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場往酒店的路上


梅田,大阪市區
我只可以拿東京跟大阪、京都比較。一樣是大城市,大阪明顯物價要低一些,建築物要稍稍舊一點,人們走路的速度好像真的是比較慢──這個觀察也許是我在一廂情願,因為我這次四天遊的目標是盡量不說話、不血拼、不煩惱,還有不為了名勝趕來趕去。也不怪我家人同事問:那你去旅行幹嘛?
不幹嘛,就是要完全放鬆一下。

往京都的火車上
我坐了很多很多火車。在火車上讓座和保持安靜都是禮儀。往京都的普通車程大概是一小時,碰上有「特急」班次那就三十五分鐘就到了。在第一天那火車走到半路全車人都下去了,我挑了個帶眼鏡的胖子問「Kyoto?Kyoto?」他指着對面月台「Kyoto,Kyoto!」我笑笑,深深點個頭,走過去等下一班車。
要保持對萬事放輕鬆、不着急的心情是很不容易的,試過就知道。趕不上這班車?那下一班好了。原來這車每站都停要走上一個多小時?那看看風景好了。走錯出口找不到買巴士Day Pass的地方?跟着中國旅行團走總沒錯。我一開始還是那麼心浮氣躁,巴不得拿出辦公室裡的架勢,大喊「我要去那帶我去!我要吃這買給我!」後來才好了,才看清周遭的每一人一物一事。





京都清水寺
坐巴士在五条坂站下來,要走一段長長的的路上山,沿途還要一直在點頭半彎腰招呼──我去的時候大概是早上十點多,路旁小店的店家都正準備營業,逢人都問好。關西天氣很好,本來就不冷,我一路走一路脫衣服,氣喘喘地爬上去一看見那橙紅色的簷宇就覺得甚麼都值了。
那天是星期五,我很好奇為甚麼這麼多學生不用上學,更好奇他們為甚麼來寺廟閒逛──不許吃喝不許喧嚷,要拜愛情神寺還要買票(在正殿寺群裏,說實話那五、六個「良緣達成戀愛成就」的小廟我都誠誠懇懇的拜了,還買了一堆「戀」符「戀」籤放錢包裏)──難道是為了看風景?風景當然是好,很可惜樹葉還不算很紅。清水寺還有辦「夜間賞葉」,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看,想必很有一種特別況味。
寺裏很多遊人,可都是安安靜靜的,坐下來還能隱隱聽見樹葉沙沙。安靜,是京都一大特點。

清水坂

円山公園


花見小路

四条通上的歌劇院

鴨川
看日劇這麼多年,少男少女在日落時份回家路上總有那麼一段走在河邊石岸,要聊心事就坐下來,晃着腿,面前就是淙淙河水──我在鴨川終於可以浪漫一把,它跟日劇裏頭的是一樣的呀!這水貫穿京都市卻一點兒不髒,附近有小孩下水玩,也有人在釣魚。


天龍寺裏其中兩座寺院

枯山水

曹源池

京都遠景



紅葉

再一張枯山水
枯山水是我一直很想看的──日本人的美學有很令人困惑的地方,他們似乎很擅長把一般慨念上很負面的事物──血、暴力、虐待,或孤獨、求道等情神層面上走到極致的──都轉化成一套道理、規距、崇拜,成為一種美學。在現場親眼細看庭院和枯山水的感受很特殊,我身邊實在太多遊客在擾攘,如果只有自己清清靜靜的,我想,可以感受到的力量會更大。就是那種乾枯到盡頭,萬念俱寂的境界。
說到遊客,基本上大家在寺廟裏都忍耐着不會過份喧嘩,然而難免還是會有小孩子在哭鬧,有女士操着北方口音抱怨沒有足夠的紅葉可看,有香港男士在講長途電話賣買股票──這次,我心平氣和風清雲淡,快走兩步繞過去當作看不見就算了。


嵐山渡月橋




大堰川




嵐山公園

我的午餐便當,1,000 yen
渡月橋那裏實在是太美了──加上天氣太舒服,加上我的腦子一片清澄心情太好,那是我最愉快的一天。抱着便當(在京都火車站買的,挑了好久才下決心,可選的花樣實在太多了)在河邊坐呀坐,涼風拂面白雲飄飄,有這麼一小段時間真的可以甚麼都沒有想起,人空盪盪的,嘴邊可能還掛個傻笑,在河邊坐呀坐......
這次旅行是突然決定的,一個晚上搞定機票酒店,第二天回公司請假,一個星期後就出發。在網上稍稍research 一下鐵路路線和票價,其他資料也沒有多看。我急不及待要離開,不惜砸大錢(單人遊比雙人或多人遊貴得多)也要馬上走,快走!在梅田地下商店街又試過一次突然覺得透不過氣,心跳,冒汗──地下商店區大的無邊無際,人頭湧湧,我勉強鎮定地找出口,幾乎是飛奔到街上狠狠的透大氣。
都說做人做事不要想太多,很多人和事經不起推敲,我是不服氣的。要在路上磕磕碰碰的吃虧我不介意,但不讓我去感受去表達去回憶,那不行。即使是不快樂的經驗,討厭的人,難過的事,都還是很可貴的。我對人世的愛大概比想像中還要多。
正如每個童話都有個教訓,以上,就是我關西之旅的領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