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洪晃的美国留学生活 纽约空降红小兵(图)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12岁洪晃的美国留学生活 纽约空降红小兵(图)

Post by Knowing » 2008-04-23 13:13

Image



1974年,我12岁,作为小留学生被派到美国学外语。当时告诉我们,出国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毛泽东思想,支援世界革命。这使我们28个孩子感到,我们像二战时空投到敌区的先遣部队,任务非常艰巨,但绝对光荣……

  我12岁那年,北京外语附校的期中考试提前了,考得好的学生被拉到离学校挺远的医院去体检。大概过了两个月,学校才宣布有十几个被外交部选中作小留学生,将被派到国外去学外语。我真的不记得我当时是不是特别兴奋来着,但是我想即使是高兴得要跳楼,在当时情况下也要压着点情绪。这跟旧社会女孩子出嫁差不多,越喜欢这男人越要哭得伤心,真流露出愿意嫁出去,说不定这门亲事就黄了。

  人定下来之后,外交部好像给我门开过一个学习班,讲了什么我真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时告诉我们出国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毛泽东思想,支援世界革命。这使我们28个孩子立刻感到我们像二战时空投到敌区的先遣部队,任务非常艰巨,但绝对光荣。临走之前,外交部发给每人700块人民币服装费,在1973年,这简直是一笔财富。我们一起来到只给高干做衣服的红都服装店。28个孩子挑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料子,全是蓝的、灰的、黑的,每人做了一模一样的衣服。我们协商要穿一样的衣服,为的是将来我们分手到了美洲、欧洲资本主义大本营,也会想到在另外一个遥远的战壕里,有一个小战友,穿着一样的衣服,代表中国儿童正为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而奋斗,心里一定非常温暖。

  就这么着,我和三个去美国的小朋友在上海登上了法航,路过巴黎去纽约。法航的空姐微笑地欢迎我们,我们克制住强烈的好奇和兴奋,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迎接新的生活。

  在巴黎我们住在大使馆,所以什么都没看着,到了纽约我们被接到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三天没出门,讲外事纪律。第四天学校开学了,我们早早地起来,穿好笔挺的制服,喝了一大碗豆浆,坐着代表团的一辆黑色大林肯去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小红房子学校就读。

  一进学校我们就呆了,这美国人怎么这样!所有学生都穿破破烂烂的蓝色劳动布裤子(后来才知道这叫牛仔裤),在膝盖那儿还有两个大窟窿,上身就是一件小衬衫,都印着英文字(后来才知道这叫T恤衫),不三不四的。老师比学生还糟糕,一点没有中国老师的尊严,老跟学生嘻嘻哈哈,成何体统!开学典礼在一个大礼堂里,所有学生都席地而坐,一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说话、打闹、嘴里还老嚼着跟橡皮差不多的东西(后来才知道这叫泡泡糖)。

  最可怕的是所谓典礼上,就只有一个披头散发的男人,拿着个破吉它,破口琴,没音没调,既不是说话也不是唱歌地在台上大声哼唧了十分钟,台下的美国孩子跟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似的那么激动,后来才知道这人叫BobDylan,他女儿是我同班同学。

  在学校里的头三个月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四个孩子的英文一点长进都没有,每天早上大“林肯”把我们送到学校,老师开始讲课,我们就开始打呼噜,小红房子学校属于那种进步学校,很随便,学生上课可以爬在地上,把脚放在桌子上,还可以吃糖,所以睡觉根本算不了什么。何况老师知道我们听不懂,怪可怜的,睡就睡吧。

  可是代表团的领导们不干了,每个学期中国政府为我们交2000多美金的学费,真是学不好,大概有不少大人的乌纱帽要搬家。那时候主管我们的是张希生,唐闻生的母亲,老太太年已花甲,但非常灵,她想出个鬼点子,让四个孩子全住到美国人家里去。我是第一个被送出去的。我住得那家叫GAHAN,父亲是美国一家医药公司的职员,母亲是自由职业者,专给杂志和图书画插图。家中有三个孩子,Rebecca、Victoria和Christopher。两个大的是女孩,最小的是个男孩才五岁。大女儿Rebecca是我的同班同学。选家庭时,代表团也使用了“文革”手段,查三代。这家被选中是因为GAHAN先生的父亲老早老早当过美国共产党,在美国查三代不能要求太高,沾点“红”就可以了。

  我住进美国人家的第一感觉是美国人真他妈不把外宾当回事儿!试想这要是在中国,70年代谁家住进来个黄毛丫头,那还了得,事事都有特殊待遇,就是今天,外国人在中国也是被另眼看待的。我进了美国佬的家门,刚刚安顿下来,头一件事就是学着干家务。这家人家喜欢动物,养了一条狗,二只猫,一只鸽子。我在那儿住了三年,每年动物人口都有递增,一直到三条狗、两只猫、一窝子老鼠、一条蛇和一只二尺多长的南美蝎子。孩子们负责管理这些动物的日常生活,遛狗,一日三次,上学前一次,放学后一次,睡觉前一次。换猫粪箱,每日一次。换鸽子笼子,每周一次。还有其他与动物无关的家务:洗碗、倒垃圾、做中午吃的三明治。我本着学雷锋的精神积极抢干比较脏、累的活儿,比如上学前遛狗和换猫粪箱。Rebecca和她妹妹拍手叫好,说没想到家里来了个大傻瓜,专干没人愿意干的活。过了很久,当我早就把雷锋是谁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Rebecca告诉我,刚开始他们觉得我傻,挺好欺负,后来看见我“不怕脏、不怕臭”换猫粪箱时那种先进工作者的嘴脸,他们觉得我不正常,有病,而且我的作为都有点假惺惺的感觉,后来我不干了,天天跟她们下棋,谁输了谁干脏活,她们反倒觉得正常了。

  我正常的第二个迹象是开始表达自己,这是美国人给我上的第二课。GAHAN一家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华盛顿广场村。公寓面积不小,但是只有两个卧房,所以我们四个孩子都挤在大卧房里。Rebecca是老大,所以有自己的床,Victoria和Christopher睡上、下铺,我有一个折叠床,每天晚上拉出来睡觉,每天早上再放回大女儿的床下面。睡觉的地方有了,但是东西没法儿放,所有的柜子都塞满了,基本上一开柜门就跟雪崩一样:衣服、玩具、书劈头盖脸地倒出来。

  怎么办?GAHAN家不是有钱人,又不好意思跟中国代表团要钱,所以就为我买了一个简易、用硬纸壳做的小柜子。是深蓝色的,我最喜欢的颜色,有六个小抽屉,还配了一个小蓝台灯。柜子搭起来之后我心里非常高兴,但是想到使馆曾教育过我们,收外国人礼物的时候要不卑不亢,千万不得过分感激,好像中国什么都没有,有失我大中华的威严。因此,当GAHAN先生将他辛苦了一早上的小蓝柜子放在我面前时,我以一个中国部长视察工作的方式看了一眼,说了一句“不错”之类的不阴不阳的话,然后接着看书。据说这一举动把GAHAN全家的鼻子都气歪了,他们背着我开了个全家会议,差点儿把我送回代表团去。后来还是GAHAN先生心软,说算了,送回去还不知道代表团里怎么整这个不争气的小丫头。他后来告诉我,他看了好多讲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书,特别是Solghenitsin的《lvanDenisovitch生活中的天》,他怕我因为做错了事情,被送到中国的西伯利亚去。至于我什么时候开始坦率地表达自己,我实在说不清楚。人的意识的转变永远是悄悄的,潜移默化地。直至后来我回国以后,我的团委书记说我说话不走大脑,我才意识到我真的变了。

  在美国我还学到两样东西,其一会给我的后代带来幸福,其二毁了我一辈子的财运。第一件事是因为我和Rebecca的一次争吵。孩子们在吵架的时候是可以说出很恶毒的话的,特别是敏感、聪明的孩子。Rebecca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吵架的起因早就忘了,我只记得她恶狠狠地对我说:“就是因为你不可爱,你爸爸、妈妈才不要你,把你送到美国来,我们真倒霉,还得收养你。”

  我也不依不饶地说:“你懂个屁,只有中国的人尖子才能出国,别的父母想送还送不成呢,我将来是当外交部长的料,你八成是纽约街上的垃圾工人。”

  Rebecca反驳道:“我父母绝不舍得让我离开他们,我再没出息他们也爱我,我是他们女儿,你要是再没出息就更没人要了。”

  我哑口无言,像吃了个苍蝇。至今,我还能清晰地听到Rebecca的伶牙俐齿。我要是有孩子,我不想也让他12岁漂洋渡海求个学业,我一定把他搂在怀里,紧紧不放。我头脑很清楚,我母亲为我做了一切她所能做的。但我心里摆脱不了一种被抛弃的恐惧,因为Rebecca的话我会在梦里听到。

  其二是我们几个孩子在美国的经济状况,当时我们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是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代表团从来没有发过零花钱。我们学校外面有个卖意大利冰的小摊,天热了,孩子们午闲时都去排队买意大利冰吃,我只好看着。别人要请我吃,我还要面子,说不喜欢。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去中央公园,大家都在街上买吃的,我实在感到委屈,居然在一边掉眼泪。我的班主任是个中年妇女,她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在她怀里痛诉了一番。她笑了,拉着我的手到中央公园里的动物园去了,在那儿我能亲手喂羊、喂马。等我们回来同学都吃完了,我也把事情忘了。回家的时候班主任又过来问我玩得开心吗?我说开心,她笑着说:“明白了吧,开心跟钱没关系,得自己找乐子。”

  1995年我去美国最有名的高盛投资银行应聘考试,有一个比我小七八岁的资深副产品交割员死活看不上我,理由是我没有“饥饿感”,就是说我对钱的欲望不够旺盛,使我立刻意识到我12岁的班主任把我带坏,15分钟动物园就让我一生没有了饥饿感。到末了,高盛真的没要我,就是因为我不饿。

  现在想想当年小时候洋插队,一半是童话,一半是恶梦。可惜的是我们去了四个孩子,只有一个现在在外交部做事,其他的又都跑出去移民了,国家钱白花了。不过我们也可能洋冰激凌吃多了,把无产阶级意识溶化了一些,而再次同化可能就不像12岁那么容易了。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4-23 13:3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23 13:19

小女孩吵架嘴真毒。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23 13:50

至于我什么时候开始坦率地表达自己,我实在说不清楚。人的意识的转变永远是悄悄的,潜移默化地。直至后来我回国以后,我的团委书记说我说话不走大脑,我才意识到我真的变了。
可不就是说话不走大脑的那种感觉?
1974年,我12岁,作为小留学生被派到美国学外语。
啧啧啧,74年,煽动了我无产阶级的热血。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23 13:57

我要是有孩子,我不想也让他12岁漂洋渡海求个学业,我一定把他搂在怀里,紧紧不放。我头脑很清楚,我母亲为我做了一切她所能做的。但我心里摆脱不了一种被抛弃的恐惧,因为Rebecca的话我会在梦里听到。
这时候她父母好象都再婚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4-23 15:21

是啊,趁机把孩子打发了。乔冠华那边的儿女都赶走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23 16:27

乔家儿女都成年了, 这边可才12岁. 显然意见没那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4-23 16:49

可惜的是我们去了四个孩子,只有一个现在在外交部做事
这个就是一度的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跟章含之没有亲戚关系。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4-23 17:40

乔家儿女直接扫地出门,洪晃是送去纽约,客观物质条件是多么的不同啊,虽然都是“遣发”了。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4-23 21:22

74年每个学期两千多美金学费呢,我娘那时候工资是四十七块三毛八,我无产阶级的说

茄子
Posts: 16
Joined: 2005-05-02 17:44

Post by 茄子 » 2008-04-23 22:37

人家那是空投到敌区去的...
好比一样端茶送水,在餐厅端跟在飞机上端是不一样的

日朗
Posts: 166
Joined: 2006-09-14 18:13

Post by 日朗 » 2008-04-24 1:07

估计那个年代看洪晃和我们看万宝宝感受是一样的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24 15:41

俺碰见一位自称是外交部子弟的网友说:当年洪君彦和章含之离婚的条件就是要求乔冠华把他的女儿送出国留学。所以这个红小兵去纽约的事情可以说是为洪晃特设的,章启月不过是沾了洪晃的光。
肥,是一种美德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4-24 16:08

挖, 这个JUICY.
不过乔冠华和章好上的时候章不是早离婚了么?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24 16:41

我也是光顾着juicy就没想时间,不过时间也许章洪2人之间就对不上榫呢。该哥们还爆料说当年桥老爷带队去联合国,跟洪妈在下榻的旅馆里嘿咻给拍了录像,带子都传到恩相手里了,不结婚没法遮盖鸟。
肥,是一种美德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4-24 16:50

:monkey001: 总算看到点实质性八卦内容了。 Any more?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4-24 18:00

火星狗 wrote:: Any more?
没了,就这么多。
肥,是一种美德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4-24 19:50

sikong wrote:俺碰见一位自称是外交部子弟的网友说:当年洪君彦和章含之离婚的条件就是要求乔冠华把他的女儿送出国留学。所以这个红小兵去纽约的事情可以说是为洪晃特设的,章启月不过是沾了洪晃的光。
个人觉得洪不会这么要求。红小兵72年去美国,77年就回中国了。
我去美国自费留学是我爸爸给我联系的。那时候北京大学经济系有个叫欧文・巴尼特的访问学者,他是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的,我爸爸通过他给我弄了一个奖学金,我就第二次自费留学去了美国。

我在New Paltz上了大一,学期末我爸爸也到美国来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作富布赖特奖学金学者。我没有跟我爸爸抱怨任何学校的事,但是我爸爸却看出来我不喜欢New Paltz,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宿舍里的人都吸毒。我爸爸没说什么,没过两个月,帮我在瓦瑟大学找到一个奖学金,我就转学了。
她在Vassar是81-84年。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4-24 21:09

上面第一句不是写 74 年?
那篇乔冠华的女儿写的70年她妈妈去世,73年初乔冠华和章含之已经公开了。章含之哪年离婚的?
云浆未饮结成冰

红尘有缘
Posts: 296
Joined: 2004-03-24 3:56

Post by 红尘有缘 » 2008-04-25 1:02

sikong wrote:我也是光顾着juicy就没想时间,不过时间也许章洪2人之间就对不上榫呢。该哥们还爆料说当年桥老爷带队去联合国,跟洪妈在下榻的旅馆里嘿咻给拍了录像,带子都传到恩相手里了,不结婚没法遮盖鸟。
这个MS有点离谱,那个年代,哪里有那么容易就录像的? :party002: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8:14

俺有一次坐火车遇到一个外文局的老太太,也是72年比较松的那个时候被送出去的,不过她是60年代北外的研究生,当时应该已经工作很久了。

她是去伦敦政经学院,和王光亚一批上的。我问她送出去的是不是都是红色贵族?她说有,比如洪晃或章启月他们,是红色小将,但也有她们这种工作的,或者王光亚这种出身普通家庭的。

他们在英国控制很严格,住在普通人家里这种事情是想也不能想的。他们必须两人一组行动,并且领导在同学中发动眼线,互相监视。

他们可以在common room看电视,但只能看新闻,其他都不能看。也可以集体去看电影,一看到看样子马上要出现“不好”的镜头(上床啊,接吻啊),就有一位同志带领大家走出去。所以在学校里,他们以“walk out”闻名。

她说本来他们要74年才回来,但是有个同学叛逃了,去做装运工了。于是大家在73年被集体送回,坐了3个星期火车,从西伯利亚回来的。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1 8:19

和红色小将的生活很不一样啊。

红尘有缘
Posts: 296
Joined: 2004-03-24 3:56

Post by 红尘有缘 » 2008-05-05 5:32

阿冬 wrote:俺有一次坐火车遇到一个外文局的老太太,也是72年比较松的那个时候被送出去的,不过她是60年代北外的研究生,当时应该已经工作很久了。

她是去伦敦政经学院,和王光亚一批上的。我问她送出去的是不是都是红色贵族?她说有,比如洪晃或章启月他们,是红色小将,但也有她们这种工作的,或者王光亚这种出身普通家庭的。

他们在英国控制很严格,住在普通人家里这种事情是想也不能想的。他们必须两人一组行动,并且领导在同学中发动眼线,互相监视。

他们可以在common room看电视,但只能看新闻,其他都不能看。也可以集体去看电影,一看到看样子马上要出现“不好”的镜头(上床啊,接吻啊),就有一位同志带领大家走出去。所以在学校里,他们以“walk out”闻名。

她说本来他们要74年才回来,但是有个同学叛逃了,去做装运工了。于是大家在73年被集体送回,坐了3个星期火车,从西伯利亚回来的。
这个很让我想起现今在各国学习的北朝鲜的人 :cat74: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5-05 8:55

跳进来说我念大学那会儿(十多年前啦),系里就有个北朝鲜留学生,跟我们一起上大课。该人穿着十分摩登,相当滴不爱学习。留学生比我们多考半个小时,每门课都靠我们交卷那会儿乱的时候狂抄,反正他们45分就算及格。据说他爸爸是个将军。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5 11:20

以前有个朋友被分到留学生宿舍当同屋,他的北朝鲜同屋毕业回国前猛看黄片儿,说回去看不到了。问他要是回去被发现私藏黄片偷看黄片,会有神马后果。答曰,你会消失。---没有判决的消失。
所以后来我们黑话,看黄片黄画,“小心消失!” :mrgreen: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5-05 11:46

这个朝鲜孩子。。。他是嘲弄我们无知的自由民众还是讲真的哪? :dizzy: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5 11:49

讲真的吧,那是80年代末。
(我忽然疑惑了,80年代末北京就有黄片儿了么?而且还让未成年人我知道了么?想了想,答案是:是和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5 11:53

他是嘲弄我们无知的自由民众还是讲真的哪?
我也觉得有点像在嘲弄无知的自由民众。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5-05 13:10

九十年代末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回在广州逛海印电器城――当年本城著名的盗版碟集散地,刚好碰上一个北京银儿在那儿跟老广店主问这问那。老广店主可能不待见舌头卷得特溜的人,带搭不理。北京银儿问这没有,问那没有,越问越声高。最后问了一串儿都没有,只好开步走。走出去两三步又回转头来,金声玉振的问了一句:“有毛片儿么?“老板没好气的说:“没有“。这回他才真走了。
也就是北京银儿干这事,也就是广东老板,冷若冰霜安若泰山,由始至终问一句答俩字。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5 13:36

这哥们儿肯定是在中关村一带出没惯了,以为卖光盘的都得象苍蝇一样“踪”着你,“毛片儿要么,毛片儿要么”,拿手扇都扇不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5 13:49

刚在洪晃的博上看到: :mrgreen:
在中国,有一批女性是很清楚“劳动”是干不出什么成就的,什么西洋的“职业女性”对这些聪明女子毫无影响,她们坚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心要找一个有钱的丈夫,逃避劳动。其实,她们从事的是全世界最老的职业,只不过是上夜班的罢了。以为这么容易就可以逃避劳动太幼稚了。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不用劳动哪?只有一种――贵族。他们祖宗三辈都累死了,财富堆成山,所以他们就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罗素在他《赞扬闲》一书中说,在英国,贵族都抽着雪茄、喝着ports, 谈论着劳动的重要性。可想他们这么说就是为了让他们的佃农接受这种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保证他们可以永远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在别人耕耘的时候,他们在晒太阳,吃野餐,挑戏女孩。

所以在过劳动节的时候,大家千万别劳动,一定去享受一下生活,假装我们都是贵族。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5 13:58

我就奇怪她们都是怎么想的。我怎么觉得嫁的好比干的好难多了,上夜班劳动强度比上白班大多了....美国郊区家庭主妇们的日子我看了都怕--家务巨多!你有孩子忙死,没孩子吧,根本混不进本地社交圈,跟别的妈妈们说不上话,闷死。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5-05 14:02

干吧运气好可以赚得很多,运气不好,也就是少赚点而已。
嫁得万一不好,万一缺了点儿规划和远见,那苦海可就没边儿了,最低限度也是24/7的闹心 :f19:
风险评估一下的话,其实希望嫁得好甚不靠谱。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stracciatella
Posts: 265
Joined: 2007-12-14 16:32

Post by stracciatella » 2008-05-05 14:22

这话题真不好讨论。

婚嫁的风险大呀,涉及到两个人,凡是和人和感情拉上关系的,都不好评说。嫁得好与否,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指标包括的内容和标准都是因人而异。

从我有限的观察时间和经验来看,能当时嫁得好长久嫁得好,真不多。双方的性格和责任心实在太重要。婚姻是黑社会,怎么黑漆漆的只有自己知道,不可言传。 :sleeping: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5 14:41

我觉得嫁的好和干的好难度差不多。结婚也没像刀山火海似的吧?全世界90%的人都结了婚而且活了下来,可见也就是个驾驶汽车难度的项目。

嫁得不好可以离婚嘛,没必要一棵树上吊死。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5 14:46

关键是掌握好诉求,干的是事业,嫁的是饭票/依靠还是伴侣/孩子ta爹?
要是当事业呢,就得拿出经营事业的心态和手段来。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5-05 14:47

嫁的好和干得好是两者只能择一而且必须择一的关系么? 我疑惑地问. 很有人二者借有或者皆无的.

洪晃忽悠这个贵族概念是工作骗钱需要呢还是真相信? 她不会觉得自己真是贵族吧?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5 14:48

她在调侃贵族?我jiao着?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5-05 14:50

因为婚不能老离,到底不是人人都是伊丽莎白泰勒;不过两三年换一工作还是很常见的。
再说,我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人对婚姻的要求其实比对事业要高,工作不顺心最多安慰自己说不过挣个饭钱下了班扔脑后作数,婚姻倘若不满意......要怎么安慰自己啊?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5 14:53

感情好不好这些事情太玄了,先不去说它。我就是觉得光从硬件上来说,要是把家庭主妇当个职业,真是钱少活多的苦差。。。至少在美国, 要混到能用佣人管家园丁的份上,还真不是UPPER MIDDLE CLASS,得是UPPER CLASS。UPPER CLASS 才多少人啊,家庭收入二十万/年以上的美国才百分之二点五.

从统计数据看,个人收入超过十万的占人口10%左右。博士的中等收入也是十万。就是说,在读了博士的情况下,至少挣十万一年的概率是50%,是嫁到同样年收入丈夫可能性的五倍。所以一过了高等教育的坎,干的好比嫁的好容易多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5 15:30

同理可证,考虑所有教育水平的妇女,嫁得好比干的好容易多了。

我觉得这边家庭妇女生活不愉快乃是社会风气不好之故,逼迫家庭妇女无趣的活着。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5-05 15:35

在读了博士的情况下,至少挣十万一年的概率是50%,是嫁到同样年收入丈夫可能性的五倍。所以一过了高等教育的坎,干的好比嫁的好容易多了。
小K 一下就把高等教育的坎提到了博士. :mrgreen:
有百分之几的人读完博士? 好奇地问.
我知道大学毕业比例很高, ADVANCE DEGREE也高, 但没见过博士统计.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5 15:51

这不是图个数据现成么。其实我猜有 ADVANCE DEGREE里收入超过十万的比例肯定得比10%高。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5 15:54

大概 10%advanced degree,假设他们都有50%的可能性拿10万。

一共有10%的人拿10万,那么
10% x 50% + 90% x ?? = 10%

?? = 5.6%

没有 advanced 的学位的话,有5.6%的机会拿10万,有10%(由下文的计算可见,实际概率是13.3%)的机会嫁10万。

--------无聊纳德的分割线---------

记住,拿10万的男人比女人多,假设1/3女人拿10万,2/3男人拿10万

女人拿10万的概率是 10% X 1/3 / 50% = 6.7%

女人嫁10万的概率是 10% X 2/3 / 50% = 13.3%
Last edited by 火星狗 on 2008-05-05 15:58,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5-05 15:55

豪情 wrote:
在读了博士的情况下,至少挣十万一年的概率是50%,是嫁到同样年收入丈夫可能性的五倍。所以一过了高等教育的坎,干的好比嫁的好容易多了。
小K 一下就把高等教育的坎提到了博士. :mrgreen:
有百分之几的人读完博士? 好奇地问.
我知道大学毕业比例很高, ADVANCE DEGREE也高, 但没见过博士统计.
泪、、、不带这样看不起人的哈。我坚决不承认我没受过高等教育。 :mad2: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5 16:00

火星狗 wrote:
记住,拿10万的男人比女人多,假设1/3女人拿10万,2/3男人拿10万

女人拿10万的概率是 10% X 1/3 / 50% = 6.7%

女人嫁10万的概率是 10% X 2/3 / 50% = 13.3%
你这是什么伪证明啊!结论跟假设是一个数嘛。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5-05 16:01

好象我看的统计有ADVANCED DEGREE的百分比都是二三十左右.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5 16:04

大概 10%advanced degree,假设他们都有50%的可能性拿10万。
这不对啊。有博士学位的人显然比advanced degree 的比例低的多的多。反正说白了,学位越高,迅速达到小康的机会越高。

不过要到奔巨富的那块曲线这个趋势就不一定成立了。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5-05 16:0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5 16:04

我刚看到一个2000年的统计9%的,实在是扒不出来最新数据
结论跟假设是一个数嘛
哪个结论,哪个假设?当然本推论采用了大量粗糙的统计数据,结论中包括严重误差。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5-05 16:05

要嫁得好哪能看年收入, 要看财产.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5 16:06

总之结论就是:

1。只要拿高工资的男人比例比女人高,嫁的好就比干的好容易
2。学位越高,越容易奔小康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