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地控诉!
推荐一篇文章。(很可惜,是未完稿)
http://www.edubridge.com/letter/aisite.htm
http://www.edubridge.com/letter/aisite.htm
我终于也看了. 服装布景音乐细节表演铺垫(香港学生那段特别好)都无可挑剔, 也挺抓人一点也不觉得长(除了后面两场床戏比较乏味之外), 但是看完了一头雾水, 这个核心PLOT也太没说服力了. 李安的泛爱论也太泛了吧. 同学之间的情谊, 易先生和太太的温情默契, 这不是模范班级和五好家庭么? 张爱玲对人性里的小奸小坏和算计的微妙讽刺都看不见了. 易先生这个老奸巨滑的汉奸, 王这个虚荣女生, 居然一本正经真情投入, 在乱世里相互取暖, 我的天. 无论李安怎么渲染战争的残酷, 怎么让易讲自己的残酷, 银幕上就看见他追求真爱了. 一个人为什么去做特务做汉奸,总是有名利的追求的吧, 不要说做汉奸,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怎么可能这么纯粹. 一个中老年已婚男人找情妇,总是有点风流自赏WS的吧, 也看不见. 老吴成了纯粹的象征符号, 代表政治对真爱的压迫. 张的小说情节不如原型讲的通, 但人的性格算计还是讲的通的. 这电影啥都不通, 连付出NC17代价的性爱场面也没有说服观众, 那个俗气的钻戒就更没有说服力了. 虽然我不是革命小蒋, 也不是张迷, 还是觉得这部片子格调不高, 浪费了前面说的所有的优点.
Last edited by 豪情 on 2007-10-14 0:58, edited 1 time in total.
对啊,易先生和易太太简直太恩爱了,根本不象小说里易先生处决了王佳芝,心里已经盘算着一石三鸟,如何堵上政府同事的嘴以及太太的嘴,然后很是自得了一番。
我特别不明白唱小曲儿那段,干什么,策反?不策反为啥把“家山北望泪沾襟”唱得格外撇腔拉调?也许是因为易先生刚发表了一通“日本人不长了”的悲凉感慨。
易先生都不是干的文化汉奸或者行政汉奸,他是专业逼供的。这样的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天天面对良心的折磨,跟第一天从业一样么。老吴说两个职业女特务都被他干掉了,结果到了业余的这儿,就义无反顾坠入情网了。
我特别不明白唱小曲儿那段,干什么,策反?不策反为啥把“家山北望泪沾襟”唱得格外撇腔拉调?也许是因为易先生刚发表了一通“日本人不长了”的悲凉感慨。
易先生都不是干的文化汉奸或者行政汉奸,他是专业逼供的。这样的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天天面对良心的折磨,跟第一天从业一样么。老吴说两个职业女特务都被他干掉了,结果到了业余的这儿,就义无反顾坠入情网了。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我在Menlo Park看的,很多人一起,认识的不认识的,先在mountain view吃了饭才去。回来一看豪情也看了立马先回想了下今天饭桌上的女生有谁可能是豪情来着,想想好像没谁。我们没排队,一同去的一个女生先买了票的,我们到的时候都说票售空了。豪情 wrote:早知道我老人家应该画皮, 不要那么黄脸婆出门. 难怪排队看到的女生们都拾掇地怪齐整. 不知哪位是你?
这么大的地儿, 就那么三两家放, 文艺女青年不遇到也难.
如果你昨晚见了个穿白色长裤橘红色长t恤还有牛仔短上衣,圆脸头发很乱的,穿着非常高的高跟鞋的中年女文青,端着一大盘水和饮料小心翼翼进影院的,那就是我。
我看到王佳芝唱小曲易先生手发抖那段儿,先是以为投影仪坏了,怎么抖上了,再转回来还在抖,我就低声问贵妃,他的手是在抖吗?贵妃说是,我才明白原来我没看错呐。后来再一看,眼角都湿润了,是以相信易先生真是被彻底打动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EXPLICIT不要紧, 但太没看头了. 既不表达心理也不煽情也不色情, 闷死人. 拍不好还不如藏拙呢, 朦胧一点少暴露一点可以拍的更风流火爆或者冷酷残忍. 这么EXPLICIT太转移注意力了, 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有人说前半段慢, 我怎么觉得还挺好看, 很温情动人带点幽默讽刺, 年青学生们演完话剧回来那段, 王伸头到街车窗外淋点雨那点文艺少女的感觉,练习床技的难堪搞笑.还有海边试枪和杀汉奸那段. 有高潮有细节, 很好看. 话剧那段虽然幼稚, 邝同学虽然夸张, 都是青年学生么, 生硬里有点动人.上海那部分让易和王接着话剧腔, 我觉得受不了了. 这不是中年版琼瑶么? 尤其以小曲那段达到做作的高点, 看不下去.
我觉得李安太想讨好所有人了. 他不敢象张那样, 彻底抛开时代政治背景写人性(而且人性就是爱么? 人性里有恨有算计有自私有欺骗有愚蠢有虚荣有征服欲有救世欲有情欲金钱欲权利欲), 还安排了逃难被占领的苦难. 又不敢真正面对历史时代的残酷-易是心狠手辣为虎作伥的大汉奸特务. 我空空在铺垫里调动起来的同情悲愤在后半段的莫名其妙里无处着落甚至觉得被OFFEDED.
作为梁朝伟的非扇子, 不得不说他的身材和床戏表演

难道他其实是GAY?
有人说前半段慢, 我怎么觉得还挺好看, 很温情动人带点幽默讽刺, 年青学生们演完话剧回来那段, 王伸头到街车窗外淋点雨那点文艺少女的感觉,练习床技的难堪搞笑.还有海边试枪和杀汉奸那段. 有高潮有细节, 很好看. 话剧那段虽然幼稚, 邝同学虽然夸张, 都是青年学生么, 生硬里有点动人.上海那部分让易和王接着话剧腔, 我觉得受不了了. 这不是中年版琼瑶么? 尤其以小曲那段达到做作的高点, 看不下去.
我觉得李安太想讨好所有人了. 他不敢象张那样, 彻底抛开时代政治背景写人性(而且人性就是爱么? 人性里有恨有算计有自私有欺骗有愚蠢有虚荣有征服欲有救世欲有情欲金钱欲权利欲), 还安排了逃难被占领的苦难. 又不敢真正面对历史时代的残酷-易是心狠手辣为虎作伥的大汉奸特务. 我空空在铺垫里调动起来的同情悲愤在后半段的莫名其妙里无处着落甚至觉得被OFFEDED.
作为梁朝伟的非扇子, 不得不说他的身材和床戏表演


难道他其实是GAY?
Last edited by 豪情 on 2007-10-14 15:3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豪情 wrote:我终于也看了. 服装布景音乐细节表演铺垫(香港学生那段特别好)都无可挑剔, 也挺抓人一点也不觉得长(除了后面两场床戏比较乏味之外), 但是看完了一头雾水, 这个核心PLOT也太没说服力了. 李安的泛爱论也太泛了吧. 同学之间的情谊, 易先生和太太的温情默契, 这不是模范班级和五好家庭么? 张爱玲对人性里的小奸小坏和算计的微妙讽刺都看不见了. 易先生这个老奸巨滑的汉奸, 王这个虚荣女生, 居然一本正经真情投入, 在乱世里相互取暖, 我的天. 无论李安怎么渲染战争的残酷, 怎么让易讲自己的残酷, 银幕上就看见他追求真爱了. 一个人为什么去做特务做汉奸,总是有名利的追求的吧, 不要说做汉奸,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怎么可能这么纯粹. 一个中老年已婚男人找情妇,总是有点风流自赏WS的吧, 也看不见. 老吴成了纯粹的象征符号, 代表政治对真爱的压迫. 张的小说情节不如原型讲的通, 但人的性格算计还是讲的通的. 这电影啥都不通, 连付出NC17代价的性爱场面也没有说服观众, 那个俗气的钻戒就更没有说服力了. 虽然我不是革命小蒋, 也不是张迷, 还是觉得这部片子格调不高, 浪费了前面说的所有的优点.



笑到倒地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