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采茶时 Tbc (Gunpower Tea)
我也常年喝超市的 earl gray,偶尔换花样,最近拿的是一包 orange spicy,我觉得挺好喝。橘子香和红茶很好搭,花香我有点不习惯。
我喝不出茶的细微差别来。我们那里产茶,我从小喝了很多地摊货,完全失去了鉴别能力。
咖啡因的量,看你放多少罗。这边的红茶茶包,其实是泡一小壶=两杯的量。早上拿它泡一杯的人,完全是把它当 espresso 的替代品。绿茶喝着玩的时候泡的淡,杯底一层而已。要靠绿茶提神,一个办法是整天喝,另一个办法是泡的浓,泡开了半杯是茶叶。绿茶自己也有浓淡之分,我家里人给我寄茶叶,说大部分随便喝,不过其中某一种,晚上千万不要喝。要是说同等量的普通绿茶和红茶,我觉得好像是红茶的咖啡因多。
我喝不出茶的细微差别来。我们那里产茶,我从小喝了很多地摊货,完全失去了鉴别能力。

咖啡因的量,看你放多少罗。这边的红茶茶包,其实是泡一小壶=两杯的量。早上拿它泡一杯的人,完全是把它当 espresso 的替代品。绿茶喝着玩的时候泡的淡,杯底一层而已。要靠绿茶提神,一个办法是整天喝,另一个办法是泡的浓,泡开了半杯是茶叶。绿茶自己也有浓淡之分,我家里人给我寄茶叶,说大部分随便喝,不过其中某一种,晚上千万不要喝。要是说同等量的普通绿茶和红茶,我觉得好像是红茶的咖啡因多。
我也被印度师兄请吃过这种点心,一样一样的,菱形的,沾着银粉。甜得要死,别的都尝不出来了我silkworm wrote:那天日本师弟在我旁边喝Tetley的茶包,我被一种特殊的味道给惊到了。
整个下午都在脑子里搜索,终于让我想起来了------之前印度师弟从家带来过一种点心,豆绿色的菱形淀粉类块块儿,表面粘着一层银粉,就这个古怪味道。
问两个师弟,证实确实是一种香料:cardamom,小豆蔻。

但我蛮喜欢喝masala tea的,还自己做过。拿香料煮水以后再沏茶,加很多奶和糖。香料包括桂皮、丁香、小豆蔻。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我扔洗手间也是同样的原因。
得到的教训是:
1. 以后吃任何没吃过的东西,不要全部塞嘴里,先咬一小口, 比较保险(突然间顿悟为什么我家宝宝吃任何他没吃过的东西都带着非常怀疑的神情,千哄万哄才吃一小口,原来他比我有智慧)。
2. 给别人带什么特别的事物, 给他/她后就走开让人家自己尝试,不要看着人家吃等评价。如果好吃别人会主动说的。
得到的教训是:
1. 以后吃任何没吃过的东西,不要全部塞嘴里,先咬一小口, 比较保险(突然间顿悟为什么我家宝宝吃任何他没吃过的东西都带着非常怀疑的神情,千哄万哄才吃一小口,原来他比我有智慧)。
2. 给别人带什么特别的事物, 给他/她后就走开让人家自己尝试,不要看着人家吃等评价。如果好吃别人会主动说的。
silkworm wrote:哈哈哈哈,握手握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油炸大面球,他也常带到组会上来款待我们。
我拿餐巾纸包着,假装啃几口,散会后一直攥着。
不好意思扔进实验室的垃圾桶,悄悄扔到洗手间的垃圾桶里去---那里赫然已经躺着大半个。我们实验室当时只有我和一个俄罗斯技术员是女的。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
- Posts: 62
- Joined: 2006-07-23 20:15
- Location: Singapore
karen wrote:玫瑰茶真是没味儿,我家有好几大包放着没喝。 没泡时是嫩紫红唇膏色很靓(不会是染的吧?),泡了后是香,但那香味比高山茶那清香差远了。 而且颜色洗掉后茶水一点味儿也没有。
什么什么,乌龙茶还分是春天还是秋天采的?乌龙来说,一般春茶香,秋茶出味。另外水温也很重要, water cooler 的热水冲龙井还行,冲乌龙不够开。![]()
http://tieguanyinchaye.com/tieguanyinchunqiuchadequbie/铁观音春秋茶的区别
我们知道,在安溪,铁观音茶是用铁观音树种加工的乌龙茶,一年分五季采制: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成茶品质以春茶为最,秋茶次之,而秋茶之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不及春茶厚重。再依次是冬茶、夏茶和暑茶。至于春秋茶中的高档铁观音,其制作条件非常苛刻,要求鲜叶嫩度合适,且必须是晴天采摘的,制作过程晒青需有“时阴时阳”的光照,晾青需有微弱的北风,即如“秋高气爽”的天气,而这则仅仅是必要的条件,还得需要配已精湛的制作技术。如在做青阶段,要灵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
这几年机械及空调的使用,不但使茶产量得到极大增加,也使其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至于如何鉴别高档精品铁观音,实质上是一项较深的学问。在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农观色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茶是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品技高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对爱好者来讲,我们只能从铁观音的色、香、味、形及韵几个方面入手。
近年大家都讲究了,喝茶也要配一定的茶具才能喝出其中的妙处。不过苦于泡办公室时间远远长于在家的时间,但是又不好大张旗鼓地置办家伙,我只能因陋就简地只搞了一个小的竹制茶盘,养了两把紫砂壶,一把用来泡铁观音类的本绿石瓢,一把泡武夷岩茶的朱泥小卷,因为一般就一个人喝,也没搞公道杯,只是用了一只朱泥的紫砂杯。绿茶就搞了一只直身的玻璃杯;普洱本来也应该用壶或者盖碗来泡,但懒得刷,于是就用了一个带内胆的玻璃盖杯,也还差强人意。最对付的就是泡红茶了,散茶就用法式冲压杯,省了用茶漏,袋泡的当然直接扔马克杯里了事。不过看大家讲了那么多红茶的种类,我觉得国内的红茶最好喝的应该还是正山小种,滋味醇而不涩,相比之下滇红过于厚重泡奶茶还行,而祁红虽然香高,入口的滋味还是差点。
大禹岭在台湾也应该是高山茶的著名产区之一吧。
除了绿茶和跟绿茶类似的白茶、花茶意外,其他的茶都要求比较高的水温并且需要将茶汁滤出来饮用,不能久泡,所以一般用壶或者盖碗泡。在泡以前,一般需要温壶和杯子,避免因为壶或者杯子太凉降低了水温,导致茶叶的香味和滋味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用有内胆的盖杯就是为了比较方便地滤出茶叶,而且有盖也能保证温度,而且玻璃比较好刷,不容易被普洱这样的茶染色。真正喝普洱功夫茶的,要用特殊的普洱碗,敞口,样子有点像以前饮酒用的盏。
这是比较典型的一套普洱茶具,一个盖碗,四个茶碗

但是绿茶不能太捂,水温也不能过高,不然一下就熟过了,颜色变黄而且苦味涩味也出来了。一般敞口的杯子都行,用玻璃杯只是为了好看。不同的绿茶种类对水温和投法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龙井这样比较紧实的茶就需要先投及稍高的水温,而碧螺春这样比较松的茶叶,则要后投和较低的温度。
除了绿茶和跟绿茶类似的白茶、花茶意外,其他的茶都要求比较高的水温并且需要将茶汁滤出来饮用,不能久泡,所以一般用壶或者盖碗泡。在泡以前,一般需要温壶和杯子,避免因为壶或者杯子太凉降低了水温,导致茶叶的香味和滋味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用有内胆的盖杯就是为了比较方便地滤出茶叶,而且有盖也能保证温度,而且玻璃比较好刷,不容易被普洱这样的茶染色。真正喝普洱功夫茶的,要用特殊的普洱碗,敞口,样子有点像以前饮酒用的盏。
这是比较典型的一套普洱茶具,一个盖碗,四个茶碗

但是绿茶不能太捂,水温也不能过高,不然一下就熟过了,颜色变黄而且苦味涩味也出来了。一般敞口的杯子都行,用玻璃杯只是为了好看。不同的绿茶种类对水温和投法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龙井这样比较紧实的茶就需要先投及稍高的水温,而碧螺春这样比较松的茶叶,则要后投和较低的温度。
我只是说普洱一般用壶或者盖碗,不一定要用紫砂壶,普洱茶汤粘稠,我喜欢用瓷的来泡,觉得这样清爽一点。karen wrote:不是说喝普耳要用紫砂壶,但这茶壶看上去不是紫砂做的啊。 还是说没这个必要?
紫砂壶的不同一般体现在泥料上,不同的泥料色彩就有所不同,或红或绿或黄或紫,但加了色素和化工原料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紫砂壶了。不同的泥料除了颜色不同,烧好的壶质地上或致密或疏松稍有不同。至于泡什么茶也不一定,只是一把壶最好只泡一类茶,不然味道就串了。
紫砂壶形状也有一些固定的款式,比如石瓢,比如西施,我那个用本山绿泥烧的壶就是石瓢形状,所以简称本绿石瓢。另一个壶,虽然我说是朱泥,其实严格说起来应该是清水泥掺了朱泥,所以比一般的红清水红一点,但比纯朱泥浅一点,这个壶容量比较小,算是一个小品壶,不是典型的款式,而做壶的人给它取名叫卷云,所以我简称为朱泥小卷(叫清水小卷也行)。
什么时候我照了照片放上来,无图无真相嘛。
绿茶先投后投,是说先放茶后加水还是先加水后放茶,还有一种中投法,就是先加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水,然后放茶叶,然后再加满水。
跟我一办公室的同事自己开了家茶店主营普洱,经常带点回来喝,多数是中下档的熟普和散茶,喝完还会品评一下,我就跟着听了几耳朵。
普洱分生茶和熟茶,生茶、熟茶也称作青饼、熟饼。七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未经过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干燥而成的饼茶、散茶称为生茶(青饼普洱);让其与空气接触,自然变化而产生后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变化越醇。一九七三年昆明茶厂成功研究了加温渥堆技术,加速茶叶陈化,大大缩短发酵时间,这种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把茶叶做熟的制作方法称为熟茶(熟饼普洱)。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对茶质本身有改变。
生茶要选择好的茶底,经过起码十年以上才能达到最佳饮用品质,严苛的存放条件,湿度太大容易霉变,吸收环境的气味而改变茶味,一般会放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里,市面上有一定年份的好生茶价钱都很贵,爱茶的人会自己买新鲜生茶自己放,同事就是把生茶放在老家的旧式大屋里,去年听他说旧屋里发现老鼠的踪迹,愁得他,花了无数心思总算解决了,因为一旦茶叶吸收了老鼠的骚味,茶叶就算毁了。
因为生茶难得,一般人多数喝熟茶。熟茶普洱在制作上发酵已经停止了,毫无年份可言。发水做旧茶一次十五天的加水渥堆相当于生茶自然发酵二年,年份只能退减熟茶的碱味、熟味,茶汤也可随之由混浊灰黑转至暗红熟褐色。
选择普洱四大要诀是:
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
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
四是气:品其汤;回味温和,不可味杂陈。
同事老玩笑般说喝茶要好的茶和一般的茶轮流喝,不能老喝好茶,否则嘴养刁了要求上去了下不来,咱们可:f28:不起这舌头。当然有钱人除外
普洱分生茶和熟茶,生茶、熟茶也称作青饼、熟饼。七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未经过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干燥而成的饼茶、散茶称为生茶(青饼普洱);让其与空气接触,自然变化而产生后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变化越醇。一九七三年昆明茶厂成功研究了加温渥堆技术,加速茶叶陈化,大大缩短发酵时间,这种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把茶叶做熟的制作方法称为熟茶(熟饼普洱)。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对茶质本身有改变。
生茶要选择好的茶底,经过起码十年以上才能达到最佳饮用品质,严苛的存放条件,湿度太大容易霉变,吸收环境的气味而改变茶味,一般会放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里,市面上有一定年份的好生茶价钱都很贵,爱茶的人会自己买新鲜生茶自己放,同事就是把生茶放在老家的旧式大屋里,去年听他说旧屋里发现老鼠的踪迹,愁得他,花了无数心思总算解决了,因为一旦茶叶吸收了老鼠的骚味,茶叶就算毁了。
因为生茶难得,一般人多数喝熟茶。熟茶普洱在制作上发酵已经停止了,毫无年份可言。发水做旧茶一次十五天的加水渥堆相当于生茶自然发酵二年,年份只能退减熟茶的碱味、熟味,茶汤也可随之由混浊灰黑转至暗红熟褐色。
选择普洱四大要诀是:
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
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
四是气:品其汤;回味温和,不可味杂陈。
同事老玩笑般说喝茶要好的茶和一般的茶轮流喝,不能老喝好茶,否则嘴养刁了要求上去了下不来,咱们可:f28:不起这舌头。当然有钱人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