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边一个小镇的消防队年年夏天办Carnival活动来捐募款项,我年年带孩子去,今年也不例外。星期五晚上去的。
活动在公园举行,有人疏导所有车辆停在草地上。等活动偃旗息鼓,烟花也放过后,大约是十点钟。我们坐朋友的车离开。两个大人坐前排,三个小孩坐后排。
按路标指示,车应该从草地另一侧疏散,偏巧是有坡的一侧。黑灯瞎火的,没法估计坡度到底有多陡。只见前面一辆车打滑上不去,有人在后面推。我提醒朋友和他们保持距离,等。
前车开走后,朋友一踩油门冲上坡,在同一个地方卡住了。她加大马力,引擎发出可怕的声音,车还是原地打转。她决定退后些再冲。挂了倒车档,但脚没有相应从油门上挪开,成了逆向加速。

我和朋友都傻眼了,对看着说不出话来。这时后座上的孩子们大声哭喊,有人敲车窗询问。我好像胳膊腿儿都好好的,问朋友,她用很轻的声音说,她也没事,但吓坏了,动弹不了,让我先出去把孩子们看住。
在后车的人和其他旁观者的帮助下,把小孩从车里挨个解下安全带,放出来。周围都是问我们有没有受伤的人。我问小孩,他们说身上有玻璃渣。我赶快一个个身上拍干净。
看现场情况,我们的车前有两道极深的轮胎沟痕,二十米左右长。两车紧紧嵌在一起 (后来用拖车分开的),我们的车后厢整个变形,后厢盖被撞开弹起。后车窗震得粉碎,玻璃洒在后座上。
所幸人没事儿。本来活动就有警察在维持秩序,几乎立刻就到了现场,说他听到了事故的声音。相关的人都拿着手机和家人汇报情况,一切后事按步就班地进行着。
半个小时后,象以前每次事故一样,我开始全身发抖,控制不住地咳嗽。朋友已经度过最初的震荡,被警察劝着走出车子。她接了我的手,把三个孩子拢在身边。
小孩子的恢复速度真是惊人。小宝直问:“我出了车祸?我出了车祸?”试图用小脑瓜子理解其涵意。他姐姐告诉他,这只是很小的车祸。大的车祸是要死人的。朋友反复和我说,她开车十四年,从来没有出过事故。我指着小宝说,他四岁,这是他的第二次车祸。
突然很绝望,逃过这一次,谁也不知道将来还有几次?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虚妄的事想来无益,不如看看从这一次里学到些什么教训:
1)一定要系安全带。
小孩在后座上,受到的冲击最大。如果不是都系了安全带,难保颈、肩、背不会受伤。我第二天开始出现脖子扭转困难,背痛的毛病,还好两天里已经恢复了一些。
不要觉得一点点路而已,系了安全带马上又要解开多麻烦。我们没开出去三十米,就出了事故。

想起一个月前我回中国探亲,常常坐出租,不但松懈过在后坐上不系,还让小姑娘单独坐过前排,甚至还抱着小宝坐过前排,太后怕了。

2)不要推车上坡。
车里掌方向盘的人一念之差,车后的人被碾成肉饼。

虽然散场时停车场人来人往,从车间穿行的人比比皆是,不用说有多少挣脱了父母的手蹦蹦跳跳的小孩了。这次一大幸运是,两车之间没有行人成为牺牲品。
3)我对Sedan车的偏见加深
有小孩以后我不肯买Sedan车。原因是每年夏天都从新闻里听到,小孩玩捉迷藏,把自己反锁在后车厢里,挣扎不出来,半个小时内就热死闷死了。
再说,孩子小的时候,出门等同于小搬家,放不下一、两辆推车,几箱尿布,小帐篷旅行床的后厢,简直没用。
SUV, Minivan, Station Wagon等车型,后厢同车身其它部份等高、通气。别人容易从玻璃窗里发现车里有人。而且能爬到后厢的小孩,也能爬到车的前排,从里面把门推开解救自己。
现在再添一条,后排的小脑袋离窗玻璃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