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粗砺的美味 by 沈嘉禄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转帖]粗砺的美味 by 沈嘉禄

Post by tiffany » 2008-10-24 10:56

这确实不是好事情,我们吃得越来越精细了。超市里摆着的都是精米、精白粉、精盐、精制油、精制奶酪……还有脱脂奶粉、纯净水。营养学家一再发出警告: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健康,容易得什么什么疾病。但我们的嘴巴不支持这个观点,嘴巴偏爱咀嚼高精尖的美味――比如燕翅鲍和咯崩脆的油炸东西。再说,我们对“品质生活”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有点偏差。

有时候,我们在饭店里一不小心吃到了农家食物,美眉们就报以夸张的尖叫。可是端上桌的烤山芋是用锡纸包裹的,用银勺子挖来吃,优雅得紧呢。“五谷丰登”也算一道餐前小吃,玉米棒子、香芋、毛豆、紫山芋、花生济济一堂,大家笑着抢来吃,动手慢一点,扁竹篮就见底了。但我发现,好客的主人再叫一篮,就没人理睬了,此时红酒鹅肝和炝红膏蟹等冷菜已粉墨登场了。

以前我们吃汤山芋、生切藕片、南瓜面疙瘩,以为至味。现在的孩子是不碰的,大人们给孩子吃午后点心,也认为去街角买一块起司蛋糕来得爽气。

其实粗砺并不一定难吃,从烹饪学的角度看,有时还非得粗砺不可。比如中秋节,上海的风俗是吃芋艿毛豆的,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吃一碗糖芋艿。这碗糖芋艿,就只能放红糖才够味,色泽也好看,放白糖就不行。红糖是食糖的最初形态,经多次加工后才成白糖。旧时风俗,生了孩子的新妈妈得喝红糖水冲冲淤血,兼有暖胃补血功效。

前不久在一台湾朋友家小坐,主人拿一小碗点心让我尝,那是用葛根粉做的,在一个方柱体的塑料筒里冻成块状,半透明,近乎白玉色,筒的一端是一个方孔网,用一块装了长柄的小板在另一头轻轻一推,葛粉块受力挤压,从网板吐出来一条条的粉丝。再扯开小包装的红糖,拌和了吃,风味古朴。这碗葛粉丝若是拌白糖吃,我想也不行。还有一次,我在台湾人开的一家茶馆里吃过一道名叫烧仙草的茶点,质地与葛根粉相近,也是用植物块茎加工的,也是用红糖拌和后吃的。

上海大约吃不到用红糖做的点心了吧。

有时候做浓油赤酱的菜,厨师讲究用冰糖,其实冰糖只是比红糖稍高一级的固态糖,不如白糖精细,但它特别能提鲜起稠。

过去酱油店里供应粗盐细盐两种,穷人家只吃比细盐便宜每斤一分钱的粗盐,但粗盐的味道更接近大海。七十年代,上海在食盐紧张时应急上市过一种大颗粒的粗盐,白中闪青,有杂质,据说来自遥远的青海湖,得砸成细末后入菜。但回味时能品出一丝野性,难忘。

有一次我在一家法国餐厅吃烤扇贝,扇贝本身不上味,就埋在一盆粗盐里,吃时将火柴头般粗的盐粒洒一些在食物上就行了,本鲜突出。服务员告诉我,这盐来自日本。还有一次我在一家浙江风味的饭店里吃到一款烤蛏子,原理相似,蛏子呈扇形排在大颗粗盐中,不必加添别的佐料,用筷子挑出来吃,嚼咬间有咸味的汁水向口腔喷射,也很爽。还有些饭店干脆用海盐调味以招广徕了。

北风起,霜打后的矮脚青菜诚为田园珍蔬,如果用农村里自榨菜油炒来吃,肥糯香甜。碧绿的菜叶,金黄的油星,盛在青花大碗里真是赏心悦目。头道大豆油也是很香的。桶装精制油过滤了杂质,买相蛮好,但就跟小家子气的上海男人一样,没劲!

马桥豆腐干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农家豆腐――特别是北方――用盐卤点成,切开可见里面布满小孔,落口弹牙,可以吸收肉卤。盒装豆腐细腻如小白脸,滑嫩是滑嫩了,豆香就没了。

日本料理中的寿司,一般用糯性适当的大米做,但我吃过一款糙米寿司,也很香啊。现在大家都爱吃新大米,过去常吃的籼米在超市里反而见不到了。微黄的籼米饭,用红米苋汤淘来吃,有嚼劲,可吃两大碗呢。

还有一次我在一家饭店里吃到了老上海的阳春面,棒骨吊的汤,面条在碗中一面倒排列,再淋几滴猪油,葱花那么一洒,真香!关键一点,小阔面是用标准粉轧的,筋道够足,给牙齿欲予先挡的弹性。回家路上,小麦的原香还在齿间萦绕呢。

老板是北大荒呆了十年的黑兄,他告诉我,这是用七五粉轧的,也就是说,面粉里有比较多的麸皮。过去我们吃过黑面粉做的馒头,表面上看得见点点麻子,那就是麸皮。我们现在吃的精白粉是八五粉,甚至九五粉,麸皮被当作杂质,似乎剔除得越干净越高贵。大型超市里还有长筋粉、短筋粉,脱脂粉等,做成糕点很好看,但维生素缺乏就容易致病。所以现在欧洲人经常吃麸皮面包。我们家现在经常吃乔麦面和杂粮面,比精白粉轧的切面香,建议大家试试。

现在的绿豆粉丝总缺少弹性和韧劲,如果用山芋粉做的话,颜色虽黑,韧劲却足,做粉丝煲绝对挂味,但这种卖相差的粉丝也买不到了。山芋淀粉勾芡,也从一般的生粉容易起韧头,炒糖醋小排最好。
许多粗砺的食物伴我们成长,成为我们永久的记忆,然而今天我们抛弃了它们,离开本味就越来越远了。我们为什么这么笨呢?我真想不通。
Last edited by tiffany on 2008-10-24 11:1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乡音无改鬓毛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10-24 11:10

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的点心常常有糖粥,就是放的红糖。去寒的姜汤里,也是红糖。儿歌说: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现在的小朋友估计是不会念了。

说起来,幼儿园有点心,小学中学里也有课间餐,有没有道理呢?小孩子需要少吃多餐?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10-24 11:14

虽然题目上写了转贴,我看文章看到第二段还在莫名惊诧,白博怎么这个口气?一定是时差把我变笨了。

其实粗粝的美食这事儿也是很正常的,都是从饥饿的粗粝--吃饱的精致--吃饱的粗粝这么过来的。

对了,这次我在杭州菜馆里看见敲扁土豆这个菜了。不过我可没肚子留给土豆,鳝鱼还吃不过来呢。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10-24 11:17

u r back here already? !
乡音无改鬓毛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10-24 11:19

我都回来一个礼拜了。上班都上了第五天了。回去4个星期不到一点。

我second你白博,还是上班摸鱼轻松啊,即使在北京不用上班、有人做饭,24/7地跟孩子泡一起,甜蜜是甜蜜,我还是吃不消。
Last edited by silkworm on 2008-10-24 11:20,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10-24 11:19

how long did you go back? I thought I would not see you for at least another couple weeks.
乡音无改鬓毛衰

joe_cool
Posts: 387
Joined: 2008-09-23 8:37

Post by joe_cool » 2008-10-24 11:57

人的味觉在小时候灵敏些,加上时间的美化,回忆中的美味确实更美味。

过去的便宜的粗盐可不好吃,苦了吧唧的,据化学老师说是因为氯化镁。和现在看起来粗粗的海盐应该不是一回事。
一要淡定,二要花钱。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10-24 12:32

silkworm wrote:我都回来一个礼拜了。上班都上了第五天了。回去4个星期不到一点。
果然有相对论这一说,时间的快慢感不同。我还老想蚕怎么还不回来,这都几星期了。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10-24 12:33

贵州菜里蕨根粉用辣椒末和酸汤泡,可真好吃啊。我现在写都留口水。 :cat88: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10-24 14:45

红糖的确比白糖香。
看这篇让我嘴谗起东村日本小面馆里的盐拉面来。
人各有好,非说糙米比精米好吃也没什么意思。做人最运气的不是 有的吃,而是有胃口吃。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10-24 15:18

最运气的是有的吃,有胃口吃,并且不需要节食。
云浆未饮结成冰

buzz
Posts: 560
Joined: 2008-09-06 15:53

Post by buzz » 2008-10-24 17:26

吃过一大盆海盐包起来烤过的鱼,拿上桌时,叮叮

gigi
Posts: 700
Joined: 2004-06-29 12:42

Post by gigi » 2008-10-24 20:33

silkworm wrote:Ò»¶¨ÊÇʱ²î°ÑÎұ䱿ÁË¡£
ÎÒÒ²±ä±½ÁË¡£×òÌì´ÓSeattle×ø·É»úµ½Rochester£¬ MN ¿ª»á£¬ÖмäÔÚMinneapolis ת»ú¡£ÏÂÁË·É»úÒ»¿´ÊÖ±í£¬²ÅËĵ㣬µ½RochesterµÄ·É»úÆßµãÊ®·Ö¿ª£¬ÓÚÊÇÎÒÂýÂýÓÆÓÆµØ×ߣ¬°ÑСµêÀïËùÓÐ°ËØÔÔÓÖ¾£¬¸¾Å®ÔÓÖ¾£¬ÐÂÎÅÔÓÖ¾¶¼·­Á˸ö±é£¬²Åµ½Áùµã£¬²»»Å²»Ã¦×ßµ½µÇ»ú¿Ú¡£½ÓÏÂÀ´·¢Éúʲô´ó¼Ò¶¼²Âµ½Á˰ɣ­£­ÎÒÄǰà·É»úһСʱÒÔǰ¾Í·É×ßÁË£¡

£­£­£­£­£­£­ÎÒÊÇÈâÂéµÄ·Ö¸îÏߣ­£­£­£­£­£­£­
´òµç»°¸øÎÒ¼ÒÀÏÍ·»ã±¨£¬Ëû˵£º£¢ÕæµÄ£¿Å££¡£¢
ÎÒ˵£º£¢¹ýÈ¥Ò»ÐÇÆÚÎÒÓÖÉú²¡ÓÖÒªµ¹Ê±²î£¬ÖÇÁ¦Ï½µºÜÕý³£¡£ÎÒ±äµÃÕâô±¿£¬ÄãÒªºÃºÃÕÕ¹ËÎÒѽ£¡£¢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10-24 20:45

我家吃毛芋艿一直是用白糖的啊……
好吧我们是新移民家庭,上一代才从浙江过来
童谣都会唱得啦 :oops: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8-10-24 21:56

我们家端午节吃糖芋艿,也是放白糖。

不过这篇文章写的东西引不起我的口水,觉得他讲得有点似是而非。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hh
Posts: 67
Joined: 2006-09-14 23:30

Post by hh » 2008-10-24 23:12

±ùÌDz»ÊǸñȰ×ÌÇ´¿Ã´£¿ÒòΪËü´¿²ÅºÃµÄô¡£
ÌÇÖà·ÅºìÌÇ£¬ÌÇÓóܵȷÊÇÕº°×ÌÇ¡£

¶ù¸èÒ²»¹ÊÇ»áµÄŶ
ÎҺܻ³ÄîСѧµÄ¿Î¼ä²Í£¬Óм¸ÖÖ¸âµãÒÔºó¶¼Ã»Óмûµ½ÂôµÄ¡£Ð¡º¢×Ó´úл¿ì°É£¬ÎÒÄÇʱÿÌì¶¼³ÔÔç·¹µÄ£¬¿ÉÊÇÉÏÖÐѧÒÔºóµ½×îºóÒ»½Ú¿Î¾Í¶öµÃ²»ÐÐÁË¡£
不是所有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ruby
Posts: 620
Joined: 2003-12-06 19:55

Post by ruby » 2008-10-26 3:28

Knowing wrote:看这篇让我嘴谗起东村日本小面馆里的盐拉面来。
人各有好,非说糙米比精米好吃也没什么意思。做人最运气的不是 有的吃,而是有胃口吃。
小K,我终于吃上了你推荐的东村日本小馆的肉夹馍和猪肉拉面, :cool023: 感觉招牌猪肉拉面里的面有点硬不够Q. 东村哪一段小店多适合看人?我时间不够多,没在东村走一会,没看见有趣的店。 :-(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10-26 10:23

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同志们追求的不是粗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恨不得人人能包个山头自己种菜种粮食养鸡养鸭。

我有个阿姨家在张家港,表哥说他一个朋友,很有钱,很早以前盖自己家房子的时候弄了很大的地下室做粮仓,包一块地雇人很环保滴种,收下来的粮食放地下室,弄台机器脱谷,吃多少弄多少。人送给他一袋米,据说很好吃。还流行去找农民包一只猪,多给点钱不让他们给猪用催长的饲料,到时候就过去领杀好了的猪,所以有时候去看他他冰箱里面能藏半片猪。

我阿姨家门前有一小块地,老太太跟种花儿似的种菜,菜和菜之间的间距用尺来量。为了解决施肥的问题,我表哥特地找到一个养鸭子的人,买了他的鸭粪,再多给点钱让那人送来以后再去施好肥,以免累到他的母亲大人。话说他家的菜是真好吃,跟菜场买的狂加农药化肥的菜就是不一样。

现在政策变鸟农民能卖地了,不过就算去买块地,我也不知道怎么种菜。可惜这边没那种农庄,每个月付些费用伊们固定送菜。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