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水泡饭
[闲聊]水泡饭
有过很多人问我:“你们怎么能一天3顿,顿顿都吃米饭呢?吃不厌么?”说这话的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我认识的一个北方人,在念博的时候和江西人分享寝室,于是天天早上目睹她的江西室友点起酒精炉子烧米饭。这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多少年后和我提起来还是惊讶不已,说:“怎么能一天3顿都吃米饭呢?我要是光吃一天的米饭就受不了了,一定要换点面食吃吃才舒服。”我们家小洛在我的改造下,虽然对吃米饭习以为常,但是不时地还是惦记着吃一顿面食或者土豆。并且,清早的早饭,一定得有面包。我也曾觉得自己好像不是非米饭过不了日子的人,可是后来发现,其实我很惦记家里的水泡饭。
水泡饭大约是江浙人典型的早饭,据说上海的资本家家里也吃水泡饭的。电视剧《雷雨》里头,鲍方演的周朴园,和鲁四萍重逢后就深情地回忆起了水泡饭。头天晚上剩下的米饭,第二日一大早锅子里烧开了水,把生饭倒进去煮一下,就是水泡饭了。就着咸菜,霉豆腐,或是肉松(这个属于高级的配菜),热腾腾的便是一顿早餐。如果有剩菜,倒进去一起煮出来的就是菜泡饭。我妈顶不爱吃菜泡饭,说是不清爽――我也深以为是。
外祖家是浙江人,妈妈说她们小时候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煮泡饭――一家6个孩子,大孩子做家务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想江西人大概是不惯吃水泡饭的,我住在姑姑家好像没见过他们吃这个。那么我们家吃水泡饭的风俗一定是妈妈带过来的。说实在的,如果家里附近没有饮食店卖早点的话,自家煮水泡饭的确是简单经济的早餐法子。况且,我们家配饭的小菜可以是香肠、酱肉、荷包蛋甚至红烧肉,已经算是不错的。不过我小时候一直很痛恨吃泡饭,觉得实在水嗒嗒的没啥吃头。相比之下,小肉包子香多了。我记得三伯伯家的堂哥高三求学的时候在我们家住过半年,他也是吃不下泡饭的。于是那半年,妈妈天天早上起来给我们两个要上学的孩子做蛋炒饭。那时候我真是还不懂事,觉得天天肉丝蛋炒饭吃得好腻,却没有想到妈妈早上5点多起来做早饭的艰辛。
上大学离开家之后,吃水泡饭的机会不过是回家的假期。即便如此,爸妈知道我不喜欢吃泡饭,所以早饭还是尽量给我做别的。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偶尔回国,爸妈赶着给我包粽子、汤圆、水饺、馄饨什么的,就更不会让我吃泡饭了。于是水泡饭在我的记忆里渐行渐远,几近消失。
直到有一天,早上的面包不够吃了,小洛要给我去楼下的糕点房买吃的。我想起冰箱里还有昨晚剩下的米饭,连忙说不用了。于是小锅子里烧上一点水,水开了把剩饭倒进去搅匀,3、4分钟的工夫就好了。配上冰箱里的德国香肠,四川榨菜丝,再弄几个樱桃西红柿,热乎乎地美美一顿。吃下去熨熨贴贴,真的象妈妈早先说的那样――特别清爽,舒服。
从此我一个人在家吃午饭的时候,如果有剩饭,经常做成水泡饭,配上一个辣椒豆豉炒肉片最是开胃。不由的想起小时候,妈妈哄我吃泡饭,把香肠,酱肉、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红烧肉埋在热饭底下捂热的情形。也许是遗传基因终于显性发作,也许是小时候的回忆变成了最好的下饭菜,也许是一点点的乡愁。反正,在几十年以后,我终于变成了水泡饭的粉丝。
水泡饭大约是江浙人典型的早饭,据说上海的资本家家里也吃水泡饭的。电视剧《雷雨》里头,鲍方演的周朴园,和鲁四萍重逢后就深情地回忆起了水泡饭。头天晚上剩下的米饭,第二日一大早锅子里烧开了水,把生饭倒进去煮一下,就是水泡饭了。就着咸菜,霉豆腐,或是肉松(这个属于高级的配菜),热腾腾的便是一顿早餐。如果有剩菜,倒进去一起煮出来的就是菜泡饭。我妈顶不爱吃菜泡饭,说是不清爽――我也深以为是。
外祖家是浙江人,妈妈说她们小时候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煮泡饭――一家6个孩子,大孩子做家务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想江西人大概是不惯吃水泡饭的,我住在姑姑家好像没见过他们吃这个。那么我们家吃水泡饭的风俗一定是妈妈带过来的。说实在的,如果家里附近没有饮食店卖早点的话,自家煮水泡饭的确是简单经济的早餐法子。况且,我们家配饭的小菜可以是香肠、酱肉、荷包蛋甚至红烧肉,已经算是不错的。不过我小时候一直很痛恨吃泡饭,觉得实在水嗒嗒的没啥吃头。相比之下,小肉包子香多了。我记得三伯伯家的堂哥高三求学的时候在我们家住过半年,他也是吃不下泡饭的。于是那半年,妈妈天天早上起来给我们两个要上学的孩子做蛋炒饭。那时候我真是还不懂事,觉得天天肉丝蛋炒饭吃得好腻,却没有想到妈妈早上5点多起来做早饭的艰辛。
上大学离开家之后,吃水泡饭的机会不过是回家的假期。即便如此,爸妈知道我不喜欢吃泡饭,所以早饭还是尽量给我做别的。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偶尔回国,爸妈赶着给我包粽子、汤圆、水饺、馄饨什么的,就更不会让我吃泡饭了。于是水泡饭在我的记忆里渐行渐远,几近消失。
直到有一天,早上的面包不够吃了,小洛要给我去楼下的糕点房买吃的。我想起冰箱里还有昨晚剩下的米饭,连忙说不用了。于是小锅子里烧上一点水,水开了把剩饭倒进去搅匀,3、4分钟的工夫就好了。配上冰箱里的德国香肠,四川榨菜丝,再弄几个樱桃西红柿,热乎乎地美美一顿。吃下去熨熨贴贴,真的象妈妈早先说的那样――特别清爽,舒服。
从此我一个人在家吃午饭的时候,如果有剩饭,经常做成水泡饭,配上一个辣椒豆豉炒肉片最是开胃。不由的想起小时候,妈妈哄我吃泡饭,把香肠,酱肉、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红烧肉埋在热饭底下捂热的情形。也许是遗传基因终于显性发作,也许是小时候的回忆变成了最好的下饭菜,也许是一点点的乡愁。反正,在几十年以后,我终于变成了水泡饭的粉丝。
Last edited by 小均 on 2008-07-12 12:16,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赶上哪儿是哪儿。
南方大米也有好吃哒。DeBeers wrote:我是东北人,米饭面食都喜欢。我觉得南方的米很难吃,是叫籼米吧,刚去北京食堂都是这个,吃得很不习惯,后来自己买天津小站米以及后来的东北米才好。每次回家我妈总是用新磨的米给我做饭,油汪汪的,一粒粒晶莹剔透,不用菜就能吃一大碗

赶上哪儿是哪儿。
是是是,我们也这样叫,我有时也放辣酱,好像湖北也这样叫。燃冉冰 wrote:湖南人也喜欢吃这个滴,我们叫烫饭.煮的时候放一勺剁辣椒,又香又辣,呼呼的吃的满头大汗
我昨天想到另一个小时候夏天吃的小菜:青辣椒放火上烧烧,剁碎和皮蛋凉拌。很好吃。其实我一直不喜欢皮蛋,但凉拌一下又可以接受。小时候皮蛋是自家买好鸭蛋找人‘包’的,多少钱/10只,看着在灰浆中浸了,外面再裹上麦节灰土,拿回来放阴冷处,28(?)天后敲开一只看‘熟’了没有。好的蛋白半透明有松花,蛋黄圆圆一粒透黄色,浸在浆中,中间软软,有点像糖心蛋。现在超市买的中间都是浆,不大一样。
我家小朋友粉喜欢皮蛋咸蛋,有咸蛋黄或酱油麻油皮蛋的话,也愿意吃小半碗粥。
呼应ruby,我是四川人,我一直将那种汤菜饭混一块儿煮的叫汤汤饭来着,这多半是从我妈的习惯,她是雅安人。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时候几乎每年寒假我们都要随着我妈回雅安去,我被上面一堆表哥表姐带着玩,他们好像都很会做饭吃,玩累了,就煮东西吃,也不管是不是饭点,大概汤汤饭容易做,味道又多样,经常是首选,后遗症就是,我吃这饭时总有snack的感觉。另一个令人回味的snack是白水煮豆腐,当地的豆腐很让人惊艳,据说是水质好。水开了,扔几块豆腐进去,锅里什么调料都不要,捞出来蘸蘸水吃,这个蘸水很点睛,我自己就总调不好吃。
扯远了,后来上大学,回回离家上火车前,我妈总给我做汤汤饭,但就不是剩菜剩汤了,怕太油腻我会晕车,一般就水里加点米饭煮上,把鸡蛋炒炒,然后扔进米锅里,再加一把时鲜青菜,略略调调味,出锅,配着家里老坛子里的泡菜吃,清爽的不得了。
说到外婆家,再叨叨几句,我爸家在川北,因为父母工作关系,我童年一直在奶奶与外婆家穿梭,结论之一就是,外婆家饭好吃,家外面小馆的也好吃(这话不能让我奶奶知道,她特疼我)。
扯远了,后来上大学,回回离家上火车前,我妈总给我做汤汤饭,但就不是剩菜剩汤了,怕太油腻我会晕车,一般就水里加点米饭煮上,把鸡蛋炒炒,然后扔进米锅里,再加一把时鲜青菜,略略调调味,出锅,配着家里老坛子里的泡菜吃,清爽的不得了。
说到外婆家,再叨叨几句,我爸家在川北,因为父母工作关系,我童年一直在奶奶与外婆家穿梭,结论之一就是,外婆家饭好吃,家外面小馆的也好吃(这话不能让我奶奶知道,她特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