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读书节(2)
我们宝宝从床上摔下来那次花了四千, 还好了. 最好的儿童医院, 住了一晚, 两个CT,儿童脑外科医生看两次,各种检查, 我们大人小孩吃饭都包了. 所以SEATTLE还不算坏,虽然在全国也是高的, 比弯曲还是强多了.
好多人坚持工作就为的医疗保险啊. 我们最近来个人, 原来是某大公司管上百ENGINEER的DIRECTOR, 五十多了. 到我们这里做个入门级工作, 据说就是因为太太有重病. 然后发现工作辛苦的和到TARGET差不多, 老了折腾不动, 还到处受气, 辞职走了.
好多人坚持工作就为的医疗保险啊. 我们最近来个人, 原来是某大公司管上百ENGINEER的DIRECTOR, 五十多了. 到我们这里做个入门级工作, 据说就是因为太太有重病. 然后发现工作辛苦的和到TARGET差不多, 老了折腾不动, 还到处受气, 辞职走了.
Last edited by 豪情 on 2008-10-08 17:18, edited 1 time in total.
其实我基本上是只掏钱的那个,小爱倒是结结实实享受了不少社会主义服务。他的腿的矫正支架,发烧的时候拿头孢霉素,还有眼镜的一部分。
我在这里认识一个朋友,她女儿生下来查出来一种新生儿罕见的恶性肿瘤。这两年下来,已经查不到癌细胞了,算是痊愈了。而且家里也没花钱。不过她算是运气好,那是很少见很少见的一种肿瘤,儿童医院又是相当强的儿童医院。一半当治疗一半当研究,当然效率高,后续好。
我在这里认识一个朋友,她女儿生下来查出来一种新生儿罕见的恶性肿瘤。这两年下来,已经查不到癌细胞了,算是痊愈了。而且家里也没花钱。不过她算是运气好,那是很少见很少见的一种肿瘤,儿童医院又是相当强的儿童医院。一半当治疗一半当研究,当然效率高,后续好。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 ... d=16302308
听听这个报道吧。找了半天没找到过去听过的一个节目,里面有个人,自由职业的艺术家,心脏手术跑到印度去做,两万多,被照顾得特别舒服。
美国的医疗为什么这么差这么贵这么糟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一般健康状况好的年轻人一年也看不了两次医生,所以没有亲身体会,等到了年纪大些,需要多用医疗服务的时候,就知道有多烂了。
Gwande 的书 Complications 讲了只有很小很微的一部分问题,实际上比他讲得糟糕得多。而且他是从医生的立场来讨论的,很多public health 方面的考虑他也不知道。
Medicare 是不给拿绿卡但没有在美国工作的老人的。必须要至少在美国工作十年,交过十年的FICA,至少有40个点,才能搭上 Medicare 的车。Medicare 内部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和弊端,过去十几年被大量地私有化了,钱并没有省下来,但是福利却越来越差。
医院现在也几乎全部都是赤字,很多大城市里的大医院都关掉了。记得十几年前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嚷嚷着医疗太昂贵无法维持,所以很多医院从公立或非盈利变成盈利机构,被盈利公司买下来变成集团。普遍认为HMO,managed care 会拯救大家。这些年中,医药消耗一点没跌,继续疯长,但是越来越多的医院无以为继。
得了,这件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连半个行内人都算不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Health Affairs 里面都有大把大把的专家撰文解释,看得我要吐。
听听这个报道吧。找了半天没找到过去听过的一个节目,里面有个人,自由职业的艺术家,心脏手术跑到印度去做,两万多,被照顾得特别舒服。
美国的医疗为什么这么差这么贵这么糟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一般健康状况好的年轻人一年也看不了两次医生,所以没有亲身体会,等到了年纪大些,需要多用医疗服务的时候,就知道有多烂了。
Gwande 的书 Complications 讲了只有很小很微的一部分问题,实际上比他讲得糟糕得多。而且他是从医生的立场来讨论的,很多public health 方面的考虑他也不知道。
Medicare 是不给拿绿卡但没有在美国工作的老人的。必须要至少在美国工作十年,交过十年的FICA,至少有40个点,才能搭上 Medicare 的车。Medicare 内部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和弊端,过去十几年被大量地私有化了,钱并没有省下来,但是福利却越来越差。
医院现在也几乎全部都是赤字,很多大城市里的大医院都关掉了。记得十几年前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嚷嚷着医疗太昂贵无法维持,所以很多医院从公立或非盈利变成盈利机构,被盈利公司买下来变成集团。普遍认为HMO,managed care 会拯救大家。这些年中,医药消耗一点没跌,继续疯长,但是越来越多的医院无以为继。
得了,这件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连半个行内人都算不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Health Affairs 里面都有大把大把的专家撰文解释,看得我要吐。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我倒是觉得在这边看病好,如果老老实实搞到保险的话。打个比方,在国内生孩子,想要医生护士态度特别好,生孩子从进产房到生完都是一个单间,生完住院2天也是单人病房配淋浴和家属的沙发床,孩子也伺候得特别好,那得多少钱?反正我如果在国内工作(不要提在国内当学生了)是出不起这个钱。况且现在国内也不便宜了。就算是便宜,排队时间就短了?去看病,做一项检查排一个队交一次钱,还要自己或者家属去排队。看一次病下来,陪同的人累得脱层皮。
最主要的是,国内看病是先交钱后看病。我姥姥生病住院的时候,一天晚上我妈过去陪床,发现滴流停了。我妈连忙问医生怎么回事 ―― 事先说这个滴流是要连打7天的,这才第二天 ―― 结果说是我们没有交钱所以把输液停了。我妈前一天刚交过五千块钱,怎么就没钱了呢?去收款处问,人家非说我们没有交钱。幸好我妈做事仔细,昨天交钱的收据还留着,才算作罢。80多岁的老人病得那么严重,说停药就停药,连个招呼都不打。
回国看病,去贵族医院/病房,没准儿比在这边舒服。但是我这样的小老百姓觉得还是这边好些。
最主要的是,国内看病是先交钱后看病。我姥姥生病住院的时候,一天晚上我妈过去陪床,发现滴流停了。我妈连忙问医生怎么回事 ―― 事先说这个滴流是要连打7天的,这才第二天 ―― 结果说是我们没有交钱所以把输液停了。我妈前一天刚交过五千块钱,怎么就没钱了呢?去收款处问,人家非说我们没有交钱。幸好我妈做事仔细,昨天交钱的收据还留着,才算作罢。80多岁的老人病得那么严重,说停药就停药,连个招呼都不打。
回国看病,去贵族医院/病房,没准儿比在这边舒服。但是我这样的小老百姓觉得还是这边好些。
Beyond
对,还有mccain 那个每个家庭每年补贴五千块tax credit买保险的提议,老头还真不知道外面东西啥价钱。
昨天晚上他还跟观众说:"I bet you, you may have never heard of them(Freddie and Fannie) before this crisis." 对方明明年轻英俊,衣冠楚楚,一看就是个高教育高收入的体面人。最糟的是这个男青年还是非裔,气的不行。mccain还真当大家都跟他一样是经济白痴。
Oct. 7: Oliver Clark, a member of the town hall debate audience, asks John McCain and Barack Obama what the financial bailout means to Americans.
http://www.msnbc.msn.com/id/21134540/vp ... 2#27076312
昨天晚上他还跟观众说:"I bet you, you may have never heard of them(Freddie and Fannie) before this crisis." 对方明明年轻英俊,衣冠楚楚,一看就是个高教育高收入的体面人。最糟的是这个男青年还是非裔,气的不行。mccain还真当大家都跟他一样是经济白痴。
Oct. 7: Oliver Clark, a member of the town hall debate audience, asks John McCain and Barack Obama what the financial bailout means to Americans.
http://www.msnbc.msn.com/id/21134540/vp ... 2#27076312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3年多前生的孩子,照这水平2万rmb不到可以满足,现在应该有上浮,但程度是有限的。
所以国内生孩子那叫一个热啊,妇产科医院高负荷运转。通常生是生得起的。
养孩子才叫累,尤其是教育上的费用,无底无光,墨墨黑。
看到那些还没有能力买房就养孩子的新上海人,心里不是不腹诽的,有的捱了
所以国内生孩子那叫一个热啊,妇产科医院高负荷运转。通常生是生得起的。
养孩子才叫累,尤其是教育上的费用,无底无光,墨墨黑。
看到那些还没有能力买房就养孩子的新上海人,心里不是不腹诽的,有的捱了
海阔天空 wrote:我倒是觉得在这边看病好,如果老老实实搞到保险的话。打个比方,在国内生孩子,想要医生护士态度特别好,生孩子从进产房到生完都是一个单间,生完住院2天也是单人病房配淋浴和家属的沙发床,孩子也伺候得特别好,那得多少钱?反正我如果在国内工作(不要提在国内当学生了)是出不起这个钱。况且现在国内也不便宜了。就算是便宜,排队时间就短了?去看病,做一项检查排一个队交一次钱,还要自己或者家属去排队。看一次病下来,陪同的人累得脱层皮。
最主要的是,国内看病是先交钱后看病。我姥姥生病住院的时候,一天晚上我妈过去陪床,发现滴流停了。我妈连忙问医生怎么回事 ―― 事先说这个滴流是要连打7天的,这才第二天 ―― 结果说是我们没有交钱所以把输液停了。我妈前一天刚交过五千块钱,怎么就没钱了呢?去收款处问,人家非说我们没有交钱。幸好我妈做事仔细,昨天交钱的收据还留着,才算作罢。80多岁的老人病得那么严重,说停药就停药,连个招呼都不打。
回国看病,去贵族医院/病房,没准儿比在这边舒服。但是我这样的小老百姓觉得还是这边好些。
有的HSA计划,你的deductible就等于你的HSA或者更少,保费不一定便宜,但是满了deductible以后所有费用100%保险公司支付。我知道有不少中型大型公司开始用这种计划。它最大的好处是不会让员工滥用保险,什么小病都去看。nanping wrote:我一直不知道Health Saving Account 的好处是什么,因为跟Health Saving Account 挂钩的健保计划deductible很高。我理解the assumption是趁着年轻,不怎么看医生,先把钱存下,让它tax-free grow,到老了再tax-free地取出来看病。可是哪一种投资的增长能比得上医疗费用的增长?何况还不见得涨呢,看看现在的情形。布什政府推行的这些政策,包括让大伙儿拿着自个儿的social security往股市里投,简直是居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