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 碧野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天山景物记》 碧野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9:44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象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遮去了天日的密林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烧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为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迷人的夏季牧场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就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稣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象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当你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弛骋的时候,处处都可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他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象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丁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她们欢笑着跟着嘻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骑马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这雪峰、绿林、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干果牧场,位置在海拔两三千米以上。每当一片乌云飞来,云脚总是扫着草原,洒下阵雨,牧群在云雨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而当阵雨过后,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近看那缀满草尖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级消褪,银灰色的暮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9:48

怀旧一下。我当时特向往的是两个事情:骑着马采野花,蘑菇烧野羊腿。

说葡萄沟的是另一篇课文么?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4-04 9:49

果子沟冬天是个危险的地方……前阵子西气东输工程赶进度,赶上雪崩,埋了12个人。

小K,看到这篇文章我怀念极了,虽然我也没去过山里几回。呜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4-04 9:53

Knowing wrote:怀旧一下。我当时特向往的是两个事情:骑着马采野花,蘑菇烧野羊腿。

说葡萄沟的是另一篇课文么?
以前夏天的时候,我爸叫上几个同事,大家凑单位一辆车,带锅啊啥的进山里,然后他们找放羊的哈萨克买一头羊,当时就杀之,烤羊肉串,煮手抓羊肉,烧抓饭。啊我口水都出来了。

我们小孩就去爬山玩儿,然后还带了吊床啥的,找两棵树一栓。哎呀真是人生底黄金时期啊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9:58

其实这篇文章有点知音,但是架不住描写对象太美丽。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0:09

小K厉害的,居然记得文章的名字。我顺势GOOGLE了一下高中语文课本,结果大吃一惊。以前鲁迅的确选得太多,但《阿Q正传》和《药》被删,实在不能苟同。

以下为引用,去年的消息:

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 部分经典名篇被删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 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正如该教材编委薛川东所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记者采访了第一线的编委,听他们讲述这套教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我们碰了以前不敢碰的东西

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高中的语文教学将要一分为二,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等九个区县将要使用一套全新的教材。

“我们比北京此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还要新”,北京版语文编写组成员、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薛川东说,新就新在它带有很强的实验性。

目前这套正式出版的教材还未上市,新入学的高中学生要到开学后才能看到。记者从北京出版社拿到了这套教材,发现确实有很多新变化。

网络语言也成为一堂高中语文课

让人注意的是,在这套教材的推荐选修课部分,收入了一篇《新鲜的网络语言》。

“这篇是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本来是请岑教授提供别的内容,但他后来提供了这一篇。我们一看,感觉不错。”薛川东说。

网络语言怎么也会成为中学生的语文课?对于记者的这个疑问,薛老师反问道:“这要看你怎么正确认识这些网络语言?有些新的词汇,可能汉语词典在第8版第9版就要新加进去了! 比如‘整合’这个词,在1998年以前的中国任何辞书里都没有。”

在编写人员看来,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这种新鲜事物谁也阻挡不了,它随时在产生和更新之中,我们选入这篇《新鲜的网络语言》,也是表一个态――时代在发展,新的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薛川东说,在之前进行的试教中,曾有一个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觉得写得不错,就批上了“有品”二字。学生很高兴,觉得跟他们使用的是相同的语言。

再比如“:-)”、“:(”等表示心情的符号,符合孩子们的情感特点,在课文中向学生做介绍,“这也很正常。他们迟早要接触,谁也改变不了,不如正确的引导。”

此外,这套教材还提倡学生对小说与诗歌的写作。

编写人员大都是、或者曾当过语文教师,在自己多年的教学中,也都发现学生很爱写诗,觉得不妨索性提倡学生练一下。

至于小说,等于就是在记叙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虚构。在试教中,有的老师就把学生的写作出了集子,学生们都很喜欢。

记者看到,在必读课第三册的“外国诗歌”第三单元,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中有两道题颇有新意。第一道是要求学生自己选取课文中的一首诗,配上音乐,朗诵并录音,然后把音频文件提交到“虚拟教室”(该课程的班级局域网)的“语文论坛”上;第二道题则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爱》,写作一首小诗,发表到“语文论坛”上。

选入《雪山飞狐》目的是尝试

《雪山飞狐》进入这次北京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并非偶然。

编委中有不少金庸迷,62岁的薛川东说自己就爱读武侠。

编委之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是个知名的“金迷”,曾多处举办关于金庸的讲座,出版过《笑书神侠》等金庸研究著作。他做客人民网时,曾提到金庸塑造了不少“相当高明”的中国人形象――既有韦小宝,也有康熙;既有张无忌,也有张三丰。

但这次把金庸武侠小说推上教材的,不是孔庆东,而是67岁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顾德希。

“顾老师可是金庸的‘粉丝’。”薛川东笑着这样介绍。

作为北京四中的特级语文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顾德希亲自推荐了《雪山飞狐》中的这一段,最后被确定下来。

这并不是第一次,此前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曾选入金庸的《天龙八部》。

“金庸的作品很多都很优秀,可选的不少,但问题在于老师怎么教?目前只能是尝试。”薛川东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有文学性,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都颇有门道,读起来也引人入胜,但其实属于自娱自乐的东西,别人讲起来可能就没味道了。所以才“尝试性”选一段,看看效果。

并且,选段短的话,不过瘾,但是长的话,又不适合精读,最后《雪山飞狐》这一篇被放到了选读模块中。

选课文,不光找到合适篇目就完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为学生读武侠做些思想准备,编写小组还特地在高一必修课中选入了《史记》中的《游侠列传》,目的是先把“侠”的概念教给学生。

“《许三观卖血记》能通过,说明咱们国家一直在进步”

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顶替原来的老篇目《陈焕生进城》进入必修课文的。

两者皆为农民题材,如果不选这篇《许三观卖血记》,应该还会沿用过去的《陈焕生进城》。但编委们觉得,《陈焕生进城》的年代实在是太久了,而且其内容也有些过时。“应该让它休息一下,所以我们把它换掉了。”薛川东说。

此外,《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高中教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讲故事”有多种手法,传统的是一种,《许三观卖血记》又是另外一种。

在中学生之中,余华的读者群很大。这个原因也让编委们觉得,应该在课本中给余华一个位置。

“《许三观卖血记》本身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主人公把自己的血作为商品,这很值得深思,让学生得以更深层的认识社会”,薛川东回忆起选这篇时的情形,“当时我们觉得把握不大,因为不知道评审组会怎么看这篇作品。但最后还是通过了,说明我们国家一直在进步。”

当代作品被大量收入

余华的作品被选入,也体现了这套教材对当代作品的格外重视,特别是增加了不少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作品。这在北京市使用的语文教材中还是第一次。

薛川东说,在过去,除非是大名家,否则当代作家很难进入教科书,尤其是一些还在继续探索的中青年作家。除《许三观卖血记》之外,这套教材还收入了当代作家铁凝的《哦,香雪》,贾平凹的《秦腔》,阿城的《棋王》等。

编写人员对这几篇的考虑,也可谓细致入微。

薛川东特地分辩:“选入铁凝这些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也表明我们这个社会在不断出人才。绝不是因为铁凝当了作协主席,我们当时推荐这篇时,她还没当作协主席呢。”

“《哦,香雪》描写农村孩子看到铁道,这样的情形现在比较罕见,今天的人们会觉得,农村孩子怎么看到铁道就那么新鲜?它反映了20年来中国的变化,现在看来就具有了历史感。”

“贾平凹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像《秦腔》这样的乡土教育,在中国也少不了啊。”薛川东感叹:“我们编写语文课本,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诗,两年前的“人教版”语文就选过。北京版的编委们认为这是当代诗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肯定也要选。“不过学生要真正读懂它也很困难。这首诗本身阳光一片,但其实是海子在告别这个世界前夕写的,我们在教参中向老师做了介绍,老师也可以适度向学生介绍这一背景。无需回避什么。”

加缪、卡夫卡以前铁定不敢碰

这次教材的编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至于具体是哪些变化,编委之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太多了,讲一个小时也讲不完”。

但他对记者强调,以前编选课文的标准可能比较单一,现在的标准则很丰富,既可以是审美的,能令人愉悦,也可以是高尚的,能增加学生修养。

《百年孤独》是北大的吴晓东教授推荐的。选入这篇,首先是因为它的名气很大,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且在拉美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编委薛川东同时也认为,这种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教起来比较难,这篇也是试一试。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加缪的《西西弗神话》,都是这次新收入的必修课文。薛川东说:“这几篇以前我们铁定不敢碰,但这次也选了。我们觉得这些西方名作,应该让学生知道。”

在中外当代作品增加的同时,近现代和古代作品的量则相对减少。《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完整的古文名篇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从一些名篇中选取小段,附在每个单元后面的单元作业“文言积累”部分,让学生通过这种办法熟悉古文。

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似乎永远都会占据位置,但这次就有意没选,先给新篇目让路。比如《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人们太熟悉了,也太传统,编委们就想换个角色来让学生们认识。最后选的是宝二爷,通过《龄官划蔷》这一节,让学生集中认识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而且这一段写得很有意思,讲年轻人的用情之专,学生也感兴趣。”

《促织》这篇讲社会官员弊端,虽然也有玄幻情节,但现实主义更浓厚一些,不是最能表现《聊斋志异》特色的作品,所以《促织》被《聂小倩》替换掉了。后者讲一个书生和一个女鬼的爱情故事,是聊斋中最富有鬼魂意味的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蒲松龄超人的想象力。

这次被撤掉的《孔雀东南飞》,虽也讲夫妻爱情,主要还是表现了对封建家长专制的反抗,而像《聂小倩》、《龄官划蔷》这些着力表现爱情的题材,按以前的看法,有些人就会担忧对中学生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薛川东说,在他们的编写过程中,这从来没成为一个问题。这些表现爱情的作品,文学性都很高,跟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违背。

没能选入牛玉儒我们很惭愧

这套教材既吸收了一些“前卫”篇目,同时又选取了一些很传统的内容。

在孔庆东看来,一些红色经典是必须要收入的,《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就在此例。

《红灯记》、《杨门女将》等京剧选段,是第一次选入高中教材。薛川东说:“我们觉得,京剧作为国粹,也该受到学生的关注。的确是语文该承担的事情太多了。刚好这两篇也写得比较好,很不容易。”与此同时,过去的经典戏剧作品《雷雨》,则在这套教材中消失了。

虽然一半的传统篇目被换掉,但还有一些篇目肯定雷打不动,因为被编委们看作是学生必须接受的内容。薛川东说:“即便改1000本教材,也不能没有屈原、鲁迅、莎士比亚和毛泽东。”

编写小组特地对鲁迅的几篇文章做了调研,进入中学课堂听课,看到底好教不好教。根据学生的领悟和接受程度,最后放弃了《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名篇,而是新选了名气相对较弱的《铸剑》。

薛川东他们还曾经在精读篇目中选入梁实秋的一篇作品,是《雅舍小集》中的一篇美文。但上面有想法,最后还是把这一篇删去了。至于有些作者,其作品则铁定不会考虑。比如周作人,由于其历史原因,肯定就不会进入教材。

“一套教材总会有漏洞,就像杀毒软件,需要不断打补丁”。谈到这套教材的缺憾,薛川东提到,他们曾经很想收入一篇记录牛玉儒的报告文学。但是苦于找不到成熟的本子,不得不放弃。

上世纪60年代的焦裕禄,涌现出来后很快就进入了教材。相对比之下,薛川东说,像牛玉儒这样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当代好干部,当然也该进入这次语文教材,这是个遗憾,也让他们感到很惭愧。

语文教材要有一条新的“生路”

这个北京版语文教材,实际上早在2002年左右就开始着手编写,在四五年的编写时间里,经历了3个阶段。

最开始时,是在2002年左右,顾德希(北京四中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薛川东等人萌生了一个意愿,想在北京市搞一套思路不同于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当时还有四五个“志同道合者”,出于个人的兴趣,带着一种“玩票”的想法,也都参与进来。

“开始就是想做个试验,也没跟有关部门打招呼。我们几个老同志也可以说就是玩一玩吧。”薛川东说,他们教了多年语文,那时就感觉,语文可能要有一条新的生路。之所以有这个感觉,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他们过去很多不敢想的问题。

在2004年左右,顾德希、薛川东他们从教育部直属的中央教研所拿到一个课题项目,名字就叫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试验”。

2006年,刚好赶上北京市教委要选用两套高中语文教材。这个项目通过了评审。前期的试验版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经教委批准,在北京市少数几个学校试教。

中青年编委影响很大

主要编写人员有十四五位,全部编写组成员则有20名,其中包括大学教授和中学特级教师。薛川东说,当时能请到的专家都请到了。

编委对自己负责的部分推荐篇目,一般一个单元在40篇左右。但最后实际使用的不到20篇。就是说,一半的候选篇目要刷掉。

同时,相对于北京市此前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北京版的要力求出新。“原来的老篇目一半要换掉”,主力编写人员在编写之前就基本上确定了这个目标。有时候,编写小组撤下老篇目,只是为了给新篇目让路。

被称为“北大三东”的北大中文系中青年教师高远东、吴晓东、孔庆东,都是参与了这次教材编写的成员。

薛川东认为这次教材改动,完全可以用“前卫”二字来描述,因为必须要有新的东西,必须和生活的时代更接近。他特别提到了青年教师对这次编写教材的贡献。“北京大学在研究方面的前瞻性很强,青年教师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

北京版语文即将在9月1日进入高中课堂。这个编写小组还在随时观察,是否有相应的新作出来,以便将来补入。只不过,纸质的教材修改起来没那么容易,因为每修改一次,就需要走一次报批、审查等程序,比较麻烦。


教材有前进,但不会走太远

青年周末:这次选入了一些你们以前都不敢碰的内容,那么我是否可以认为,现在编选课文的尺度放得更开了?

薛川东:对,尺度放得更开了。胡锦涛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说,对文化应该有一种宽容的态度。我们反复学习这一讲话,并且充分贯彻。

青年周末:中学应该都有思想品德课,为什么你们就想把写牛玉儒事迹的作品也收入语文教材呢?

薛川东:现在我们并不刻意要用语文课文去表现主旋律,但能表现的话不更好吗?当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还是语文课本身的学科属性。我们需要的是文质兼优的作品。描写牛玉儒这样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好干部,内容很好,但也必须同时是报告文学的经典作品,否则我们就不会考虑。

青年周末:那么,中学语文究竟是更偏重于语言艺术性还是政治教育性?

薛川东:我们不这么提。我们强调的是,语文课对学生有3个主要功用:第一,提升思想水平;第二,丰富文化储备;第三,优化表达能力。

青年周末:你也说过语文教学一直在承载着太多东西。但语文说到底还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是吗?

薛川东:也不对,语文并不能简单的看作语言文字。课文只是一个“例”,它不仅包括思想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得以打开视野,学习品德,完善宇宙观。

青年周末:我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你们这次编选语文教材,既前进了不少,又没有走得太远?

薛川东:对,可以这么说。语文教材必须要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必然照顾到以往的教材内容,所以我们这次有一半还是以前的篇目。

部分被删名篇

《孔雀东南飞》

《药》

《阿Q正传》

《记念刘和珍君》

《雷雨》

《南州六月荔枝丹》

《陈焕生进城》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

《促织》

《廉颇蔺相如列传》

《触龙说赵太后》

《六国论》

《过秦论》

《病梅馆记》

《石钟山记》

《五人墓碑记》

《伶官传序》

《项脊轩志》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4-04 10:11

孔雀东南飞给删的可惜。
乡音无改鬓毛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0:13

其实几篇古文我都不记得讲什么了。现代里面,只有《南州六月荔枝丹》和《陈焕生进城》我不可惜 :f19: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0:17

龄官划蔷? 连同性恋都进课本?我们真是开放了啊。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4-04 10:19

龄官画蔷痴及局外?那个蔷4贾蔷的蔷,非同志爱也。
乡音无改鬓毛衰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04 10:20

哈哈哈,看来不止一个人学天山景物记就看个吃啊!
肥,是一种美德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0:23

其实可以把鲁迅“战斗的檄文”删它几篇,删掉这些小说确实太可惜了。

我是保守派,我觉得不该删《孔雀东南飞》和《廉颇蔺相如列传》。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0:26

惭愧,记错了。搞蕾丝边的是另外俩唱戏的。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0:30

改革我不反对,但一味求新,迎合学生兴趣,不能认同。

读到的有些评论实在好笑,象学生说看不懂鲁迅,因为太深,不喜欢鲁迅,因为他的文字充满勾心斗角。不应该选《背影》,因为父亲越过铁轨时不遵守交通规则。 :BloodyK: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0:33

我特烦的一粒作家是杨朔,课文里还来的个多,典型一革命八股/作协米虫,不管那里做半日之游就能攒出一篇特浮面的散文来,结尾照例要歌颂劳动人民,祖国,解放。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4-04 10:33

我是觉得朱自清的某些文章写的太腻,譬如绿啊什么的,但是背影真的蛮感人的。

金大师入选语文课本……默。金大师未免也被抬得太高了八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0:34

现在的小孩子喜欢乱讲话, no need to take it seriously. :mrgreen:

还有迎合领导兴趣的,我觉得孔庆东选红色经典是以权谋私。 :f28: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0:35

为啥不选张爱玲。至少文字比金庸精美N倍。比如<天才梦>,<公寓生活记趣 >,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0:37

情绪不健康 :dog001: 老师教起来多麻烦,同学们,这篇的文字是很优美的,但是,这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万万要不得。
Last edited by 火星狗 on 2008-04-04 10:43, edited 1 time in total.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0:38

同意,我也最烦杨朔。对,同怀疑张爱玲会被归为思想不健康。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0:47

Knowing wrote:龄官划蔷? 连同性恋都进课本?我们真是开放了啊。
我惊奇而得意地发现原来我不是唯一的红楼盲。至少我还记得电视剧里有个小戏子女孩子在地上画蔷字儿以表达暗恋的心情。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0:55

我觉得课本儿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先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搞搞清楚来。强迫数学狂物理狂的学生念什么张爱玲朱自清红楼梦的,痛苦死了,还考试。即使是中学生也应该有不爱文艺的自由。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0:59

那数学也得撤了,文艺少年有不爱数学的自由。

成年人大概是这样想的:18岁之前的青少年说不爱,可能是他没接触到,或者他年轻冲动。强迫他什么都试试,他才知道什么是真爱。也不算坏心啦。
Last edited by 火星狗 on 2008-04-04 11:0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1:00

我怎么是红楼盲,急扯白脸的说。
早期教育是打基础培养学习能力,谁还天生爱文艺,都是学着欣赏熏陶出来的。(你不学一加一那能直接就懂微积分?)至少学过了知道不喜欢就不喜欢,但是那底子是要不打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反对教育无用论!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01

同意,只要会加减乘除能balance checkbook 就好了,什么微积分立体几何,一辈子都用不着,浪费生命。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1:03

错错错!微积分立体几何你在生活直接用不着,但是逻辑能力是在学习这些东西里培养起来的。做为理工女生我要坚持捍卫数学课神圣性。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4-04 11:04,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1:03

没关系,我们不会因为你俩不看红楼而鄙视你们的。 :mrgreen: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03

谁还天生爱文艺,都是学着欣赏熏陶出来的。
错,文艺的成年人都是自己喜欢自己找课外书看熏自己出来的,我就没见过作文都写不出的数学少年被语文课给熏成个酸秀才。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04

错,逻辑思维完全可以从写议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学到。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1:06

JUN同学您真是老子( Lao Tse )的知音。 :renske: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1:07

错,最简单的平面几何锻炼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议论文复杂, 步骤多。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4-04 11:10

Jun wrote:
谁还天生爱文艺,都是学着欣赏熏陶出来的。
错,文艺的成年人都是自己喜欢自己找课外书看熏自己出来的,我就没见过作文都写不出的数学少年被语文课给熏成个酸秀才。
错,基本读写熏陶跟一加一等于二一样,需要教和学。
乡音无改鬓毛衰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4-04 11:12

最主要的是数学物理等有标准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象议论文,什么都能说出花儿来。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培养。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15

Knowing wrote:错,最简单的平面几何锻炼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议论文复杂, 步骤多。
错,用文字思考和表达逻辑推理跟用数学公式思考表达逻辑推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什么呀?到底宗旨是什么呀?如果换了我,就开好几个不同的语文课,让学生自己选:文艺的上名著欣赏课,作文写小说散文诗歌电影剧本,老师在不同的genre 里挑几篇名著讨论分析,然后发个书单让学生自己去找来看。爱看啥看啥,看完写读书报告。百花齐放。不文艺的上技术写作科,读非文艺的作品,专学怎么跟人打笔仗,怎么写memoranda,怎么写科技文章,商业报告,等等。主要是教不文艺的孩子怎么有逻辑地把复杂的技术问题讲清楚。

那么多科学家写篇研究报告都前言不搭后语,东一榔头西一锤的,那么有逻辑的科学教育都没用。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04 11:17

天山蘑菇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了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就是蘑菇圈。
小k, :super:
我小时候还喜欢捡蘑菇回家吃,味道特别好。我妈虽然觉得很好玩,但老怕我们吃了中毒,后来就不许捡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1:18

正因为不一样才所以都得学啊!我没说数学可以代替议论文写作来训练逻辑。是你说写议论文可以代替数学来训练逻辑思维的。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4-04 11:2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20

为什么都得学?我这辈子都不需要微积分立体几何的,为什么科学青年--例如爱鼓捣电脑的孩子--非得被强迫浪费生命在被张爱玲红楼梦熏李白杜甫上面呢?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1:23

Jun wrote:为什么都得学?我这辈子都不需要微积分立体几何的,为什么科学青年--例如爱鼓捣电脑的孩子--非得被强迫浪费生命在被张爱玲红楼梦熏上面?
因为他们中不少人在生活某方面白痴,没法把复杂生活简化成他们脑子可以处理的抽象逻辑。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4-04 11:24,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04 11:24

Jun wrote:错,逻辑思维完全可以从写议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学到。
第一,文科逻辑思维和理科的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工科的和理科的也不一样。比如我跟小白的就大大不同。我跟小k 的非常类似。
第二,光说工科生也不单是有逻辑思维就够了。空间想象力和直觉不培养不多动手动脑是出不来的。
云浆未饮结成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1:25

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什么呀?到底宗旨是什么呀?如果换了我,就开好几个不同的语文课,让学生自己选:文艺的上名著欣赏课,作文写小说散文诗歌电影剧本,老师在不同的genre 里挑几篇名著讨论分析,然后发个书单让学生自己去找来看。爱看啥看啥,看完写读书报告。百花齐放。不文艺的上技术写作科,读非文艺的作品,专学怎么跟人打笔仗,怎么写memoranda,怎么写科技文章,商业报告,等等。主要是教不文艺的孩子怎么有逻辑地把复杂的技术问题讲清楚。
我倒是想同意你,但不管初衷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为了高考分数,现实就是这样。有那么多师资同时照顾那么多选修课吗?可能性也不大。太文艺了,复杂的技术问题怕也讲不清楚。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1:26

顶多浪费到高中,大学里的教育模式不正是 JUN 同学 propose 的那样?至于中学学的 commonsense 要到什么程度,界限在那里,多一点总不会错儿,反正青少年很抗压,人生又总是有浪费和冗余,不用太 guilty 。 :wicked:

另外人家还没浪费生命在张爱玲上面呢。科学中青年 Knowing 作了此项建议,但不获领导认同。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04 11:27

Jun wrote:为什么都得学?我这辈子都不需要微积分立体几何的,为什么科学青年--例如爱鼓捣电脑的孩子--非得被强迫浪费生命在被张爱玲红楼梦熏李白杜甫上面呢?
但你起码知道什么是微积分立体几何。知道和不知道有很大区别。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28

空间想象力和直觉 are largely innate. No amount of training will give me enough of them to enable me to work as an engineer. Nor do I ever want to or need to be an engineer. I'm happy enough to live my life without 空间想象力和直觉. I can make a living with contentment with my verbal/language skills.

The same goes for kids who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 lov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words. No loss to them.

Underlying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is that everyone should be the same. It does not allow or encouge individual natural talent and inclinations. It's inefficient and suffocating.
多一点总不会错儿
I disagree. It's time wasted that can be used to allow young people focus on and more intensely develop each person's natural talent. The other Apple founder -- not Steve Jobs -- dropped out of college because he was so happy and absorbed in doing engineer work for HP that he would rather devote day and night on early computers. He turned out fine.

Common sense is always influencing and teaching young people in life. As long as they are given room to live life and soak in reality (rather than stuck in a classroom most of the time), they will earn it.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1:36

虽然我一点也不喜欢数学和物理,但坚持认为大学以前的文理并重是必需的。正如火星同学所说,到了大学就相对自由些了,但这之前,补充基因和天性中缺少的,稍微平衡一下,为什么不呢?反正青春期的人,你教他/她什么都不会被全盘appreciate的。

国内的教育制度内,sport的注重太少,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04 11:36

空间想象力和直觉 are largely innate
不,就算是天生的能力,也得通过学习开发。我至今记得刚开始学习空间几何时感到了多么大的困难。如果我天生有这能力,不经过学习训练我是没可能开发的。如果我天生没有,那么学习训练开发了这个能力。我不是唯一一个。我妈(数学老师)说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过程困难,但是绝大多数还是能跨过去。
It's time wasted that can be used to allow young people focus on and more intensely develop each person's natural talent.
That's what university is for. Not primary school. Not junior high.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04 11:43

小学教育没人反对吧?That's absolutely important for balance the checkbook and read the bill.

JUN 同学的例子里面,那个人早早就明确坚定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不认为大部分人会这样,很多人在最终选择之前会犹豫很久。另外作选择的时候,common sense,不,还是说 basic knowledge 吧,是必要的,但是对若干个感兴趣的方向,更需要 dig a little deeper。这世上有种东西叫做 intern 或者是 rotation。你可以把中学教育看作是一个大的,强制性的,高强度的 有时效性的 rotation 。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4-04 11:49

还有,基础教育(国内就是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方针,和以进大学为目的的高中,应该要有区别。我们,至少我,前面有点想当然,好象所有人都能进到大学这一步。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4-04 11:51

I do think young people spend way too much time in school in the first place, and school is too detached from the real life. General education is OK, but right now there is too much mandate. Some basic education in math and reading is sufficient. The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is too restrictive and rigid.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04 11:52

Jun,你看我们说话就不一致。
1)学了微积分和立体几何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工程师。你只是知道了什么是微积分和立体几何。并且知道了日后你不会喜欢往这个方向走。
2)学好了微积分和立体几何也不代表就能具备“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直觉”。这只是所有理科的起点,从中得到乐趣的孩子可以继续学下去。
3)Steve Jobs 的例子是人群中的少数,我当然还可以举更多的这样辍学成功的例子。但是不单这些人的例子不具备普遍性,更多人是完成了大学学习。还有更多的人没完成也没成功。另外大学里他能辍的也多数是理工科课程。他之不读下去是他个人的故事,跟HP后来的成功与否一定有直接关系吗?最多不过是他看准这个方向,时间上不能再等。time to market。而且一个公司的成功跟创始者理科生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直接。
4)为什么说理科生不能享受红楼梦张爱玲李白杜甫呢?也许工作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再读任何文艺书籍。但是文科生工作之后有多少又再读文艺书籍?好的文艺作品应该能被所有人享受,而不是只有文科生享受。前一段时间你不是还说,热爱文艺,文艺创作者是人类的共同的特性嘛。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4-04 11:54

那么多科学家写篇研究报告都前言不搭后语,东一榔头西一锤的,那么有逻辑的科学教育都没用。
这说明这些科学家语文没有学好。非没有逻辑也。他们其实特有逻辑,就是逻辑的不为大众理解。
乡音无改鬓毛衰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