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reakingtheclouds.org/blog/?p=40
漫谈快乐(之一):痛与快
(这是一个我一直想,想了很久的话题,一时也讲不完,随便聊聊而已。)
前阵子看见一个报纸影评人Desson Thomson 写的文章,讲的是让人流泪的电影,有共性也有个性,例如某些电影能呼啦啦感动一大片,而有些是十分私人的反应。这时我忽然想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经常我们看了喜剧影片,哈哈大笑过,出来撇撇嘴说,挺烂的片子,低级趣味,没感动。但是很少有哭过了出来说,哇这片子好庸俗难看无聊。基本上能让人感动到哭的片子,出来后都让人感觉很好,被全身洗涤一遍那样的舒畅。
我们现代人,吃饱了穿暖了,头顶有片瓦,碗里有肉吃,可还是不快乐,而且快乐这东西滑不溜手,越追越渺茫。就好像放松,睡眠,心灵的平静,都是越努力越使劲却越抓不到的东西,象只狡猾的猫。我们努力躲避痛,追求快,但是好像总是事半功倍呢,就好像美国民众越减越肥。是不是满坑满谷的self-help畅销书其实一开篇就错了?是不是追求越来越多的幸福生活本身就是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有志者事竟成的那一套根本不管用?
我不是要宣扬自找苦吃、“pain builds character”这类的话哈,其实我自己从小一直有有很强的躲避任何小痛与不快的倾向,相当过分。只不过,鉴于Stumbling on Happiness那本书说服了我,普遍以为的快乐源泉和途径其实很不可靠。嗯,实际上,幸福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直截了当。Happiness is not the absence of pain。没有痛不等于快。所以关于天堂的想象和说法,总是听上去很没劲。
肯定有人跟我的想法不同啦,但是也肯定有人相似的―虽然平时不好意思说,其实我们更喜欢看让人哭的电影,读让人伤感的书,偏爱莎士比亚的悲剧超过喜剧,在安全中分享艺术化的痛,从而得到贴心的快。
这不是要拿伤感文艺作品当治疗郁闷心情的万灵药,而是提出某种观察和反思。其实人的喜怒哀乐是很复杂的东西,即使是不开心也有很多种:或许是因为特定事件的伤心,或许是分享亲朋好友的不幸,也许是急性的打击,也许是慢性的消磨,也许是漫无目的的烦闷,也许是自我否定的压抑,也许是被人遗弃的孤独,也许是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也许是一种洗涤内外的新鲜感,经过了痛之后,所有的感官忽然异常的灵敏,外界的刺激和对它们的反应都变得尖锐而锋利,生命的颜色忽然异常鲜艳,来不及专注自己,眼里看见周围熙熙攘攘的人和事,忽然鲜活起来。
结论:大而化之的“怎样得到快乐”之类的通用宝典,实际上效果十分可疑。
转博:痛与快
Jun这篇让我想起钱钟书的《论快乐》来,奇怪的联想...啊...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http://www.breakingtheclouds.org/blog/?p=42
漫谈快乐(之二):误解
February 7th, 2008 by Jun
追求快乐和幸福倒不是现代人的发明,”The pursuit of happiness”那是写进独立宣言里的话。但是happiness到底是啥玩意儿,追又能不能追得上呢?我忽然发现有几样东西在目前的社会状态里很相似,都是全民一拥而上地狂追,各色书报杂志上永恒谈论,唯一的效果只是帮出版社卖广告,以及让大众越来越对自己不满:一是减肥,二是理想伴侣,三是快乐。如果我告诉你,那些都是胡说八道,你大概也不会相信的―白纸黑字印出来的道理不会错吧?
David Burns 的经典”Feeling Good”里面有一个概念,刚看到的时候吓一跳,需要很长时间消化都很难接受,他说: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自我价值这个东西,要调整人生态度,就干脆忘掉衡量人生价值这件事!你这个人,其他每个人,都没有价值可量,根本无价。
让我来试验一下类似的手段,颠覆平时被奉为神明的“真理”:持久的长期的幸福和快乐根本是不可能追到的,别浪费时间了!即使全社会都一窝蜂地去追求某个目标理想,也并不能证明这个目标是应该追求的、合理的、甚至可能达到的。
为什么我要说这么扫兴悲观的话呢?这还是要回到生物学和化学上面从头讲起,也就是所谓的动物本性。什么是快乐感?用非常简化的说法,就是某个神经末梢往外释放一些“快乐信号”,dopamine或者endorphin这样的东西。这些分子流出来,晃啊晃地漂过非常窄的神经之间的缝隙,撞上对岸的另一个神经细胞膜上面的接受器,叫做receptors。这些分子好像是特殊形状的钥匙,碰上了跟它们吻合的锁孔就进去了,引起对岸神经内部的一系列信号发生,点亮了特定的一种狼烟,传到大脑里,那么就是快乐喽。
正常的状态下―所谓正常就是经过几亿年的进化被反复实践锤炼和习惯后的结果―这些快乐分子的数量和传递信号的强度是有限的,而且短暂,一次就吐这么多,即使神经间隙中还剩一些也很快被吸收掉了。遇到强烈的快感,例如漫长的寒冬之后忽然猎到一头野兽,饱餐一顿,或者做爱达到性高潮,那也是转瞬即逝的事儿,绝不可能长久。为什么呢?因为快感让人的警惕性、反射速度、行为动力都大大地下降,死于安乐嘛。陶醉太久了就会一口被熊吃掉或者采集不到够多的食物,或者老婆被别的男人勾跑了,反正前景很危险,后果很严重哦。快感是自然界吊在所有动物面前的胡萝卜,它的真正作用是催促人去做必要的事情―所谓必要就是延续物种。自然界从来就没打算给人类频繁而普遍的满足感,那多危险!
持久的强烈的快乐感来自何处?外来的分子,形状象体内自制的“快乐分子”,也能吻合贴上接受神经膜上的门锁,就带来了“人造快乐”。例如 cocaine,例如安非他明,例如鸦片/吗啡/heroin(都是一个东西),例如酒精。(注意,同样的分子在不同大脑里产生的化学反应类似但不完全一样。)问题是,我们的身体根本不是照这些外来物制造进化出来的结构,正常的生理活动没法有效地处理这些东西。例如cocaine,典型的卡在门锁里不出来,jammed,不能象普通快乐分子那样被消化吸收扔掉,于是神经系统象短路的电网一样不正常地乱发过度强烈的信号。整个网路哪儿见过这阵仗,被强烈的兴奋信号持续轰炸,该逐渐流淌出来的快乐信号被哗地一下全倒出来,用得一干二净。等“高”的感觉过了以后,平时细水长流的分子储备都浪费掉了,那么人感觉特别的低,比平时正常状态低多了。而且一系列其他的生理后遗症开始发生,例如记忆,例如receptors的减少(受不了轰炸了嘛),让人需要越来越多的外界人工刺激和轰炸,这就是毒品让人上瘾的过程。
我的意思是,合乎自然的正常快乐感,本来就是温和而短暂的,自然也好,神明也好,谁也没跟你保证过天天幸福,日日喝蜜,时刻都象睬在云里一样。如果非要期望每天上班、过日子都跟初恋的第一个月那么兴奋愉快,鸟语花香,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喂自己毒品并且不停地提高剂量,即使吸毒都还要忍受高过后的超常的低潮呢。能隔三岔五地来一下开心的时候就很好了,开心的感觉,过去就过去了,别老指望着招之即来呼之即去,想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恐怕有不少人会生气地说,喂!你太扫兴了。这不是让我们没了梦想和指望嘛,如果人生真的doomed,岂不是很没意思?我要说,非也非也。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其实呢,让大多数追求幸福的人格外焦虑和忧郁和烦躁不满的根源恰好是“我应该经常而持续地快乐”这种无聊而不现实不可能的神话。越追就因为得不到而越苦恼。干脆不理它,干脆TNND老子不追了,该啥样儿就啥样儿好了。
有人也许会说,不对吧?为什么某些人就比另外一些人更快乐,快乐的时间更多呢?我有两个解释,第一,看上去快乐的人,根本就没有念念不忘地努力强迫自己去追求快乐或者其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第二,他们的基础满足水平,或许是在神经间隙中漂浮的快乐分子,或许是对岸的receptors,天生就比另外一些人数量多密度大。
其实,我很讨厌 happiness 这个词,因为歧义太严重,给人误解太深。我反对花太多的精力和期望去“赢得”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为天然快感应该是短暂的。当然,快乐感虽然短暂,在这些短暂的火花爆发之间的日子也并不等于就陷入黑暗而郁闷悲伤烦恼的状态。我们如果想提高生活质量,真正应该建筑的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才是现实可能而且符合自然规律的呢?我喜欢用的词是well-being。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持久的平稳而坚强的感情和思想状态,正面的状态,不容易被负面的感情―例如恐惧、self-destruction、bitterness之类―打乱阵脚或者冲昏头脑,遇到逆境能够适应。类似于健康的身体,能跑能跳,能挑能担,抵抗力强,遇到病菌入侵或者负伤之后能够休养生息快速地好转。一句话,平衡而且生存能力强。
哇,也许你会说,我天生就性格软弱嘛,强壮不起来的。你要我努力修筑健康的身体,我哪儿有那个精力和资源呢?我的回答是:第一先把浪费在追求快乐、减肥、完美终生伴侣这些目标上的时间都省下来,就够人用好久的了!想要达到a sense of well-being,先放弃对快乐的obsession。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