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博] 关于同性恋婚姻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转博] 关于同性恋婚姻

Post by Jun » 2008-02-17 23:37

关于同性恋的零星说法
February 18th, 2008 by Jun

http://www.psychiatry-mps.org/associati ... 05_001.pdf

最近在查一些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麻省精神专科医生协会的一个关于同性婚姻声明,代表了协会成员的集体立场。麻省是美国目前唯一在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的州,而国内保守势力还在努力说服政客和高等法院等权力阶层通过改宪法而在全国范围内永久杜绝禁止同性婚姻的可能。其他很多的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和多数西欧国家,已经正式承认同性可以结婚,享受其他异性恋公民的结婚权力和法律对婚姻的某些保障(例如离婚时财产和子女抚养权的分割、一方死亡后配偶有权继承遗产和退休金福利等等)。

麻省的精神专科医生协会的声明里有几段我觉得值得拿出来看看,不仅是跟同性恋公民有关,也是对异性恋和婚姻的讨论:

“As physicians who frequently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on child development, and the ability of adults and children to cope with stress and mental illness, we note the invariably positive influence of a stable, adult partnership on the health of all family members, without exception for race, age, or sexual preference of the partners (1, 2, 3). Sustained and committed spousal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our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s we face life’s challenges, including illness and loss.”

我们医生经常接触和检查社会和家庭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对儿童和成人应付压力的能力、对精神疾病各项指标的影响,因而发现一个稳定的成人家庭―不论种族年龄或性取向,都对全家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正面的作用。长期严肃维持的配偶关系和家庭关系奠定每个人都有个保护自己的社会安全网的基础,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挑战,包括疾病和生离死别。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has declared on two landmark occasions (1973 and 1987) thathomosexuality is neither a mental illness nor a symptom of mental illness and that it implies no impairment in judgment, stability, reliability or general social and vocational capabilities.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ame-sex partners have the same capacity to form long-term relationships as do heterosexuals.”

美国精神医生协会已经两次声明过,同性恋本身不是精神疾病,也不是疾病的症状,它不代表任何不正常的地方,也不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稳定性、可靠性、社会交流和工作的能力。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有同性恋伴侣跟异性恋伴侣一样能够建立稳定长期的关系。

“It is estimated that over one million children are already growing up in homes with same-sex parents.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f over 25 years of research and 50 peer-reviewed studies is that same-sex couples have parenting abilities that are equal to those of heterosexual parents, and that the children of same-sex parents fare as well as children of heterosexual parents, in measures of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telligence, and many other
measures of well-being。”

至今已有超过一百万的儿童在同性恋家庭中成长。经过25年的研究和50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科学界的共识是,同性伴侣在照顾孩子方面的能力跟异性伴侣相同,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调节能力,智力发展,和其他指标上都无差别。

“The MPS supports same sex marriage as an institution which confers a positive effect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MPS pledges to work alongside other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nd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to continue to examine and promote scientific study of this area as it develops.”

麻省精神专科医生协会支持同性婚姻给当事人带来身心健康的好处。我们准备同其他机构合作在这方面继续研究和传播知识。

Jun 旁白:这个声明措辞还是很保守的,估计有很多精神病医生自己也持反对立场,但是在精神卫生方面的医学和科研主流早已接受同性恋不是变态不是病态的现实。这跟“政治正确”毫无关系,而是科学求证的结果,唯一让同性恋者“显得”不正常的是异性恋主流社会有时歇斯底里的态度。

在生物科学上,我们知道同性恋的倾向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不是一刀切那么简单,要么绝对吸引异性要么绝对吸引同性,而是人各有不同的程度。也有动物研究已经发现跟同性恋倾向有关的基因。但几乎可以肯定没有一个板上钉钉的“同性恋基因”,一个人出生时就注定的性取向几乎肯定是某些正常基因的变异与环境因素(包括胎儿时期的环境因素)互动的结果。

声明里提到APA 1973年的立场,就是说在73年以前,同性恋的倾向还是被主流医学界认为是不治之症,是病态心理。这里牵涉到一个什么是病态什么不是的问题,在精神医学和疾病研究里,本身就在不停地争论,其实在其他医学领域里也是(例如血压141/86 就肯定是病态而139/84就不是?)但没有这么激烈而已。医学对同性恋的态度观点的进化也是社会状态和科学证据的进化之结果。是谓progress。

同时注意到麻省精神医生协会鼓吹婚姻有益健康的声明,跟城外的异性伴侣有关。 :mrgreen: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2-18 1:18

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才会开始考虑实施这个政策。
道路依然十分漫长......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2-18 17:17

我很反社会说,人各有志,喜欢追求刺激的人就要说了,稳定的长期关系固然有益健康,可是一直跟同一个人在一起,活那么长干吗? :action077: :action077: :action077: 好比传说中的天堂--一千年象一天,一天也象一千年。urrrrrrrrrrrrhhhhhhh

而且人生的终极目标又不是要活的长,是要传播基因儿。一过了生育年龄,从DNA 的角度都是废物了,活的再长也没用。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2-19 0:41

我不禁赞叹地说:言之成理啊。虽然我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 :headscratch: :huh:
云浆未饮结成冰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2-19 1:35

小k的发言让我想起上次不知道是在小乐还是谁的博上看到的关于旧金山同性恋结婚法案通过的发言,说这简直是异性恋们的阴谋,叫同性恋们也担当一起面对乏味人生的漫长婚姻,然后break同性恋的天堂,哈哈。
正经说几句,这个法案的通过对于真正有长期伴侣的人还是争取了相同于婚姻的权益啊,类似于可以一起买房(我在三男的博上看到的就是,joe和tommy一起买房,但是产权书上却只能写一个人的名字以至于另一个人要拿小区钥匙都困难重重),以及公司提供给家人的医疗保险,如果收养孩子的话对孩子的共同权力/义务。法律本身只谈法律,无论同性恋异性恋,都有不同类型,有人喜欢长期稳定,有人喜欢动荡变幻,这个当然是个人选择。法案的通过只不过是让喜欢长期稳定(或者至少以为自己喜欢长期稳定关系的)的同性恋伴侣们提供这个选项副赠的利益。

至于这个传播dna的说法,在同性恋群体里本来就不valid――这一点来看还真是有点违背人类的生物性,总不能发现自己是个同性恋就死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2-19 7:56

小K 的话看似radical,其实骨子里很纯洁的,假设结婚就是一辈子不分离。还是很信仰一日夫妻百日恩和白头到老的神话。稳定长期的关系可不是指一夫一妻终生不离不弃的关系。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2-19 9:34

大家结婚不就是奔这个白头到老去的嘛。不然何必费那个事。这就象俩公司合并,伤筋动骨,花钱费力,要是知道以后还要拆,谁乐意啊--股东们头一个反对。事实上是不是这样是另一会事。

同性恋怎么不能传播基因了?我认识的蕾丝边还没结婚就开始挑孩子的爹了,还要长期考验三五年,确保这人身体心理都健康无不良嗜好癌症肥胖什么的。

美国CIVIL UNION 的权利跟结婚已经差不多了,法律上还有点微妙的区别,比如一方遗产给另一方,死者的子女家人还可以争,但是如果是婚姻关系基本不可能。但是不少其他事情,没CIVIL UNION 都没太大关系,power of attorney 就可以保证互相ACCESS 银行帐户,买房可以联名,连健康保险,不少公司都可以加你的"家庭伙伴"。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2-19 9:44

I don't think one civil union partner has any right to the other partner's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after retirement or death, or that retirement accounts automatically go to the partner if the account owner dies (unless the partner signs away his or her default beneficiary claims). Lots of difference from marriage protection.
大家结婚不就是奔这个白头到老去的嘛。不然何必费那个事。
Yes to CJ people like xiao K. No for a lot of other not-so-CJ people.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2-19 9:58

你们听说过那个IBM 女继承人的事情吗。Thomas J. Watson 有个女儿是蕾丝边,比较不靠谱的把她的女朋友当孩子收养了--因为那时候没有CIVIL UNION 这事,怕自己死了女朋友生活没保障。更不靠谱的是收养手续弄完一年后她们就分手了。老头根本不知道这事,老太太也死了之后,遗产信托基金就该发给孙辈了,这时候女朋友跳出来要遗产。其他孙辈当然很不爽。但是收养关系不比结婚可以离,没法VOID。当然你可以在遗嘱里不给她钱,但是老头不知道有这么个孙女所以当然也没在遗嘱里提。。。。不知道怎么样了,大概还在打官司。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2-19 12:20

Knowing wrote:你们听说过那个IBM 女继承人的事情吗。Thomas J. Watson 有个女儿是蕾丝边,比较不靠谱的把她的女朋友当孩子收养了--因为那时候没有CIVIL UNION 这事,怕自己死了女朋友生活没保障。更不靠谱的是收养手续弄完一年后她们就分手了。老头根本不知道这事,老太太也死了之后,遗产信托基金就该发给孙辈了,这时候女朋友跳出来要遗产。其他孙辈当然很不爽。但是收养关系不比结婚可以离,没法VOID。当然你可以在遗嘱里不给她钱,但是老头不知道有这么个孙女所以当然也没在遗嘱里提。。。。不知道怎么样了,大概还在打官司。
那女的自己也死了?不然也不能跳过她直接给她收养的ex吧?
这个做法好像在日本还蛮common,两个人不能结婚就一方挑另一方入籍,俺在若干bl小说里看到过。
话说这个民事关系,就算人家千里迢迢跑加拿大结婚了,离开那儿也一样不受保护了。有些人真的也就是信仰这个仪式,觉得这是表达两个人愿意此生绑在一起的意思。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2-19 12:25

没死,那钱是指定给孙辈的。儿女辈有儿女辈的一笔。
她们俩分手的时候签过一个协议,这人放弃可能继承的遗产。但是不知道律师又找出了什么漏洞,还是协议不包括上一辈的。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aren
Posts: 3020
Joined: 2003-11-22 18:51

Post by karen » 2008-02-19 12:38

睡过的人也可领养? 这太果汁了。 :shock:
Image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2-19 12:39

The only people getting fat in such mess are lawyers.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