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出来的时候,就“摘”。
《纽约客》杂志每年都有一期主题为时尚的刊,今年这一期里讲一个关于女人手袋的故事。作者是一个写小说的女作家,住在意大利,文章开头讲了个故事,她去参加一个文化人的聚会,虽然里面的女作家都很有名,但是由于是左翼知识分子,穿着打扮还是非常随意的。而作者却发现大家的时尚感觉和经费全部放在她们拿的手袋上。她数了一下,在这个不招摇的女作家聚会上,汇集了大约有价值十几万欧元的女人手袋。这些包不仅都价值连城,而且很时髦,因为这季流行块头大的包,所以作者形容说,“这些包在沙发上放了一排,每个都跟一个火鸡那么大。”
包原来不是特别时髦的东西,作者记得她曾经向往背三个品牌的包:爱马仕的Kelly包――因为最典雅;香奈儿的凌子格包――因为最奢侈;还有GUCCI用竹子做领手的包――因为时髦。以前,要几个经典的包,够出门用就可以了,没听说每季都要换一批手袋。而现如今,挎上一季的包就跟穿白袜子一样,是时尚的忌讳。由于这几年包在时尚中的重要地位,,从语言上都有了新的包“词”。比如说,“IT BAG”就是这季最流行的一款包,每季都有;还有叫“arm candy”就是胳膊上的玩物,也就是说女人出门,除了珠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时髦的包挎在胳膊上。但是作者说,这两个包“词”都已经过时了,现在最流行的是“stealth bag”。Stealth是隐蔽的意思,美国军队有隐形飞机,就是雷达测不着的那个黑黑的大家伙。一个Stealth Bag就是一个还未众所周知知的设计师做的具昂贵的包,这,现在是最“in”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的stealth bag应该是设计师王一扬的“茶缸”系列包包了。
作者的文章主要跟着这几年女人包包最火的设计师,Fendi 配饰的艺术总监,sylvia venturini. 她是Fendi 家族的第三代。创业的是她的外公外婆,他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而Sylvia就是其中一个女儿的女儿。Venturini是一个被“熏”出来的设计师,熏陶的熏。她四岁就认识了Karl Lagerfeld, 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各位设计大师给她推荐的书籍,上面还有各种评语和“注”。Venturini起初想逃避时尚业和家族产业,和一个法国珠宝设计师结婚,搬到南美去住。最终她还是没有逃成,Fendi和设计似乎是她命中注定的。作者去采访她的时候,她正在为06年秋冬的秀赶活,她给作者看了一个包的模型(prototype),一个用皮子做的圆桶形状的东西,“现在你什么都看不出来,”她解释道,“装饰以后就不一样了。”Verturini 说当她看到这一季Karl Lagerfeld给Fendi设计的衣服,她的感觉就是曲线,因为所有东西都很圆。她的灵感来源于Fendi家族的房子(Pallazzo)。这种房子是大户人家的宅子,有点象北京的四合院,只不过不是平房,是楼房,中间也有一个庭院,叫Atrium。Venturini 就是把她自家的房子的外围图案,用烫金的方式画在一个圆桶形状的黑皮手袋上。这个包当然就叫Pallazzo, 俗称“bucket”.(桶)。作者说,设计师还给她看过一个限量版的Pallazzo,包上面烫金的窗户都可以打开,里面是手画的城市景观。Venturini跟她说,原来是图案是印在里面第二层皮子上面,后来她觉得印上去的画显得有点廉价,所以就改手工了。当作者拿起沉颠倒颠的包来,问是否太重了,设计师说:“当包非常美,我们无所谓重。”
Venturini 对包的热爱已经让她成为配饰设计的领头羊,算是创造手袋风尚的设计师,她的成名作是一个叫Baguette (面包棍)的包,长长的,用的时候几乎象法国人夹面包棍一样夹在胳膊下面。在连续剧《欲望与城市》里,kerry曾经纠正要抢她包的贼说:“It’s not a bag, it’s a baguette.” 充分体现,对时髦人来说,包不仅是包。除了baguette之外,还有spy, B.Fendi都是Venturini 非常成功的作品,以每季大家都很期待这个Fendi 家族的外孙女又在包上做什么文章。
Fendi已经不是家族企业了,是LVMH公司庞大的奢侈品产业中的一个品牌。作者说,有人跟她形容LVMH的老板Arnault对他旗下的奢侈品,就想一个酿酒师一样。他会让他们自己酝酿,等到成熟再从酒窖里面拿出来。今年圈里的感觉是Fendi是Arnault酒窖里面下一个要出炉的品牌,其迹象是Arnault本人突然出现在Fendi2006秋冬时装发布会上。真是约热闹约乱,居然就是在这个发布会上,摄影师的站台塌了,秀推迟了四十分钟,在别人都东张西望看热闹的时候,Arnault和Anna Wintour却对周围的混乱毫无诧异,一直在聊天等着秀开场。尽管这样,《先驱报》的Suzie Menkes 还是认为秀非常好,特别是那个小桶包包,“很厉害,”她评论道,“几乎可以说非常狠。”
包是个非常女人的东西,据说男人最讨厌的就是女人的手袋,就连同性恋的男人都不明白女人为什么非要拥有这么多手袋。作者说,佛洛易德曾经解释说,女人的手袋是其生殖器的象征,所以男人对其亮相和堆积极其反感。我和作者同感,这种比喻只有一个男的想得出来,根本不切合实际,而且听上去有点恶作剧。不管是什么,我们胳膊上的东西越来越重要,到底象征什么还是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分享]女人的包包 -洪晃
[分享]女人的包包 -洪晃
http://blog.sina.com.cn/u/476bdd0a010006rb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主要是被她一加工,我搞不清哪些文字是原作者的微妙讽剌(那个当包美时我们无所谓重应该是吧),哪些是洪晃自己的即兴考证(某包上的图案象四合院?)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哈,那天我注意了一下我老板的包包,好象是个小运动包,或者说,护照包。应该不可能超过五十块的。我老板的衣裳很多,估计是年轻时一路攒下来的;包不见她用啥特炫耀的品牌。
要说“左翼女知识分子”,我老板绝对应该算一个。不知道拿上万块包包的,是不是特指社会学知识分子。
要说“左翼女知识分子”,我老板绝对应该算一个。不知道拿上万块包包的,是不是特指社会学知识分子。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我回头去看了看,发现是女作家。
我老板穿得很讲究哒,她的每件小外套我都暗暗流过口水了。不过鞋子永远是舒适款,没后跟的;然后一个小尼龙包,进进出出一个拉杆包拉着电脑和文件。
我们的女博后比较喜欢包包,现在香蕉共和国减价,我今天一看见她就告诉了。看得见她瞳孔在缩小,我猜她肯定会去瞧的。
住在意大利的作家,即使是左翼知识分子,可能也很讲究穿着。“带着鲑鱼去旅行”里有一篇,叫“如何在飞机上用餐”,历数飞机餐毁掉了他一长串名牌衣服,领带,衬衫。。。虽然是讽剌语气,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可见的确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老板穿得很讲究哒,她的每件小外套我都暗暗流过口水了。不过鞋子永远是舒适款,没后跟的;然后一个小尼龙包,进进出出一个拉杆包拉着电脑和文件。
我们的女博后比较喜欢包包,现在香蕉共和国减价,我今天一看见她就告诉了。看得见她瞳孔在缩小,我猜她肯定会去瞧的。

住在意大利的作家,即使是左翼知识分子,可能也很讲究穿着。“带着鲑鱼去旅行”里有一篇,叫“如何在飞机上用餐”,历数飞机餐毁掉了他一长串名牌衣服,领带,衬衫。。。虽然是讽剌语气,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可见的确是生活的一部分。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我家猪头更过分。 因为我对包包一直兴趣不大,这两天突然觉得自己用了很久的包太硬,想换个软的,逛街时跟猪头说起,并且要求他帮我考察。ruby wrote:这个问题我刚和某人讨论过。某人提议我自己设个私人小金库,放些洗头发做脸的银子。我一时兴起就跟他做budget planning。某人听说有每年买包包的预算,吓一跳,说你包包也不少了。我藐视地说包包当然年年要买了,顺便帮他做cost saving calculation(我不做指甲,不买LV, GUCCI省了多少银子啊)。男女有别啊。
猪头居然说:你已经有三个包了,还买包干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时尚女性都不会认为这句话会由一个正常人说出来。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华人理发师坏处是剪出来千篇一律,好处是比较安全,不会太难看。洛洛 wrote:其实作指甲费不了多少银子。这边做脸(找不到亚洲人的店的话)贵多了。
上次我剪头发,就走到家对面的mall里(里面有chanel的店子)的理发店,轮到的理发师居然是香港移民,既是亚裔又会说广东话,让我很欣喜,以为沟通有望,结果她剪得很差还不肯接受意见(比如我头发长得快,所以要求刘海先剪短点),手艺和态度都远不如我原来的金发女郎理发师,价钱倒是贵了一倍。可惜现在我离后者一百多mile,好怀念。
以前读书的小镇没有好的华人理发师, 每次打游击般地每个店随机剪, 永远不知道会剪成什么样子。不过此生剪得最满意的一个发型是个金发mm给剪的,我自己从来想不到那样的发型会适合我, 以后拿了照片再找同一个mm剪,她也剪不出来了。
到了这边发现华人发廊遍地开花,mm们发型都大同小异。我有个从国内直接来工作从来没有在别州呆过的大学同学居然跟我说, 咱们什么时候去美国店剪头发,看会剪成什么样子。总算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在加州住久了感觉跟在中国一样。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You can't "would rather" this. The whole point is -- either the woman has everything -- she has plenty of disposable income for a trip to Italy and owns 100 bags she bought in small shops in the street of Milan -- or the woman is vain enough that she wants the bag just so that she could tell her friends "look at my $3000 bag".
I do and I sincerely believe your hubby is perfectly normal. And I frankly don't think you really NEED another bag given you already have 3. You just WANT it. But you have the right to want something. And he should understand that,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why you want it.我相信大部分时尚女性都不会认为这句话会由一个正常人说出来。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此话有理。。。不过名牌包的预算好象总比名牌衣服要贵得多。狸狸 wrote:如果你只有一件名牌的预算,当然是买名牌包配普通衣服,好过买名牌衣服配普通包Knowing wrote:切,不买不是更省?再说了,买了名牌包不得用名牌衣服去搭配?这话就跟钻戒保值说一样自欺欺人。
我的香蕉共和国包包退回来一百一十四块,连税,昂贵的理想包包变成一般贵的理想包包了。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