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高悬之团扇 7/22
首页贴不上了,再这里继续:
(二十四)
明朗一直觉得张大年的脸是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作文,文字本不讨厌,但是段落不清,意思混乱。此时张大年为了表示惊诧,眼睛圆睁,眉毛却从两旁耷拉下来,看的明朗极其郁闷。
别的暂时不说,明朗开门见山问道:‘我请你带来的东西带了么?’
张大年迟疑了一下,问道:‘只有扇子还不够?我觉得其他东西都没用的。’
明朗心里对张大年的唧唧歪歪暗自又腹诽一次,才慢条斯理的开口:‘张先生,请你相信我的专业眼光。令曾祖母的首饰里也许还有奥秘,我想你也不想错过揭开谜团找回扇子的机会吧?’
张大年低头半晌,明朗眼睁睁的看着油亮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一粒一粒渗出来,又一粒一粒饱满的流下去,暗自可惜大好油水空掷,不如用去地里,施肥灌溉两者兼美。等的无聊,心里赋诗一首:
一滴两滴三四滴
五滴六滴七八滴
九滴十滴十一滴
滴落满地都不见
诗成张大年还是没有动静,明朗索性自己起身倒了一碗茶,取出昨夜偷拍的戴清欢的文字来看。
戴清欢的字很美,虽然似乎没有体例,却娟秀雅致。明朗用一枚放大镜仔细看笔划的特征,发现戴清欢的字微微倾斜,撇,竖都柔媚宛转。她用的是一支钢笔,但是笔缘却没有把纸张划出深痕。
戴清欢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子,从字体的章法看却并非用过苦功的大家闺秀。但是她用钢笔,这么说她的家境是富裕从容的,这倒奇怪了。明朗仔细看了一回,抬头看张大年还在人工造雨,索性再埋头细看。
随便翻开的一页似乎是日记一类的东西。
‘啊,新底一天又来到了。新底一天里别人有欢笑,有未来。可是我呢?我底未来在哪里呢?伊今天遣人来看我,也只有伊,还会记得我底生日,照看我底心情。我想我一定是一个不祥底孩子,只会给亲人带来灾祸。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春天来了,百花开放,鸟儿争相歌唱。我底春天又在哪里呢?
伊说,等我十五岁就会告诉我一件事情。我相信伊底话。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活到那一天。’
明朗的心轻轻的颤抖了一下,八十年前的一位少女的春闺幽怨扑面而来。是呀,也许这些字看来幼稚可笑,明媚如果看到,又会祭出‘师太’这个法宝来教育女人应当如何的顶天立地自爱自强。可是难道英明神武的女人们没有少女时代么?因为一朵花而哭泣,因为一个笑容而伤心。
不,不要着急,所有人都会长大,会渐渐的英明神武。英明神武的日子漫长,倒是如此的矫情爱娇的日子转瞬既逝。不知道戴清欢后来有没有再翻看她当年的文字呢?她的心情又是如何?
无论如何可以为了花儿鸟儿认真的忧愁的人是有福的。
正在沉思,张大年终于做出了决断:‘明小姐,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你来看看这个。’
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里头有四样东西。
一支发簪,一枚戒指,一对耳环,一张相片儿。
‘发簪,戒指还有耳环都是当日戴的,这张照片是赵四小姐结拜时候拍的,送给我曾祖母做留念。’
照片里的赵四花团锦簇,簪环首饰一色的精致。明朗下死眼使劲看看,却觉得眉眼间还没有长开,并不能算天姿国色。想过了又鄙视自己的八卦精神和以貌取人的恶习。
耳环是老银子的,底下的坠子是东珠串成。东珠本身并不珍贵,但是象征高贵的地位,戴清欢穿戴东珠首饰,明朗看了倒是一愣。
再拿起那朵发簪,才拿到手里明朗心里就喝了一声采。这朵珠花通体用白银打就,底下雕莲花纹饰,做工极其精美。上头用老大南珠夹杂了老坑玻璃翡翠镶嵌出一朵三层的富贵莲花样来。南珠特有的光润柔和夹杂了老坑翡翠的透彻纯净,明朗不由的叹道:‘好一支发簪!’
这发簪比照片上还美。明朗把簪子在手中掂量一下,份量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支发簪的秘密还要仔细研究。一支普通的发簪不会吸引赵一帆一直一直的盯着打转儿。是的,那天赵一帆虽然一直在说戒指,可是眼睛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发簪。
最后是这枚戒指。黄金的戒指,上头镶了一块天然大理石的戒面,窄窄的一道黑纹,略略有些倾斜,看来倒是不太起眼。子母戒指?明朗开心的笑了。不,这不是一枚子母戒指,这只是一枚普通的戒指。对着强光灯细看,看不出任何的花巧来。
张大年在一边,看着明朗一件一件的检查,心里紧张的连连追问:‘怎么样?有结果没有?’
明朗把电话推给他:‘你赶快给那个侍从官打电话让他过来,等见了另外的扇子才好知道这些首饰的用处呢。’
张大年发现珍宝白白提前落入明朗手里,心里不甘,连忙用光速打完电话,抬头笑道:‘那现在怎么办?要不我带着东西先回去?到时候再说?’
明朗心里好笑:‘你还回去?不怕人跟踪了?这样,你这两天先住到这里去。’说着写了明达宿舍地址给他,‘东西先留在我这里,我还要检查一下。’
提起跟踪,张大年胖胖的脸上起了一丝恐惧,连珠宝由明朗保管也并没有使劲抗议,蹑手蹑脚的走了。留下明朗一个人对着这几件首饰纳闷。
精美但是正常的首饰,又会有什么秘密?
(二十四)
明朗一直觉得张大年的脸是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作文,文字本不讨厌,但是段落不清,意思混乱。此时张大年为了表示惊诧,眼睛圆睁,眉毛却从两旁耷拉下来,看的明朗极其郁闷。
别的暂时不说,明朗开门见山问道:‘我请你带来的东西带了么?’
张大年迟疑了一下,问道:‘只有扇子还不够?我觉得其他东西都没用的。’
明朗心里对张大年的唧唧歪歪暗自又腹诽一次,才慢条斯理的开口:‘张先生,请你相信我的专业眼光。令曾祖母的首饰里也许还有奥秘,我想你也不想错过揭开谜团找回扇子的机会吧?’
张大年低头半晌,明朗眼睁睁的看着油亮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一粒一粒渗出来,又一粒一粒饱满的流下去,暗自可惜大好油水空掷,不如用去地里,施肥灌溉两者兼美。等的无聊,心里赋诗一首:
一滴两滴三四滴
五滴六滴七八滴
九滴十滴十一滴
滴落满地都不见
诗成张大年还是没有动静,明朗索性自己起身倒了一碗茶,取出昨夜偷拍的戴清欢的文字来看。
戴清欢的字很美,虽然似乎没有体例,却娟秀雅致。明朗用一枚放大镜仔细看笔划的特征,发现戴清欢的字微微倾斜,撇,竖都柔媚宛转。她用的是一支钢笔,但是笔缘却没有把纸张划出深痕。
戴清欢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子,从字体的章法看却并非用过苦功的大家闺秀。但是她用钢笔,这么说她的家境是富裕从容的,这倒奇怪了。明朗仔细看了一回,抬头看张大年还在人工造雨,索性再埋头细看。
随便翻开的一页似乎是日记一类的东西。
‘啊,新底一天又来到了。新底一天里别人有欢笑,有未来。可是我呢?我底未来在哪里呢?伊今天遣人来看我,也只有伊,还会记得我底生日,照看我底心情。我想我一定是一个不祥底孩子,只会给亲人带来灾祸。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春天来了,百花开放,鸟儿争相歌唱。我底春天又在哪里呢?
伊说,等我十五岁就会告诉我一件事情。我相信伊底话。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活到那一天。’
明朗的心轻轻的颤抖了一下,八十年前的一位少女的春闺幽怨扑面而来。是呀,也许这些字看来幼稚可笑,明媚如果看到,又会祭出‘师太’这个法宝来教育女人应当如何的顶天立地自爱自强。可是难道英明神武的女人们没有少女时代么?因为一朵花而哭泣,因为一个笑容而伤心。
不,不要着急,所有人都会长大,会渐渐的英明神武。英明神武的日子漫长,倒是如此的矫情爱娇的日子转瞬既逝。不知道戴清欢后来有没有再翻看她当年的文字呢?她的心情又是如何?
无论如何可以为了花儿鸟儿认真的忧愁的人是有福的。
正在沉思,张大年终于做出了决断:‘明小姐,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你来看看这个。’
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里头有四样东西。
一支发簪,一枚戒指,一对耳环,一张相片儿。
‘发簪,戒指还有耳环都是当日戴的,这张照片是赵四小姐结拜时候拍的,送给我曾祖母做留念。’
照片里的赵四花团锦簇,簪环首饰一色的精致。明朗下死眼使劲看看,却觉得眉眼间还没有长开,并不能算天姿国色。想过了又鄙视自己的八卦精神和以貌取人的恶习。
耳环是老银子的,底下的坠子是东珠串成。东珠本身并不珍贵,但是象征高贵的地位,戴清欢穿戴东珠首饰,明朗看了倒是一愣。
再拿起那朵发簪,才拿到手里明朗心里就喝了一声采。这朵珠花通体用白银打就,底下雕莲花纹饰,做工极其精美。上头用老大南珠夹杂了老坑玻璃翡翠镶嵌出一朵三层的富贵莲花样来。南珠特有的光润柔和夹杂了老坑翡翠的透彻纯净,明朗不由的叹道:‘好一支发簪!’
这发簪比照片上还美。明朗把簪子在手中掂量一下,份量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支发簪的秘密还要仔细研究。一支普通的发簪不会吸引赵一帆一直一直的盯着打转儿。是的,那天赵一帆虽然一直在说戒指,可是眼睛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发簪。
最后是这枚戒指。黄金的戒指,上头镶了一块天然大理石的戒面,窄窄的一道黑纹,略略有些倾斜,看来倒是不太起眼。子母戒指?明朗开心的笑了。不,这不是一枚子母戒指,这只是一枚普通的戒指。对着强光灯细看,看不出任何的花巧来。
张大年在一边,看着明朗一件一件的检查,心里紧张的连连追问:‘怎么样?有结果没有?’
明朗把电话推给他:‘你赶快给那个侍从官打电话让他过来,等见了另外的扇子才好知道这些首饰的用处呢。’
张大年发现珍宝白白提前落入明朗手里,心里不甘,连忙用光速打完电话,抬头笑道:‘那现在怎么办?要不我带着东西先回去?到时候再说?’
明朗心里好笑:‘你还回去?不怕人跟踪了?这样,你这两天先住到这里去。’说着写了明达宿舍地址给他,‘东西先留在我这里,我还要检查一下。’
提起跟踪,张大年胖胖的脸上起了一丝恐惧,连珠宝由明朗保管也并没有使劲抗议,蹑手蹑脚的走了。留下明朗一个人对着这几件首饰纳闷。
精美但是正常的首饰,又会有什么秘密?
(二十四)
看了半个下午底底底的民国文学女少年文字,明朗已经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满眼都冒出了金色底星星。可是回家推开门突然看见一桌整整齐齐的菜色,明朗立刻觉得两个头变成了四个大,整个世界都闪烁着金色底星星。
还好,门只推开了一线,餐厅里并没有人。明朗轻轻把头缩回去,正待悄悄溜走,突然厨房里传来一个温柔的滴的出水的声音:‘小朗,怎么到家了不进门呢?你不是不想见什么人吧?’
明朗的左脚刚刚缩回去又立刻伸出来,侧身进门笑道:‘哈哈,哈哈,这么多好吃的,我还以为走错门了呢。’
明媚手捧一盘菜从厨房娉娉婷婷的出来,身上系了明朗最心爱的一件流氓兔围裙。明媚看见雪白的兔子上溅上了几滴可疑物体,正要发表严正抗议,突然发现明媚手中的菜很可疑。
‘明媚,你这个不会是龙井虾仁吧?’
明媚浅笑,一缕发丝调皮的在眼前晃动:‘我新看的菜谱。’
明朗一字一顿道:‘你的龙井,是自己带来的吧?’
明媚笑道:‘你这里既然有,我为什么要带?’忽然看见明朗脸色由正常而赤,由赤而橙,由橙而黄,由黄而绿,由绿而青,由青而蓝,由蓝而紫。突然福至心灵赔笑道:‘你的茶,不会恰好很好吧?’
明朗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今年的极品狮峰,你说呢?’
明媚仔细看看明朗脸色,小心笑道:‘虾仁很新鲜,很新鲜,不算浪费。’然后连忙回头:‘小达,开饭了。’
明达嗖的一声从厨房冲出来,欢叫道:‘好呀好呀,我来盛饭。’这小子原来早到了,倒最新学会乌龟缩头大法。看来这小子明哲保身的功夫越来越炉火纯青,明朗暗暗在心里给明达记上一笔,决定向Elle去挑拨离间。不过弟弟看来是饿了,明朗也就不多说,黑着脸坐下。
明媚见势不好,笑眯眯的站在一边给明朗布好碗筷,又倒了一碗绿豆百合汤来赔笑:‘小朗,外头热,喝点东西来去去火吧。’
伸手不打笑面人,明媚姿势做足,明朗倒不好意思拿乔。转头问明达:‘你怎么来了?对了,你的宿舍我借给张大年住了,这两天你别过去。’
明达伸伸舌头:‘随便,反正宿舍里就一个光板床。我呆在二姐那边怕你一个人寂寞,所以闹二姐来一起陪你贝。’
明朗仔细看看明达,他的头发刚刚剪过,发型干净清爽,衬出年青男子的一股英气勃勃。前两年脸上的青春痘早就褪去了,皮肤如今紧密光滑,下巴上隐隐有胡子根儿的痕迹。明达咧着嘴笑的时候还隐隐是小时候那个样子,快活的单纯的似乎毫无戒备的,眼睛也还是小时候那么亮,可是明朗突然发现这个弟弟悄没声息的已经长成了一个男子汉,如今已经懂得保护姐姐了。
心里想着,表面上只是笑笑:‘我也不算闷,反正有戴清欢的记事本要看。’
明媚见雨过天青,忍不住插嘴:‘小朗,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没有?’
明朗沉思道:‘戴清欢的这本日记是从她十二岁开始写起。每个月总有一两则,有的时候更多。’
‘她的身世似乎很复杂,父母是米行的老板,但是在她出生前就死掉了。但是她的养母很关心她,从小支持她上学,还经常给她一些有趣的玩物。说是养母,她们的关系却很怪,并不住在一起。戴清欢常年相伴的是一个半聋的老婆子,所以性格上也是一直比较内向敏感。这本日记的大部分都是少女的风华雪月的心情。’
‘不过,她的养母答应在她十五岁那年告诉给她一件事,所以戴清欢后来的文章里很多的都是她对这件事的向往。她觉得,等到她知道那件事情了,她就可以长大了。我猜想戴清欢一定非常向往家庭生活,无论在什么时代她也一定是那种早婚的女孩子。’
明达听到这里奇怪道:‘什么秘密?’
明朗苦笑:‘怪就怪在这里,她并没有写出来。 从她十五岁到十六岁间,这个养母再没有出现过。然后,戴清欢就突然认识了张作霖。张作霖非常喜欢戴清欢,这段时间也许是戴清欢最快乐的一年了。’
‘日记的最后提起了张作霖要求她和赵四结拜,然后突然停止。我想她一定是后来失去了这个本子。’
她看着长大了嘴听的明达微笑了:‘她的养母就是张作霖的三太太戴氏――所以我觉得戴清欢就是戴氏和张作霖的女儿。’
明媚和明达的嘴居然可以张这么大!明朗得意的夹起一块虾放进嘴巴,正要说话,突然一股咸直涌上来,穿肠一样的难过。明朗匆匆起身去厨房打算吐出这粒倒霉的虾,一边百忙之中恶狠狠的看着明媚笑道:‘明媚,这虾真不错,你也尝尝。’
看了半个下午底底底的民国文学女少年文字,明朗已经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满眼都冒出了金色底星星。可是回家推开门突然看见一桌整整齐齐的菜色,明朗立刻觉得两个头变成了四个大,整个世界都闪烁着金色底星星。
还好,门只推开了一线,餐厅里并没有人。明朗轻轻把头缩回去,正待悄悄溜走,突然厨房里传来一个温柔的滴的出水的声音:‘小朗,怎么到家了不进门呢?你不是不想见什么人吧?’
明朗的左脚刚刚缩回去又立刻伸出来,侧身进门笑道:‘哈哈,哈哈,这么多好吃的,我还以为走错门了呢。’
明媚手捧一盘菜从厨房娉娉婷婷的出来,身上系了明朗最心爱的一件流氓兔围裙。明媚看见雪白的兔子上溅上了几滴可疑物体,正要发表严正抗议,突然发现明媚手中的菜很可疑。
‘明媚,你这个不会是龙井虾仁吧?’
明媚浅笑,一缕发丝调皮的在眼前晃动:‘我新看的菜谱。’
明朗一字一顿道:‘你的龙井,是自己带来的吧?’
明媚笑道:‘你这里既然有,我为什么要带?’忽然看见明朗脸色由正常而赤,由赤而橙,由橙而黄,由黄而绿,由绿而青,由青而蓝,由蓝而紫。突然福至心灵赔笑道:‘你的茶,不会恰好很好吧?’
明朗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今年的极品狮峰,你说呢?’
明媚仔细看看明朗脸色,小心笑道:‘虾仁很新鲜,很新鲜,不算浪费。’然后连忙回头:‘小达,开饭了。’
明达嗖的一声从厨房冲出来,欢叫道:‘好呀好呀,我来盛饭。’这小子原来早到了,倒最新学会乌龟缩头大法。看来这小子明哲保身的功夫越来越炉火纯青,明朗暗暗在心里给明达记上一笔,决定向Elle去挑拨离间。不过弟弟看来是饿了,明朗也就不多说,黑着脸坐下。
明媚见势不好,笑眯眯的站在一边给明朗布好碗筷,又倒了一碗绿豆百合汤来赔笑:‘小朗,外头热,喝点东西来去去火吧。’
伸手不打笑面人,明媚姿势做足,明朗倒不好意思拿乔。转头问明达:‘你怎么来了?对了,你的宿舍我借给张大年住了,这两天你别过去。’
明达伸伸舌头:‘随便,反正宿舍里就一个光板床。我呆在二姐那边怕你一个人寂寞,所以闹二姐来一起陪你贝。’
明朗仔细看看明达,他的头发刚刚剪过,发型干净清爽,衬出年青男子的一股英气勃勃。前两年脸上的青春痘早就褪去了,皮肤如今紧密光滑,下巴上隐隐有胡子根儿的痕迹。明达咧着嘴笑的时候还隐隐是小时候那个样子,快活的单纯的似乎毫无戒备的,眼睛也还是小时候那么亮,可是明朗突然发现这个弟弟悄没声息的已经长成了一个男子汉,如今已经懂得保护姐姐了。
心里想着,表面上只是笑笑:‘我也不算闷,反正有戴清欢的记事本要看。’
明媚见雨过天青,忍不住插嘴:‘小朗,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没有?’
明朗沉思道:‘戴清欢的这本日记是从她十二岁开始写起。每个月总有一两则,有的时候更多。’
‘她的身世似乎很复杂,父母是米行的老板,但是在她出生前就死掉了。但是她的养母很关心她,从小支持她上学,还经常给她一些有趣的玩物。说是养母,她们的关系却很怪,并不住在一起。戴清欢常年相伴的是一个半聋的老婆子,所以性格上也是一直比较内向敏感。这本日记的大部分都是少女的风华雪月的心情。’
‘不过,她的养母答应在她十五岁那年告诉给她一件事,所以戴清欢后来的文章里很多的都是她对这件事的向往。她觉得,等到她知道那件事情了,她就可以长大了。我猜想戴清欢一定非常向往家庭生活,无论在什么时代她也一定是那种早婚的女孩子。’
明达听到这里奇怪道:‘什么秘密?’
明朗苦笑:‘怪就怪在这里,她并没有写出来。 从她十五岁到十六岁间,这个养母再没有出现过。然后,戴清欢就突然认识了张作霖。张作霖非常喜欢戴清欢,这段时间也许是戴清欢最快乐的一年了。’
‘日记的最后提起了张作霖要求她和赵四结拜,然后突然停止。我想她一定是后来失去了这个本子。’
她看着长大了嘴听的明达微笑了:‘她的养母就是张作霖的三太太戴氏――所以我觉得戴清欢就是戴氏和张作霖的女儿。’
明媚和明达的嘴居然可以张这么大!明朗得意的夹起一块虾放进嘴巴,正要说话,突然一股咸直涌上来,穿肠一样的难过。明朗匆匆起身去厨房打算吐出这粒倒霉的虾,一边百忙之中恶狠狠的看着明媚笑道:‘明媚,这虾真不错,你也尝尝。’
(二十五)
晚饭结果除明媚外大家吃的愉快。明朗无视明媚哀怨的眼神镇定自若的从外头叫了外卖,四菜一汤外加甜点。明达主动把明媚一桌子花花绿绿收拾干净,等外卖的当儿还勤力给每个人泡了一碗香茶。明朗揭开杯子,见叶芽舒展,茶色清醇,长长舒了一口气笑道:‘还好这绿眉仙茶没给用了炒虾仁。’
明媚气极,送给明朗一个‘本大小姐懒的理你’的眼神,扭身去客厅开电视。电视里一溜的新闻联播,意大利发生火灾,冲绳居民抗议。明媚一只眼睛看着屏幕,一只眼睛瞄着明朗。
明朗朗朗的喝茶,袅袅茶气上升,衬得她的脸孩子一样的纯净。这个臭孩子,拿腔做势的不理人呢。明媚眼珠一转,指着屏幕笑道:‘日本鬼子那儿又闹呢,这可算窝里斗了。’
明朗听见一个日本鬼子,立刻忘记正在进行无声抗议,抬眼兴致勃勃的问道:‘闹什么呢?地震了吗?还是火山喷发?都不对?那是毒气泄漏?火灾?爆炸?凶杀?车祸?’
明媚见明朗上钩,抿嘴笑道:‘你个没半点儿同情心的臭小孩儿,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坏的只是军国主义分子。’明朗自知中计,心里颇为懊恼,只得嘿嘿笑了两声作罢。
明媚心里却是暗自得意,不由在心里得意的宣告姜还是老的辣。不过毕竟在明朗的地盘上折腾光了她的明前狮峰,明朗这臭孩子一向调皮捣蛋,没事找事,小气,赖皮,疑心,小心眼,臭脾气,睚眦必报…明媚为了尽快得出对策不得不遗憾的停止对明朗的进一步修饰,只暗自叫着自己的名字:明媚,明媚,今晚为了人身安全要低调。
明媚赔笑道:‘你为什么觉得戴清欢是张作霖的女儿呢?’
明朗想了想,说道:‘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戴氏的养女,又从小不在戴氏身边长大,为什么后来会进入张作霖的小圈子里呢?要知道戴氏那时候出家已久了。’
明达端了茶来,本来一直在旁边默默喝茶,此时也忍不住插嘴:‘戴氏和张作霖应该算一对怨偶。据说当年张作霖对戴氏可是一见钟情的那种,当时戴氏已经名花有主,是一个捕快的儿媳――那是1903年。’
明朗笑道:‘戴氏1906年过门儿。但是她脾气暴躁,颇为顶撞了张作霖几次,更在1911年冬天一怒出家。传闻戴氏在1916年去世,不过如果根据戴清欢的日记,那戴氏直到她十五岁还健在。’
明媚眨了眨眼:‘戴清欢1912年出生,据说生父生母早亡,一直由戴氏收养。’
姐弟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若有所思的笑了。
明朗继续说道:‘所以戴氏在清欢十五岁的时候打算告诉她的秘密就是她的身世,而她从此也回到了张作霖的身边。我猜想一直照顾戴清欢的老妈子,也许本来就是张作霖派去的。戴清欢是张作霖一个不在名册上的女儿,赵四在1927年5月‘偶然’遇到张学良将军,成了张学良的红颜知己。如果张作霖有什么宝贝,那由这两个人保管简直妙不可言。’
明达笑道:‘张作霖一个大老粗,能有什么宝贝?别闹到最后是金条一箱子,还没这把扇子有价值。’
明媚哧的一声笑了:‘张作霖的一条命就值一箱金条么?你也太小看他了。他好歹事实上当过中国的最高领袖,而且手握重兵。日本人怎么会为了一箱金条干掉张作霖呢?’
明朗点头道:‘张作霖的突然崛起本来就是一个传奇。他当年不过是一个小混混,可是几年之后就控制了东北三省,兵强马壮,这里头肯定有些门道。张作霖可不是一般人,你只看看他的公子就知道了。’
此后明媚明朗两人的话题从张作霖的公子兴奋无比的转移到赵四身上,又再把林薇因,陆小曼,张幼仪,凌叔华,乃至王映霞蒋碧薇一网打尽。明达看着这两个女人及唧唧呱呱的兴致高涨,无聊的打了三两个哈欠。出于礼貌不能断喝一声住口,只能无比郁闷的往电视机里寻找解脱。
可惜电视也不肯安慰明达,此时两个半老的老头子正在正襟危坐的做日本冲绳抗议游行的访谈节目。两人一个口若悬河,一个唯唯诺诺,明达非常怀疑这两人事先早已排演熟练,不然专家也不能对所有题目对答如流。可是这个疑惑得不倒证实,只能暂时存疑。
明达夹杂在风流韵事和游行示威之间正在六神无主,外卖送到。这是今天明达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一边吃一边啧啧赞叹,引得明朗明媚频频冷眼奉送。
吃到一半,电话铃响了。拿起来是赵一帆:‘小明,明天少帅的侍从官就到了,他希望在见到张先生之前先见一下你,方便么?’
明朗心里说好,表面上却推辞道:‘张先生是我的客户,这么做似乎不是很好。’
赵一帆发挥醇厚的男中音优势,长笑道:‘只是朋友之间见一见,不谈生意,怎么样?’
明朗笑道:‘好,既然这样我去就是。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我希望能和他单独见面,请他不要带其他随行人员。’
赵一帆一愣,明朗的这个要求无疑把他也拒之门外,可是表面上却又只是针对美国方面的随扈――好在自己有把握在事后知道会面的详细经过。赵一帆用对待敌人的严寒狠狠的暗骂了两声,换上对待战友的春风一样的声音应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晚饭结果除明媚外大家吃的愉快。明朗无视明媚哀怨的眼神镇定自若的从外头叫了外卖,四菜一汤外加甜点。明达主动把明媚一桌子花花绿绿收拾干净,等外卖的当儿还勤力给每个人泡了一碗香茶。明朗揭开杯子,见叶芽舒展,茶色清醇,长长舒了一口气笑道:‘还好这绿眉仙茶没给用了炒虾仁。’
明媚气极,送给明朗一个‘本大小姐懒的理你’的眼神,扭身去客厅开电视。电视里一溜的新闻联播,意大利发生火灾,冲绳居民抗议。明媚一只眼睛看着屏幕,一只眼睛瞄着明朗。
明朗朗朗的喝茶,袅袅茶气上升,衬得她的脸孩子一样的纯净。这个臭孩子,拿腔做势的不理人呢。明媚眼珠一转,指着屏幕笑道:‘日本鬼子那儿又闹呢,这可算窝里斗了。’
明朗听见一个日本鬼子,立刻忘记正在进行无声抗议,抬眼兴致勃勃的问道:‘闹什么呢?地震了吗?还是火山喷发?都不对?那是毒气泄漏?火灾?爆炸?凶杀?车祸?’
明媚见明朗上钩,抿嘴笑道:‘你个没半点儿同情心的臭小孩儿,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坏的只是军国主义分子。’明朗自知中计,心里颇为懊恼,只得嘿嘿笑了两声作罢。
明媚心里却是暗自得意,不由在心里得意的宣告姜还是老的辣。不过毕竟在明朗的地盘上折腾光了她的明前狮峰,明朗这臭孩子一向调皮捣蛋,没事找事,小气,赖皮,疑心,小心眼,臭脾气,睚眦必报…明媚为了尽快得出对策不得不遗憾的停止对明朗的进一步修饰,只暗自叫着自己的名字:明媚,明媚,今晚为了人身安全要低调。
明媚赔笑道:‘你为什么觉得戴清欢是张作霖的女儿呢?’
明朗想了想,说道:‘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戴氏的养女,又从小不在戴氏身边长大,为什么后来会进入张作霖的小圈子里呢?要知道戴氏那时候出家已久了。’
明达端了茶来,本来一直在旁边默默喝茶,此时也忍不住插嘴:‘戴氏和张作霖应该算一对怨偶。据说当年张作霖对戴氏可是一见钟情的那种,当时戴氏已经名花有主,是一个捕快的儿媳――那是1903年。’
明朗笑道:‘戴氏1906年过门儿。但是她脾气暴躁,颇为顶撞了张作霖几次,更在1911年冬天一怒出家。传闻戴氏在1916年去世,不过如果根据戴清欢的日记,那戴氏直到她十五岁还健在。’
明媚眨了眨眼:‘戴清欢1912年出生,据说生父生母早亡,一直由戴氏收养。’
姐弟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若有所思的笑了。
明朗继续说道:‘所以戴氏在清欢十五岁的时候打算告诉她的秘密就是她的身世,而她从此也回到了张作霖的身边。我猜想一直照顾戴清欢的老妈子,也许本来就是张作霖派去的。戴清欢是张作霖一个不在名册上的女儿,赵四在1927年5月‘偶然’遇到张学良将军,成了张学良的红颜知己。如果张作霖有什么宝贝,那由这两个人保管简直妙不可言。’
明达笑道:‘张作霖一个大老粗,能有什么宝贝?别闹到最后是金条一箱子,还没这把扇子有价值。’
明媚哧的一声笑了:‘张作霖的一条命就值一箱金条么?你也太小看他了。他好歹事实上当过中国的最高领袖,而且手握重兵。日本人怎么会为了一箱金条干掉张作霖呢?’
明朗点头道:‘张作霖的突然崛起本来就是一个传奇。他当年不过是一个小混混,可是几年之后就控制了东北三省,兵强马壮,这里头肯定有些门道。张作霖可不是一般人,你只看看他的公子就知道了。’
此后明媚明朗两人的话题从张作霖的公子兴奋无比的转移到赵四身上,又再把林薇因,陆小曼,张幼仪,凌叔华,乃至王映霞蒋碧薇一网打尽。明达看着这两个女人及唧唧呱呱的兴致高涨,无聊的打了三两个哈欠。出于礼貌不能断喝一声住口,只能无比郁闷的往电视机里寻找解脱。
可惜电视也不肯安慰明达,此时两个半老的老头子正在正襟危坐的做日本冲绳抗议游行的访谈节目。两人一个口若悬河,一个唯唯诺诺,明达非常怀疑这两人事先早已排演熟练,不然专家也不能对所有题目对答如流。可是这个疑惑得不倒证实,只能暂时存疑。
明达夹杂在风流韵事和游行示威之间正在六神无主,外卖送到。这是今天明达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一边吃一边啧啧赞叹,引得明朗明媚频频冷眼奉送。
吃到一半,电话铃响了。拿起来是赵一帆:‘小明,明天少帅的侍从官就到了,他希望在见到张先生之前先见一下你,方便么?’
明朗心里说好,表面上却推辞道:‘张先生是我的客户,这么做似乎不是很好。’
赵一帆发挥醇厚的男中音优势,长笑道:‘只是朋友之间见一见,不谈生意,怎么样?’
明朗笑道:‘好,既然这样我去就是。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我希望能和他单独见面,请他不要带其他随行人员。’
赵一帆一愣,明朗的这个要求无疑把他也拒之门外,可是表面上却又只是针对美国方面的随扈――好在自己有把握在事后知道会面的详细经过。赵一帆用对待敌人的严寒狠狠的暗骂了两声,换上对待战友的春风一样的声音应道:‘好。那就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