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Jun的观点很平常啊,小孩子天生就是淘气包,如果突然变的trouble free,除非基因非常非常罕见,一般就是被调教过了。类似的例子是猫猫狗狗,如果特别乖,一般是上过学校或者被抛弃过,从小备受宠爱的猫猫狗狗,很多脾气不是那么好的……当然也不是说家长要完全放任孩子自由生长,关键是哪些是需要改正的,哪些是应该被容许自由发展而不是为了家长的方便去抑制,重要的是以后尽可能的让孩子的人生轻松愉快,well-being。我觉得“乖巧”对孩子和成人来说都不是好品质。Balance的人, 先take care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身心需求得到满足,然后再去take care别人的需求。"乖巧"其实就是屈己从人,压抑自己的需求去迎合别人。特别是小孩子,明明还是care-taker的年龄,却被要求作出care-giver的行为。好像很多“乖巧”的小孩长大都不快乐,是啊,自己最基本的需求都没满足呢。
“乖巧”和上面同学们讲的"sweet"我觉得是不一样的。聪明活泼,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主动探索,不容易被annoyed,所以受人喜爱,其实是内心安全的体现。自己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满足了,然后有余力去很好的deal with other issues。那种从来不向父母要糖吃,说话行事充满与年龄不符的成熟的小孩,其实才真可怜。茶花说他们是“有心计”,其实更像流浪猫表现的粘人好找个栖身之所。他们本能的知道父母是food和shelter的提供者。对他们来说,perform as expected to maintain the supply of food and shelter,这就是生死攸关的survival问题。
Disclaim一下,我也没当过妈,以上为个人认知,知识来源主要是进化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