,格外的卓尔不群。

火柴盒的故事讲完了。John Hancock Tower并不是一座有野心的建筑,它的定位,原不过是一面反映身边名作的镜子罢了。然而这面镜子,最终也成为了名作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