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招
过招
在温哥华过境等了11个小时,困得我要死蜷缩在椅子上时,听到背后坐着的两个男人开始搭讪说话。右男热情地主动:“你这是从哪儿去哪儿?”左男小声说了个啥。右男大声应答:“来温哥华度假。多么好!”然后马上承上启下地自动补充:“我们从阿拉斯加回来。”对方没反应,右男自己接着说:“去度假!”左男一秒钟都不停顿,“游轮?”右男答:“是”。谈话结束。
我等了一分钟,慢慢侧身窥视。左男20到30岁的样子,姜黄有点红的干燥乱短发。一个人,穿着和他的头发很搭配,干燥发皱。右男是个40多的胖子,雪白充满水分的皮肤,稀疏的金发横搭过头顶希望能掩饰脱发。他意气风发地把两个肘子搭在旁边座椅的靠背上。边上是小一号的一个看上去20出头的年轻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再过去是同样形状的大概是太太。
我等了一分钟,慢慢侧身窥视。左男20到30岁的样子,姜黄有点红的干燥乱短发。一个人,穿着和他的头发很搭配,干燥发皱。右男是个40多的胖子,雪白充满水分的皮肤,稀疏的金发横搭过头顶希望能掩饰脱发。他意气风发地把两个肘子搭在旁边座椅的靠背上。边上是小一号的一个看上去20出头的年轻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再过去是同样形状的大概是太太。
Last edited by 笑嘻嘻 on 2007-08-25 23:5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云浆未饮结成冰
Re: 过招
这一段极有老舍的风韵,尤其的象“离婚”的口吻笑嘻嘻 wrote:右男是个40多的胖子,雪白充满水分的皮肤,稀疏的金发横搭过头顶希望能掩饰脱发。他意气风发地把两个肘子搭在旁边座椅的靠背上。边上是小一号的一个看上去20出头的年轻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再过去是同样形状的大概是太太。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You need context to understand the conversation. I am assuming xiaoxixi is waiting at the area for flights to US. If you are flying to Alaska from any place in US, there is no point to connect at Vancouver with the overhead of going through the immigration and custom, and the extra cost of international flights. If you are drving to Alaska, probably you won't fly to Vancouver and drive from there, which is 1000 -2000 miles of extra drive. And Vancouver is the major starting point for Alaka cruise lines. The cruise lines from Seattle and San Francisco are much less popular.
就是比酷而已.karen wrote:真逗! 出去玩这么分等级。豪情 wrote:坐飞机去的看不起坐游轮的, 开车去的看不起坐飞机的, 开RV的看不起住旅馆的, 露营的看不起开RV的.![]()
换了我也觉得他多半是坐游轮的, 否则为什么飞到温哥华.
说到比酷, 我记得从DENALI回到ANCHORAGE赶飞机, 在进城之前找个麦记吃午饭, 背后一群TEENAGER谈休假, 有个小孩说我刚去SEATTLE度假回来. 我回头一看, 是个头发剪的很精神的小孩, 眉飞色舞, 其他小孩很艳羡地看着他.

我们在TALKEENTNA坐小飞机的地方, 除了OWNER都是美国本土来的. 有个人来自NYC, 说是有一天忽然想离开摩天大楼, 去看看美国最高的山, 就来了,一住就是十年. OWNER老夫妇两口子的子女都去了SEATTLE, 儿子加入一个INTERNET STARTUP发了财. TALKEETNA大概只有几十户人家, 一个邮局,三四个旅馆,非常破旧. 四周是无边无际的荒原沼泽, 几十米一棵低矮的小树, 占据半个天空的是巨大雪白的MT. MCKINLEY, 只有这一点把它和西部小镇区分开来. 可以想象两个月的夏天之外更寂寞.
我也没看出过招来,直到豪情解释才看出点那么意思。
这次去WA我们也遇到好几次别人搭讪。(你们得原谅我,好久才出去放放风自然动不动拿出来说)一次是在某瀑布边上,一个老头儿问家猪:“你们从dc来的吧”,家猪说是。老头儿得意地说:“我看你的帽子就知道啦”家猪当时带着红色绣着DC字样的棒球帽――他某月全勤得到的公司奖品,跟纪念品小摊儿上一样的货色。对方又补充:“我们从RXX,MD来。”这时候我也只好表达一下家门,说“我们从NORTHERN VA来”。老头儿旁边的老太太发出轻快的笑声。
另一次“认亲”发生在西雅图市区那个地下旅程。向导先问他左边的游客从哪儿来,答曰“DC AREA”,然后问他对面,那个中年太太早就有备而答:“哈我们也是DC AREA”。看到导游的目光转向我,我的答案自然只好是:“我们也是。”导游挺惊讶:“DO YOU KNOW EACH OTHER?”当然不。
后来那个中年太太和我搭讪:“你们从哪儿来?”――显然她需要更具体的地名。“FAIRFAX,VA.”中年太太更惊喜了,"是FAIRFAX CITY吗?我们就在那儿住!""不,是XX区"――我们住的地方地名分得很细,我脑海中的坐标,从西海岸的WA嗖一声飞回东海岸,然后落在DC,慢慢的缩小半径,再缩小――这下可准确到方圆三里之内了。我没想到会在两千里外(?)被人查户口。
然后太太问我:“你们也是去游轮吧?”特意的加重了“也”那个音。我看看她的裙子手袋,又看看我的粗布短裤运动凉鞋,老实说:“不,我只是在附近转转。”谈话结束。
这次去WA我们也遇到好几次别人搭讪。(你们得原谅我,好久才出去放放风自然动不动拿出来说)一次是在某瀑布边上,一个老头儿问家猪:“你们从dc来的吧”,家猪说是。老头儿得意地说:“我看你的帽子就知道啦”家猪当时带着红色绣着DC字样的棒球帽――他某月全勤得到的公司奖品,跟纪念品小摊儿上一样的货色。对方又补充:“我们从RXX,MD来。”这时候我也只好表达一下家门,说“我们从NORTHERN VA来”。老头儿旁边的老太太发出轻快的笑声。
另一次“认亲”发生在西雅图市区那个地下旅程。向导先问他左边的游客从哪儿来,答曰“DC AREA”,然后问他对面,那个中年太太早就有备而答:“哈我们也是DC AREA”。看到导游的目光转向我,我的答案自然只好是:“我们也是。”导游挺惊讶:“DO YOU KNOW EACH OTHER?”当然不。
后来那个中年太太和我搭讪:“你们从哪儿来?”――显然她需要更具体的地名。“FAIRFAX,VA.”中年太太更惊喜了,"是FAIRFAX CITY吗?我们就在那儿住!""不,是XX区"――我们住的地方地名分得很细,我脑海中的坐标,从西海岸的WA嗖一声飞回东海岸,然后落在DC,慢慢的缩小半径,再缩小――这下可准确到方圆三里之内了。我没想到会在两千里外(?)被人查户口。
然后太太问我:“你们也是去游轮吧?”特意的加重了“也”那个音。我看看她的裙子手袋,又看看我的粗布短裤运动凉鞋,老实说:“不,我只是在附近转转。”谈话结束。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luoluo11.yc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