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多子多福论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两条多子多福论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09 10:13

周末参加一个baby shower,同胞聚会的格局千年不变,男士们坐一堆商讨世界大事,女士们围一桌交流生活大事,孩子们在地库目不转睛打游戏。
女士这桌没多久便发现女主人是唯一奉行“只生一个好”的,众太太群起攻之“再生一个”!她招架不住,落荒而逃。于是一个长女已经二十岁的太太开始发表她的“至少生三个”的理论,第一遍没有听懂,又请她重复了一遍:
两个孩子结婚后,他们的配偶很可能会不喜欢对方,导致两个siblings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如果三个(以上)孩子,配偶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in-law.
我表示惊异,做父母的可以想得这么远这么仔细,她说当然可以,又说我还没想到是因为我的孩子还比较小。
想当年我自以为是过,以为别人那些可笑之处到我这里都可以避免,被事实无数次教育后,成了“永不说永不”的混沌人。所以她此话一出,我立马闭嘴。
接着一位中老年男子发表了他的多子多福论:年轻的时候孩子要一鼓作气地生,生到实在带不动为止。然后歇一歇,过十年再生一个。为什么呢?他现在大孩子都成家的成家,上大学的上大学,心里颇凄惶,于是每每想到家里还有个才上初中的幼子,无比安慰。待这个幼子也上大学离家的时候,他乐观地估计他应该已经有孙辈了,于是延绵不绝,家里总是有孩子的。
这一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没准是一张尿布也没换过的甩手掌柜。今年年景好,生孩子的人家特别多,我身边认识的就四,五个。当年她们生第一个的时候简直不当回事,现在都是毛病一大堆。别的不说,个个闹妊辰糖尿病,控制饮食外,每天提个测试箱到处跑,自扎手指测血糖。还有一个严格卧床的。其实也没有多么高龄,三十多罢了。要是十年后再生,真是老寿星那个啥了。
多子多福的理论我不知道听了多少,这两条算是新鲜怪趣的。赶快用小本本记下来。
Last edited by helenClaire on 2004-08-09 11:46, edited 4 times in total.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Post by dropby » 2004-08-09 11:04

啊, 居然有一个孩子都不行.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09 11:06

有社交就有peer pressure.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4-08-09 11:09

:-D :-D :-D :-D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4-08-09 11:12

昨天我也去朋友家看人家的第二个小孩新生。哎,感觉真是没有成就感,自己膝下只有一双球袜球鞋(花差语)也厚着脸皮撑到现在啦。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4-08-09 11:17

穿球袜球鞋怎么行!这样明知道要大受心理冲击的时刻,得穿最贵的鞋去,还可以低头一看自我安慰:老子要是生孩子,现在钱都买奶粉了,哪里穿的上塞尔瓦多弗干莫。 :wink:
孩子还是至少得生两。我自己是独生,从小孤单惯了,发誓以后要生孩子就得负责任,得让他们有个伴。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09 11:27

辟谣辟谣,一看你们就是不知道柴米油盐的,动不动把奶粉钱挂嘴边。奶粉并不怎么花钱,一个月少出去吃一顿晚饭就出来了,还有余。买不起名贵皮鞋的,省下奶粉钱还是买不起。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Post by dropby » 2004-08-09 11:33

上次我在家请客, 一个很熟的朋友很惊讶地对着我家一盆植物感概说居然能在我家看到欣欣向荣的盆栽, 一时间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人家. 她老不知道这一盆也是死去活来好几回的.
不过无论如何我老人家膝下有了一盆很绿的盆栽, 下一步就是有个猫儿狗儿的, 然后就可以讨论要孩子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4-08-09 11:33

这我懂,stroller 和童床花钱,babysitter 也贵。
'这点看来也该多生,生两三个孩子比较经济,我的女同事说她买的stroller 特经用,七年三个孩子,还跟新的一样。保姆看一个孩子和两三个价钱也差不多。Mass production ... :-P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Post by dropby » 2004-08-09 11:40

除了奶粉, 还有其他更贵的消费品吧? 我听说尿布比奶粉贵多了. :-P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4-08-09 11:47

难道三十多生第二个也很危险?我以为高龄头胎才危险呢 :-o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09 12:12

我也不懂。高龄的线是三十五岁,她们还没到呐。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4-08-09 12:19

身体不行了啊,给长期坐着摧残的-----嗯,看新闻说穿休闲服上班儿比穿成西装鸡上班儿烧卡路里多些个。
乡音无改鬓毛衰

猫咪头
Posts: 403
Joined: 2003-12-05 9:38

Post by 猫咪头 » 2004-08-09 12:26

删, 不能允许自己开始抱怨
Last edited by 猫咪头 on 2004-08-09 15:48, edited 1 time in total.
MMT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4-08-09 12:43

我的鞋子全买一遍还真花不了多少钱。我极目远眺,可有可无的只是一双及膝丝绒长靴和一双镂空白皮鞋而已。其他得如果没有,就得喊救命。
你们知道怎么能买到减价的Ferragamo?我看见有人在英国减价时候以40镑拿下,好生羡慕。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4-08-09 18:55

不知道 :twisted:
我最近年纪到了,也开始老想这个孩子的问题。偏偏又有十足的选择权,十分凄惶。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4-08-10 7:56

哇啦,这个话题恁地热闹。
今年确实好年景,生孩子的一拨又一拨,以至于我无论跟谁久不通话,上来都先问一句,你怀孕了吗。。。。。。 :oops:

这个,knowing说的这个鞋子什么来历,我看得洛洛跟她一唱一和,才是十分凄惶。这下子不仅没资格称自己是伟大的孩子的母亲,也没资格称自己是小资的鞋一满柜的时髦女郎 :verysad:

最后,俺从一个悲惨的独生子女的角度来说,孩子一定不能只有一个。要么就干脆不要,要了就别只要一个 :-(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4-08-10 9:09

Elysees wrote: 最后,俺从一个悲惨的独生子女的角度来说,孩子一定不能只有一个。要么就干脆不要,要了就别只要一个 :-(
同哭!独生子女太惨了!
前一阵一“发小”邻居来美国出差给我打电话,回忆童年时光,整个小学时期,一到放暑假,我们俩就天天在一起玩,都想不出玩了甚么。他总结说:“那时因为我们都是独生子女,非常孤独,根本没有朋友。”上中学我住校,交结了闺中蜜友,看不起他太幼稚(比我低一级),才玩不到一起去。
我翻译的不好,就是Salvatore Ferragamo. 洛洛你要感兴趣,Woodbury Outlist 有这个牌子的outlet
http://www.premiumoutlets.com/outlets/outlet.asp?id=7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4-08-10 9:25

我们一群朋友中间只有一个是独生子,他很哀怨地说小时候孤独,我们都很同情地拿眼神摸挲他.然后他又说:"但是我有书籍和我作伴."大家忍了又忍,终于向他作出呕吐的动作,被他大骂没有人性.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4-08-10 9:34

但是我有书籍和我作伴
这句话多半是真的,不过说出来实在是矫情得很 :oops: 像某篇模范作文里抽出来的。 :-P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10 9:40

独生子女没关系,如果有住得近的cousins一起玩也是一样的。

有个妈妈经,那天问一个朋友她五岁的儿子怎么没来,那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小男孩,生得面如敷粉,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放进<<红楼梦>>里演小贾宝玉都要overqualify. :wink: 朋友说少爷不肯来,不喜欢大人动不动摸他的头。我赶快自我检讨有没有摸过他的头,以后可再不敢了,摸头伤自尊呐。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4-08-10 9:45

那么摸胳膊亲脸蛋行吗? :oops: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10 10:15

得问少爷本人的意见为准。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4-08-10 10:19

对了,我最恨别人摸我头。这是我小时候的心灵创伤之一。 :evil: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4-08-10 11:07

什么一唱一和,我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helen你有没有打主意要他当女婿?王老虎抢亲可得趁早。
Last edited by 洛洛 on 2004-08-10 11:51, edited 1 time in total.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10 11:12

我没有歪想法,最一本正经了。 :-(

六月
Posts: 16
Joined: 2004-06-20 9:18

Post by 六月 » 2004-08-10 18:50

还是名贵鞋子好啊. :-P
到OUTLET,或是OFF FIFTH AVENUE,或是专卖店打折的时候(比如NEW YORK的店),能买到80左右(或者更便宜)的Ferragamo,洛洛.
再请问哪,高龄第一胎真的很危险吗?有多危险啊?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4-08-10 19:40

我自己是准备混过这几年,如果35还没有,那就算了。从好处想,可以永葆青春,家里可以用水晶。
我唯一听说的高龄危险是(我说过没有?)以前来往工程公司的女合伙人,50岁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出生时没保住,另一个要做脑部手术。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4-08-10 20:00

我也不怎么穿/买Ferragamo . 女鞋都是艺术品,越漂亮,越昂贵的,就越不舒服。真正又经穿又舒服的往往并不是顶贵,但是不够娇媚。 :rol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vivi
Posts: 1310
Joined: 2004-02-18 12:48
Contact:

Post by vivi » 2004-08-11 10:28

我有个问题哈。这一般生2或3孩子的女人都工不工作呢?我现在这份牛工还天天被老板逼着学这学那的,考这考那的。眼看后生小子层出不穷,个个英明神武。我要是
休1/2/3年产假,还怎么出来混呢?我这还只是个JOB,那些想作CAREER 的不是更难?所以有人生的早,get it over with when you are really young, 然后再去干想干的。
又没头脑又不高兴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11 11:00

我的圈子不一定有代表性,确是住家妈妈比例比较高。一般原先有工作的有了孩子还是会工作,原先没工作的你也不能说是孩子拖累了她找不到工作。有三个(以上)孩子的,母亲多半会在家呆些年头。但我也认识一个中国同事双职工四个孩子,全靠自己没有任何帮手,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VIVI的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别人怎么做到的,好象不是做数学加减法可以解释。I could only say they are willing to take the risks, and they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setbacks on career and lifestyle.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Post by dropby » 2004-08-11 11:18

我同学中有两个孩子的很多, 都上班.
海伦你也别再跟人比了, 你又上班, 又带两孩子, 还都那么可爱, 还读那么多书写那么多好看的东西, 已经是我们的偶象了.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4-08-11 14:11

我的感想跟vivi一样,一模一样。
helen我查了字典,也不明白paradigm shift是指啥。解释一下吧。
Last edited by 洛洛 on 2004-08-11 16:13, edited 1 time in total.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4-08-11 14:38

You need a Paradigm Shift.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