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被很多公司选作中东欧地区的总部。在东欧诸国加入欧共体之前,维也纳就是贸易经商的门户。前不久看到奥匈帝国的地图,版图覆盖了今天东欧的大部分国家。
在维也纳开会,加上我和意大利来的同事,一共10种国籍。大多数人坐飞机过来只需要一小时多一点点,莫斯科除外。贝尔格莱德和捷克的同事自己开车,单程5小时。匈牙利的女同事从布达佩斯坐火车,旅程3小时。
捷克来的是名年轻标致的女郎,身材尤靓。大概也是节食惯了的,午餐时别人吃鱼吃肉,她只拿了一只香蕉。晚上大家聚餐,勿论男女都豪爽地手一举:啤酒,大杯。只有她喝矿泉水。保加利亚来的男生食量尤宏,巨大的一块炸猪排飞快不见了影踪。
我们一群女人搭捷克姑娘的顺风车去公司,GPS里是捷克男声。波兰来的美女听了一会儿说,看来捷克语她听得懂一小半,用这个GPS她也能找到方向。
罗马尼亚的女同事说暑假要带11岁的女儿去巴黎,在她们国家学校里教法语很普遍,而且罗马尼亚本来就是拉丁语系。除了罗马尼亚,东欧语言中最特别的是匈牙利语,其语法和芬兰语接近,但大家彼此对话是听不懂的。
抽烟的人很多,开会休息时间一半人溜到室外去吸烟,互相还敬来敬去,教我想起国内开会的情形来。不知道是否心理作用,觉得和东欧的同事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种感觉可能要延续到我们这些人的下一代才会消除。不过欧洲人还是欧洲人,晚上经过Stefan Dome教堂,有人问我信什么宗教。我说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什么也不信,她以为我在开玩笑,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