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By 朱伟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米 By 朱伟

Post by Knowing » 2008-04-16 8:53

《三联生活周刊》本周的封面专题做的是《米》,在发稿过程中感触颇多。

感触一:第一篇文章安排了老邢写的东南亚大米危机,主要说到菲律宾在这次大米危机中的困境。一个原来的农业生产国,因为对农业这个国家支柱重视不够,粮食依赖进口构成了问题。而我国在这次大米涨价中阻隔了风险,完全得益于十年前开始重新重视粮食,大建国家粮库的决策。第二篇文章朱文轶采访了中储粮的老总,中储粮的作用,就是粮价越低时买进,粮价越高时抛出。如果没有这样一双控制市场的手,这样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那么多希望通过投机发财的人,弱势群体就得不到保障。

感触二:这组文章中有一篇王鸿谅对湖南这个产米大省的调查,耕地面积减少,从粮食太多买不出去到粮食无法自己满足需求。在我们拼命发展乡镇企业与城市化时,粮食问题总容易被忽略。十年前,其实我们还在讨论粮食需求在减少――副食消费在抵消粮食消费,但当时大家都不会清醒意识耕地大幅度减少对一个以农业为支柱的大国的意义。现在回头看,亏得在五十年代建了新疆与黑龙江两大粮仓,当南方的小面积耕地被城市化发展逐渐蚕食时,这两个大面积粮仓保证了国家安全。这是当年那批有远见的老一辈人留下的遗产。

感触三:有人说,市场化是最公平的,全球资源自由流通,粮食进口,随市场价格升浮,全球一体化,还可瓦解我们自己在体制上的弊端,没什么不好。实际上,既有市场就有对市场的控制,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控制不仅是在高端科技上的份额,农产品生产的份额与高端科技创造的份额是相等的。中国这样多人口,粮食权如果控制在他方,国家保护子民的权力当然要降低。也有人说,全球化对专制的权力瓦解也是好事,那么,一个不能构成自己话语权的国家,一个如果什么行为都在他方控制下的大国子民是幸福的吗?

感触四:王鸿谅的调查算了一笔帐,农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的积极性,一亩地辛苦一年的收益,成本效益比太低,所以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经营涉及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这个问题李鸿谷在采访国务院发展中心农业部副部长中,副部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其实,农村的集约化经营又涉及耕地面积――没有大面积耕地,集约化是一句空话,在一块块小面积上的耕作,无论机械化还是人工成本都降不下来,所以五常大米这种高质品种的成本效益比就显示出来。中国的农业已经很难再走美国农业的道路,品种与单产的提高就成为决定性因素。袁隆平对中国农业与国家资本的意义,由此怎么估价都不够高。中国应诞生无数袁隆平,才可保证农业大国的地位。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17 15:56

以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老上司特别喜欢吹嘘他当年跟日本人签订大米合同的壮举。91年日本人来买中国大米,让给好好的敲了一道。但其实日本人没有吃亏,因为那时候日元很硬,虽然是日本人并不乐意的硬。
他说美国人一直试图打开日本的大米市场,但日本人是宁可高价买中国米,死不肯让美国人挤进一个脚趾头。
其实中国进口点美国大米倒不怕的。个人这么以为。
肥,是一种美德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17 15:57

又:俺昨天去了costco,蓝带牌长苗米已经没了,红国宝米限一卡一日两包。呵呵。
肥,是一种美德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17 16:12

我的投资事业又没赶上趟 :BloodyK:
华人可真是紧张大王。真要饿死,最后才饿死这地儿的吧。
不过这次米危机中国基本上就没受影响,真是挺了不起的。中国米几乎是自给自足,出口的比例非常低。我看到世界四大稻米出口国里面没有中国还是吃了一小惊的。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17 17:01

现在回头看,亏得在五十年代建了新疆与黑龙江两大粮仓,当南方的小面积耕地被城市化发展逐渐蚕食时,这两个大面积粮仓保证了国家安全。
这是牺牲了多少人的个人利益甚至人生选择换来的.

中国现在要在支持农业, 就要真正给农业减少负担, 甚至给与补贴.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17 17:05

当初建国的时候不是最开始吃饭都成问题。到现在不过几十年,所以粮食政策应该基本还是那个时候定下来吧?我猜。所以,最重要自给自足,并有不少储备粮。据说我们在国内吃的都不是新粮食,新粮食都先做储备粮了。我听东北同事讲的。
云浆未饮结成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17 17:12

这是牺牲了多少人的个人利益甚至人生选择换来的.
粮食储备和农民待遇其实是两个分开的问题。完全可以储备一堆粮食,同时不剥削农民,不过这样一来,另一些人的利益就会被损害了。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17 17:17

所以猪肉粮食不是都涨价了?这个是不是能到农民头上?
云浆未饮结成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17 17:24

That's a tough question. 绝对需要调查才有发言权。我纯猜测,大概能拉平点亏空,但是没法吸引打工的人回家种地。
所以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集约化经营
我刚注意到这一句。这记者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17 17:33

火星狗 wrote:这记者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为什么集约化经营不对呢?
肥,是一种美德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17 18:25

它不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本身没什么不对的。

venven
Posts: 26
Joined: 2005-04-19 20:21

Post by venven » 2008-04-17 18:30

延伸阅读

安徽当涂“查虫记”
http://www2.nanfangdaily.com.cn/epaper/ ... 1001FM.htm

粮仓空不空 粮食局和袁隆平谁说的话更可靠?
http://www.ce.cn/cysc/agriculture/gdxw/ ... 0050.shtml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17 18:53

新疆和黑龙江不都是兵垦农场和知识青年建设出来的么? 我倒不是指的农村户口制度,当然好象也适用.原文的粮仓说的是两地产粮, 不是指两地是储备仓库.

我们国内吃的什么米?小时候用粮票的时候吃的储备粮, 都是十年左右的. 后来开放自由市场了大家都买新米吧. 不产米的地方不知道.
当初建国的时候不是最开始吃饭都成问题
这个主要是战乱, 战争停止了没问题. 后来的饥荒又是人祸.

机械化是不是解决办法? 看你想解决什么了. 机械化必定依赖能源, 中国的能源资源大概比人力更不富裕. 美国农业除了机械用电和石油外, 水也靠电输送. 当年发达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绿色革命, 造成他们对能源化肥的依赖, 石油危机以来不是觉得是发达国家的阴谋么?

我倒觉得中华美食博大精深, 学习欧洲做特色农产品更有希望. 比如种茶? :lol:
Last edited by 豪情 on 2008-04-17 19:2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日朗
Posts: 166
Joined: 2006-09-14 18:13

Post by 日朗 » 2008-04-17 19:21

小时候我们这除了小站稻还有郊区产的很有名的稻米,不过我上大学以后就不产了,那连田地都没有。
华北这边,好像历来有大型的农场,汉沽就是一个,不知道能把问题减轻到那种程度。前几年退耕还林,再加上房地产占地,耕地不知道实际还剩多少。而且农民确实没有积极性,我公公喜欢种药材,跑到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地方租了一亩地还有院子,那地已经很贫瘠了,可糯玉米撒下去,不用化肥也没有精心照料一样产了很多,但是当地的人拿很少的租金,也不种地。不知道乡间还有多少就这样荒着的地。
东南亚的米荒应该也不会很久吧?他们哪的水稻都是一年几熟的,希望这件事能推动政府正视农业管理的漏洞和弊端,三农问题年年提,但是中国最苦的还是农民。

日朗
Posts: 166
Joined: 2006-09-14 18:13

Post by 日朗 » 2008-04-17 19:28

豪情 wrote:机械化是不是解决办法? 看你想解决什么了. 机械化必定依赖能源, 中国的能源资源大概比人力更不富裕. 美国农业除了机械用电和石油外, 水也靠电输送.我倒觉得中华美食博大精深, 学习欧洲做特色农产品更有希望. 比如种茶? :lol:
茶很挑水土的,而且这都是所谓的经济作物。去年中国炒了很久的普洱茶泡沫破裂了,茶商很损失了一些。倒是学习日本的耕作方式产精品的粮食是好方法,我去新光真的有看到100多一斤的三越米 :shock:
或者以色列的耕作方式,我很久之前看到国内有人讨论,说他们的方式最环保,而且高产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17 19:31

我又没说清, :-D 我说的也包括精品米啊. 不过如果靠这减少对外国的粮食依赖那可靠不住, 好象精品和有机方法产量不高. 说到底还是要价格调整和补贴. 还有, 不愿种的人不能卖地或者租赁么?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17 19:55

刚解放的时候外国的专家好像是说中国人不可能养得起自己吧?然后有经济封锁。不单是战争问题。也因为按照按照西方人饮食结构,同样单位面积地种饲料养牛,比主要吃粮食的中国要少养不少人。
云浆未饮结成冰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17 19:58

中国历史上和平年代都够吃吧?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4-17 20:00

如果中国不用支付那么庞大的行政开销,尤其是县乡级的行政干部这一块,那么贴补农民鼓励农业种粮食买粮食的钱就全都出来了。这个庞大的人浮于事光拿钱还碍事的官僚制度,病根儿好象从宋朝开始就落下了。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ravaged
Posts: 494
Joined: 2003-12-06 0:16

Post by ravaged » 2008-04-17 20:39

今年自给自足了不说明粮食政策是对的吧,过去几次严重的通胀,部分归结到国家对粮食价格控制过细和对供应安全太敏感导致的周期性。安全说到底都是相对的,就算有了大米小麦,没有进口的大豆、铜、铁矿石、石油等等,经济能运转吗?
Now that happy moment between the time the lie is told and when it is found out.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18 10:33

新疆和黑龙江不都是兵垦农场和知识青年建设出来的么?
嗯,是我搞错了。不过也像豪情说的那样,同样的问题。城市青年牺牲了一代,农民可是目前还没看到啥根本性的出头的希望。
中国历史上和平年代都够吃吧?
其实袁隆平真该得个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农民的生活是很苦的,即使在和平年代。
今年自给自足了不说明粮食政策是对的吧
单纯说明它可以抵御这种风险而已。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