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原来那篇报道:Return of the Superfly
http://nymag.com/nymetro/news/people/features/3649/
汁水淋漓啊。这个人的确很有理财的本事,绝不是普通的黑帮,把卖毒品的暴利投到房地产和其它行业里,除了洗钱也有分散投资的作用。
最让我心惊胆寒的一段是结尾处作者写道:
But what did I think? How did I see it going for the Country Boy beyond this world? It was a vexing question, as Sterling Johnson said. Who knew about these things? Frank was a con man, one of the best. He'd been telling white people, cops and everyone else, pretty much what they wanted to hear for decades, so why should I be different? It was true: I liked him. I liked the fuck out of him.
你知道我想起了哪些别人。如果他是个白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里,走的是白道,命运会(更加)不可限量。要证明sociopath可以charming, intelligent, and successful 的例子?这就是了。换言之,世上也有不少类似资质的人,恰好条件比他强,最重要的是肤色“对”,你知道他们的命运会怎样,外头的例子大把大把。
整篇报道里可以看出记者拼了老命地历数Frank Lucas的罪行和祸害,但明显能感受到他的魅力,多么seductive,在真实面对面接触中的力量恐怕比记者写出来的更强烈。我在别处看到的讲Lucas 和Richie Roberts两个真人给剧组当顾问的报道,也提到他如何charismatic。
所以我觉得这不像一个黑帮电影,这个像是个美国梦的电影。他是一个黑人,熟悉黑帮规则,但又不大可能在这一行里混出头,所以他没走这条路,这也为什么一开始那么多黑帮老大上榜,但谁也没注意他,因为他不是黑帮。他一心认为美国是他的家,希望能脱离自己黑人出身,在嬉皮年代努力做一个老派传统人。他在黑白两道都没有根基,黑帮挺恨他的,甚至与黑帮勾结的警察都可以随便找他的茬。他就靠自己在规则中间做一个低调不被人抓住把柄的生意人。
你说的这些的确是影片给人的印象,但这就是不可信的地方。他做的毕竟是黑道的生意,而且做得那么大,绝不可能仅仅做生意。我又要引用Chandler了:别跟我说什么心地善良的黑帮,心地善良的人干不了黑帮。连影片里自己都提到,金三角的头子问:你垄断了进货,马赛和意裔那些帮派能放过你吗?
(马赛是当时毒品进口美国的主要批发来源,真实情况在影片The French Connection和续集里有直接描述。此片开头讲到的纽约警察把收缴来的大把毒品重新卖到街上,就是破获The French Connection的几个警察Sonny Grasso, Eddie Egan在法国进口汽车里找出来的货。)
所以要在黑道上做生意,尤其是影响到其他势力的财路,没有暴力/枪杆子建立的力量是不行的,早就被眼红的对手给灭了。要摆平各方矛盾和利益争夺必须软硬兼施,又打又拉,没有心狠手辣的资质决不能长久。(其实这也适用于白道大生意大财团,所以说教父等等以黑帮生意经比喻Corporate America,也是此片的aspiration。)
描写Lucas的报道文章里有一段描述他刚出道时当街杀人的事,跟我猜测得不错,不是等他成了街坊大佬之后干的(那时早就不需要自己动手了),而是要一开始树立阿尔法男的地位让众人对他又敬又怕。这段真实经验跟教父2中Vito Corleone 变成街坊中的 Don 一段如出一辙---Vito单枪匹马靠自己的聪明和胆识干掉了人人都怕的黑手党头子(穿白衣白帽敲诈他们的那个人,名字忘了)。这完全是战略性的做法,立刻就奠定了他的地位。
American Gangster 的编剧导演很明显是外行描写一个他们极其陌生的世界,怎么都隔了一层,哪怕有当事人做顾问,提供真事儿片段,但在细节上还是会露馅的。就好象毛姆、Greene这样真干过间谍的人写出来的间谍小说,跟毫无直接认识的外人按照道听途说的事件写出来的小说的差别。即使情节似模似样,味道根本不对。而且编导比较失败的地方是手里拿了很多真实故事片段而不能建立内在逻辑,串起来编一个coherence story,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