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想法就是个没有责任心的IWSN说的话!老觉得美国发生的一切是当权的坏人干的,自己是 underprivileged的受害者,大不了撒腿就跑。怎么不想想美国还坑了全世界,全世界那么多人民没办法想移民就移民。我回国看见珠农都因为外销定单突然消失珍珠积压大亏本,。浙江乡镇小企业专做圣诞装饰,去年订单消失了80%,大批裁员也没熬住倒闭了。浙江本地人失业还不严重,外地民工都被迫回家,年后也怕找不到工作不敢回来。他们才是underprivileged 的受害者。你就是个即得利益者。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国家再强再有钱,把别国炸光光,人民还在失业、没房住、没钱看病、被官府或者有钱人欺压,有什么意思。你强于我何干?我还不如移民到不那么"强"的地方,例如 "草更绿的地方"。
[转帖] 隐含在兽首中的皇家意识 by 沈嘉禄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1?这人反映还挺快么。
法国人在漂白赃物
By 沈嘉禄 on 淘宝日记
今天一早从法国来的消息证实了我的估计,两个铜兽首终于拍出了,据说是电话委托人士拍走的。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这很可能是假拍。别以为法国人不会做假,在中国民众的强大压力之下,他们就可能作假,因为这样一来,这两年圆明园的遗物就有了“合法的交易证明”,以后再由某个人顶包上拍,你对他没有办法了,再要索回就不那么容易了。赃物终于漂白了。
之前,法国法院认为,中国赴法律师团无法证明这两个铜兽首是物主从圆明园里非法所得的,所以就不能制止佳士得上拍。这话看上去有道理,其实也是很荒唐的。打个比方,有人在公交车上被小偷偷了钱包,小偷被抓了,但却强辞夺理地说:你没有在我作案过程中抓住我,除非有录像证明,否则不能证明这钱包是我非法得来的。尽管钱包里有物主的身份证和医保卡。不是吗,圆明园的铜兽首,不是卢浮宫的,也不是凡尔赛宫的,肯定是圆明园的,当时的照片和绘画也讲明了这一点,法国收藏家也没法证明你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为何要中国人拿出证明呢?这是法国人在钻法律的空子。存心捉弄中国人。这一点中国人要记住。
中国国家文物局事先希望在法国的华人不要高价回购这两件东西,这是对的。但今天发出《关于审核佳士得拍卖行申报进出境的文物相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认真审核佳士得拍卖行及其委托机构、个人在中国申报进出境的文物。有点气急改坏的腔调,给人的感觉就是,过去没有严格审核佳士得的物品,有不少文物这糊里糊涂地被法国人弄出境了。现在是亡羊补牢,那么如果没有这次风波,是不是就不需要严格审核了呢?
没有这件事,海关也应该对所有国家与中国发生关系的物品进行严格审核才对。事实上呢,我知道海关的文物鉴定专业人员是严重不足的,甚至还有民航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文物的走私。最近三十年来,从中国大陆流出境的文物超过以往的总和。这一点,也被法国人抓住说闲话了。中国人,为何这么不争气呢?
又想起了两个法国人。一个是伯希,于1906年至1908年间进入西域,深入敦煌莫高窟,对全部洞窟编号,并抄录题记、摄制大量壁画照片。这个法国佬熟悉中国古典文献,将藏经洞中的遗物全部精选一遍,廉价骗购走大量的藏经洞文献及绢画、丝织品。写本部分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东方写本部,绢画、丝织品等入藏集美博物馆。他对敦煌文物的掠夺与英国的斯坦因一样疯狂。
另一个对文物有癖好的法国人是安德烈・马尔罗。在近年来的中国媒体上,他以小说家和评论家的身份呈现在读者面前(当然他已经见上帝去了)。不过这位老兄年轻时候曾经有过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神秘生活。他中学毕业后,进过“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在这段时间里他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对亚洲文物的占有欲。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到过中国,后来和另一个法国人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了一次袭击,偷走了帕米尔地区哥特式的佛教艺术品,于1932年在《新法兰西杂志》社展出――看看,赃物可以明目张胆地办展览,这也许就是法国的悠久传统吧。1958年6月1日起担任法国总统府国务部长,后兼任文化部长。这么一个偷盗文物的人能当上部长,说明法国人多么有想象力,偷而优则仕!――这件事我在十多年前就写文章嘲笑过,在《海上文坛》上发表。
再后来他写过一本小说,名为《王家大道》,情节中就有主人公陪肯寻找隐匿在亚洲丛林里的庙宇的事,我认为这是他个人经历的写真。这本书在二十多年前就在中国翻译出版了,是一套法国当代文学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我差不多都买齐了,但《王家大道》只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与差不多同时代的纪德、杜拉斯、格里耶、布托、加谬等作家不能比。
1965年,他访问过中国,以左派作家的身份争取到毛泽东的接见,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也就是礼节性的握握手说说笑罢,不过这位老兄第二年出版的回忆录,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好像毛接见了他两小时,与他一起探讨了世界革命的大局观。这显然是一种不知羞耻的欺骗行为。但是马尔罗给自己的文章贴上一张标签:反回忆录。这么一反,读者也拿他没办法了。所以,对法国人不要太相信,他们什么都敢反,这不是浪漫,也不是情调,而是脸皮厚。
乡音无改鬓毛衰
tiffany说的那个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历史变得那么快,思想一变再变,今天的中国人和一百五十年前的,对世界,对事物的认识,简直是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是被西方观念塑造的人。
当年人家跑去圆明园,人皇帝只觉得是抢了我的东西,与国民何干?现在我们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来看,就忙着出头,把它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我觉得有点儿太过度诠释了。就像太平天国,乱七八糟借了点基督教观念来要饭吃,怎么就变成了革命第一大高潮了?
说真的,历史这么着,很多事情也只能糊糊涂涂地过去,总得活下去。道德不过是为了维护利益而规定的社会准则,有什么“天生的爱国血液”流在血管里呢?
当今的圣上团系出身,最爱煽动民族情绪,这个事情,我阴暗地以为,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反正法国现在是落水狗,在愤青脑袋里乃见而击之的烂货,多干一件事简直是虱多不痒。文物局那个命令,据说乃内部文件,怎么会如此堂而皇之地流传出来?无非是给个情绪出口,配合激愤情绪,回头谁还认真监督它有没有找佳士得碴啊?回头佳士得一使劲,可不是又乐呵呵合作愉快了?
去年四月里的家乐福事件也是一样,起初政府使劲地煽风点火,4月我去郑州,那里的家乐福真的特别冷清,据说因为在郑大附近,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小伙子就在门口,看谁进去就揍谁,这种行为也睁眼闭眼了。回头到了五月,闹得有点儿不能收场了,马上频繁群发短消息要大家“理智爱国”――搞得可笑又狼狈。那群小伙子呢?嘿,过了两个月发现,找不到工作了!
当年人家跑去圆明园,人皇帝只觉得是抢了我的东西,与国民何干?现在我们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来看,就忙着出头,把它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我觉得有点儿太过度诠释了。就像太平天国,乱七八糟借了点基督教观念来要饭吃,怎么就变成了革命第一大高潮了?
说真的,历史这么着,很多事情也只能糊糊涂涂地过去,总得活下去。道德不过是为了维护利益而规定的社会准则,有什么“天生的爱国血液”流在血管里呢?
当今的圣上团系出身,最爱煽动民族情绪,这个事情,我阴暗地以为,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反正法国现在是落水狗,在愤青脑袋里乃见而击之的烂货,多干一件事简直是虱多不痒。文物局那个命令,据说乃内部文件,怎么会如此堂而皇之地流传出来?无非是给个情绪出口,配合激愤情绪,回头谁还认真监督它有没有找佳士得碴啊?回头佳士得一使劲,可不是又乐呵呵合作愉快了?
去年四月里的家乐福事件也是一样,起初政府使劲地煽风点火,4月我去郑州,那里的家乐福真的特别冷清,据说因为在郑大附近,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小伙子就在门口,看谁进去就揍谁,这种行为也睁眼闭眼了。回头到了五月,闹得有点儿不能收场了,马上频繁群发短消息要大家“理智爱国”――搞得可笑又狼狈。那群小伙子呢?嘿,过了两个月发现,找不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