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乱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影片] 乱

Post by Jun » 2008-11-23 8:50

(除了很久前草草看的罗生门,没有观摩过其他的黑泽明作品,也不了解他的一贯风格。观感仅限于此片。)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简直是两个不同的影片。很奇怪的格调转换。前半部情节丰厚,布局缜密,节奏递次有秩,还有不少描绘许多人物性格的细节,在火烧城堡那段达到全片最震撼的高潮,接着还有一场罕见的强悍女主角的室内戏。

忽然,笔锋一转,后半部分变成了散文加抽象,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恶梦,叙述的纹路和逻辑也散了,人物的表演也越来越舞台化,直到结尾模糊地给观众看两具尸体而略去交代他们是怎么死的,颇不连贯。中间插了一个宏大战争场面,却跟中段的高潮相比显得尤其虎头蛇尾。本来我就不是爱看战争戏的人,第一段火烧城寨感觉很寒,很震撼,让我立刻想起 Goya 的战争速写,气氛上非常相近。结尾的第二个战争场面却颇有硬塞进去的感觉,好像导演知道自己再也没钱拍这种戏了,所以特意拍着玩儿过过瘾,即使情节并不需要。

听了一遍某黑泽明专家的commentary,在评论第一场杀戮时说,拍战争暴力戏很难不流露出对暴力的迷恋和浪漫化,但是黑泽明在这里面几乎成功了,因为给观众留下的悲伤、残忍和反感多于惊叹的感官刺激。令人讽刺的是,后面的战争场面,当大批骑兵和步兵横穿镜头隆隆而过时,他反复不停地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爱黑泽明,没有人能拍这么雄伟好看的战争画面。我倒,男人就好这一口,也别硬撑热爱和平的面具了。

黑泽明在影片里面设计的画面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精美绝伦,但又处于自然和人为之间的模糊地带。很多地方显然是后期处理过色调,尤其是战争里乌央乌央的军队镜头,还有白色雾气镜头、荒原背景镜头、天空镜头、野外镜头等等等等,目的和意图很强,近乎完美,挑不出一个草率的镜头。难怪张艺谋嚷嚷着自己的风格是学习黑泽明的,只不过他那种电脑大笔乱涂的手法简直是小学生的模仿级别。张艺谋那是红就一片红,绿也是满眼绿,拼命上一色;至少,跟乱相比,在色彩的多样、层次、情绪、控制上面,太简单了,太粗暴了,太单调了。

从感情上,从情节上,从人物上,都是在中段达到高潮,包括国王从高高台阶上一个人走出城门,以及大王后的精彩卧室手刃戏。后面就再没有这么细腻的震撼了。

在人物描述上,这是乱远远不如李尔王的地方。绝大部分的镜头是中距离,或者用拉得很远的望远镜头拍摄,故意的扁平效果,有舞台剧的感觉,即使应该是感情戏或者细腻的表情戏,也很少拉近镜头。总之很疏离。越到后来,人物越抽象,表演也越夸张,越接近舞台表演的程式。在后半部分里,老国王的独白,与弄臣的对话,都越来越哲学和抽象,而其他人物的对话,除了大王子夫人还保持一些第一反角的光彩以外,都变成了推动情节的实用品。前半部分很细腻,各人戏虽然不多,但都有一些独特的小地方体现他们的细微差别,例如大王子比较懦弱,二王子显然实战能力更强。可惜这些个性和差别在后半部分失去了,二王子在大王后狐狸精的操纵下也变成了草包。三王子跟Cordelia差不多,基本上没有发挥余地。最有光彩的人物是大王子夫人,有点 Lady MacBeth,有点 Iago,很厉害。但是结尾给她安排的下场却仍然暴露了编导对女性角色的微妙鄙视,让她被一个地位比她低的人却骂她是狐狸精的下属处死,而不是跟她地位均等的二王子。跟前面的耀眼光芒相比,又是虎头蛇尾了。

一个几乎百试不爽的现象,画家本性的人,在讲故事和挖掘人物性格方面常常低于平均水平,而使用文字和窥探心理的能力强的人,常常没有画家的眼光。也许是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发展都有扬长避短compensation 过程的缘故吧?感觉黑泽明的画家眼光跟他的情节和人物的描述终于瓦解有直接联系。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为黑泽导演辩护的人说,这些都是故意的,拉开距离的人物镜头,舞台化的夸张表演,是为了强调上帝俯瞰的悲悯眼光。这倒让我想起胡金铨的空山灵雨。太佛太禅太哲学太理论了,我作为观众被震撼,但却失去了亲密的感动。也许这就是他追求的,所能达到的境界。另一种人凑到俗世众生鼻子底下观察的境界和追求,对俯瞰的画家来说是不可能理解不可能进入的。根本是不同构造的人,生存在不同的世界,可以互相欣赏但不能互相重叠。莎士比亚,说到底还是后者类型的人。

在某些方面,我觉得黑泽明的思路还是跟莎剧原作相当吻合的,例如结尾把莎剧里常常暗写的内忧外患,被人乘虚而入的情节具体化了;例如疯狂等于真理的概念;例如对反派角色的某些设定。但是乱里面对国王的处理跟李尔有个很关键的不同。莎剧里没有报应,没有轮回,没有因果,上帝是无动于衷的。乱的中心则很佛教,国王在流放中必须面对自己过去的罪孽,而他全家的毁灭也是一种报应(虽然里面也有无辜的二王子夫人的悲惨下场)。这是两个作家世界观人生观的根本分歧,只是结局一样的绝望,似乎并没有因为因果报应而让人松一口气。

最后说个无聊的细节。在最后一场骑兵被火枪队打败的戏里面,中枪落马的镜头有几个看上去是重复的。因为镜头故意不聚焦,有点模糊,所以看不太清楚。但是我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有几个落马的危险镜头里stuntmen的动作是一样的,应该是同一镜头被分开剪入好几段。其实这也是因为我看了太多的武打片,对stunts 比较关心的缘故。乱里面很多的镜头都非常震撼,感觉是空前绝后的,例如距离很远的两边山头上的军队排开对峙,为什么没有很多人抄袭呢?也许是因为我老是避开战争片不看,所以错过大家的模仿。

Image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11-23 9:05

后半部分变成了散文加抽象,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恶梦,叙述的纹路和逻辑也散了,人物的表演也越来越舞台化
好象日本能剧,我从来不敢正眼看它,甚至是片段,因为太象做恶梦。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11-23 14:22

我看后半段受的暗示没那么强,大概是冗长太刻意的戏剧描写让我出戏了。是从老国王战败那一段,非常超自然的从敌人大军面前完好无损的走过去,我就开始想,it's a drama, it's something artificial, it's something being manipulated,然后就……总之没留下什么心理创伤。 :mrgreen:

其实戏剧刻意的模式化有个作用就是帮助观众抽离,避免留下心理创伤。如果黑泽明的本意是把观众吓倒,那么他的舞台剧效果大概起到了稍稍的反作用吧?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11-23 14:44

我喜欢Jun 你的新签名档。 :mrgreen:
我小心翼翼非常小白地问:就是说乱是翻的李尔王的故事? :oops: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11-23 14:57

素啊,一个国王三个儿子,两个大的是坏的,小儿子是好的。不过改动也很多,我觉得改得挺自然的,大部分精神相通。所以我相信黑泽明是熟读莎剧的。

我那个签名换了有一小会儿了,就是上次说到解剖果蝇,让我想起在Usenet时代看见的一句名言就抄来了。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11-23 16:07

黑泽明拍的《蜘蛛巢城》,取材自麦克白,还挺好看。我尤其喜欢麦克白夫人的表演。Jun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11-23 17:08

谢谢。我想先看莎剧。很少看见麦克白排演,似乎。在Slings and Arrows 里面听说的谣言是这个剧是被诅咒的,演它的剧组会倒霉,也不知是不是真有这个迷信。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gigi
Posts: 700
Joined: 2004-06-29 12:42

Post by gigi » 2008-11-23 20:51

¡¶Ö©Öë³²³Ç¡·ÀïµÄÂó¿Ë°×·òÈ˺ÜÏóÂҵĴóÍõ×Ó·òÈË¡£ºÚÔóÃ÷µÄµçÓ°Àï³£ÓÐÕâÖÖÆ«Ö´¿ñµÄ·´ÃæÅ®ÐÔ½ÇÉ«¡£ËûµÄƬ×ÓÀïÎÒ×îϲ»¶ÆßÎäÊ¿£¬Ç¿ÁÒÍÆ¼ö¡£

hh
Posts: 67
Joined: 2006-09-14 23:30

Post by hh » 2008-11-23 21:37

ÆßÎäÊ¿ÕæµÃºÜºÃ£¬ºÃ¿´£¬Ò²Åĵúá£
ºÜżȻµÄ¿´¹ýÒ»¸öºìºú×Ó£¬ÍêȫûÏëµ½ÊÇËûÅĵ쬵«Ò²Í¦ºÃ¿´¡£»¹ÓÐÒ»¸ö°Ë¸öÃε쬾ÍÌ«ÐζøÉÏÁË£¬¿ÉÊÇÌÒÊ÷ºüÀêµÄÃΣ¬·²¸ßµÄ»­£¬È·ÊµÃÀµÄÈÃÎÒÁôÏÂÉî¿ÌµÄÓ¡Ïó¡£ËûµÄ¼¼ÇÉÕæ³öÉ«°¢£¬ÂÞÉúÃÅÀïÊ÷ÁÖÀïÌøÔ¾µÄ¹âÏß¡£¿ÉÊǸıàɯ¾çµÄÕâЩ²»ÖªµÀΪʲô×ÜÊÇûÓÐÐËȤȥ¿´¡£
不是所有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11-24 3:16

Jun wrote:很少看见麦克白排演,似乎。在Slings and Arrows 里面听说的谣言是这个剧是被诅咒的,演它的剧组会倒霉,也不知是不是真有这个迷信。
在Blackadder里,演员也迷信这个剧是被诅咒的,有谁提到麦克白,大家要互相做击掌游戏同时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破咒。当然我们不能把Blackadder太当真,而且那是法国大革命时候的Blackadder :mrgreen:

陈周侯
Posts: 29
Joined: 2006-05-04 13:39

Post by 陈周侯 » 2008-11-24 3:35

Jun wrote:谢谢。我想先看莎剧。很少看见麦克白排演,似乎。在Slings and Arrows 里面听说的谣言是这个剧是被诅咒的,演它的剧组会倒霉,也不知是不是真有这个迷信。
迷信不是演这个戏会倒霉,而是说出这个戏的名字会倒霉,因此剧场界人士提到这个戏时一般用“苏格兰戏”、“苏格兰悲剧”代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11-24 8:10

陈周侯 wrote:迷信不是演这个戏会倒霉,而是说出这个戏的名字会倒霉,因此剧场界人士提到这个戏时一般用“苏格兰戏”、“苏格兰悲剧”代称。
这不是陷害行政公关广告人员么?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陈周侯
Posts: 29
Joined: 2006-05-04 13:39

Post by 陈周侯 » 2008-11-24 9:50

好像这个诅咒比较偏心,专门针对演出人员,经常在后台出些高空坠物、斗剑伤人、急病突发之类的事故,没听说过什么时候伤及了文宣人员的。不过现在人胆子也大了,去年Tony奖上颁奖人就拿着名单照念不误,结果也没出什么大事,只不过把X教授的最佳男主角给祸害掉了而已。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