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录入:唐鲁孙:从一个小埠看美国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分享]录入:唐鲁孙:从一个小埠看美国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6-06-24 13:03

火焰按:最近在网上看博客,浏览甚多欧美游记。不想公元二千年后,人民日报与世界博览之文风仍蕃盛如昔。失笑之余,读到唐鲁孙“说东道西“一书中此文,是民国七十年六月(1982年,83年?)赴美探亲,以其一贯风格写彼邦见闻。提供史料之余,文风与掌故相映,对照着看,妙趣横生。特此录入,请看彼岸当年之人民日报与世界博览,其实骨子里是一样的也。出于对蚕偶行径的仰慕,火焰亦于文中略加按语眉批,引同道好友发一笑。
笔者自从摆脱公务羁绊,已经三度去曼谷观光。可是小儿光焘旅美二十多年(火网上搜索唐鲁孙之子,仅得长子光焘任教美国大学,次子光熹任职士银),虽然屡屡函邀,可是惮于长途飞行,始终趑趄却步。七十年暑假小儿摒绝夏令一切学术讨论研究会议,特地匀出四五十天时间,准备陪我们俩老在附近各处走走,团聚些时。既非纯粹游山玩水,于是跟老伴毅然搭乘中华航空公司首途直航旧金山,经过十一小时航程,于七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安然降落在旧金山机场(“毅然“,“安然“二语,可圈可点)尚未走出检查室,已经隔着玻璃窗看见小儿夫妇来机场迎接,这比台北中正机场便利旅客跟接客多了(开始比较了)。一出机场就赶上旧金山同性恋者庆祝第十二届“同性恋自由日“大游行。大队人马,从旧金山码头到市政府的广场之间,整队游行。警方为了维持秩序,还实施交通管制,摩托警车,掺杂着骑马步行的男女警察沿街照料戒备,还有十多辆绚艳悦目的花车,车上至有鼓号乐队,参加游行。在花车之前,除了由一百多位同性恋妙龄女郎骑着摩托车在前开道外(唐写来怎么这么香艳呢),游行队伍里的对对恋人中,有须发如戟其势虎虎的壮汉,有柔情绰态,艳如桃葩的少女,有浓妆艳抹搔首弄姿的徐娘,更有弯腰驼背头童齿豁的老不修,一路行来,不但嗷噪谐笑,旁若无人,一对一对勾肩搂腰,还不时向路旁群众表演一下亲腻热吻。据说游行队伍中各色同性恋人都有,甚至还有大学团体及已婚同性恋父母,带着子女,高举纸牌旗帜,喊著口号随众游行。有几位国会议员,当地市议员造成同性恋的分子也被邀请参加游行行列壮大声势。我想这些民意代表们,如果不是同性恋者,至少也是心理不十分健全的一群(恐怕有几位委实冤枉,老中国人的民意代表不易为)。性生活方式,异性相吸也好,同性恋也罢,各投所好,尽管成双成对去享受,又何必在大庭广众之间火辣辣表演,非要别人来接受呢(联系同书中另一篇写到旧京过去的“大背头“,深刻体会“做得说不得“的哲学)!民主,自由,这是我踏上美国本土,所上的第一课(这是否暗示当时的台湾没有民主和自由)。

金门大桥

小儿住在距离旧金山三百余英里外的Eureka。从旧金山登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举世闻名的金门大桥,桥长四千二百尺,是一九三六年修建完成的。在纽约维拉采诺桥(哪一座?)兴建之前,它始终保有世界第一座长侨的荣誉。桥上两端各有一座高大长方型梁柱,两柱之间,吊着两只极粗的钢缆,垂直衔接着,从高处眺望,大海沧波,黄云落日,雄奇壮丽,蔚为奇观(老唐招牌的白话骈驷体)。旧金山市政府,为了维护保养这一巨大建筑,雇有长工二十五名(是为奇名!),担任油漆工作。常年由东到西,从南及北,不停的油漆(桥不是一维的嘛?)。因为海风强劲,海水盐分又重,油漆一旦剥落,海水立刻就把钢铁梁柱腐蚀朽烂,所以金门大桥经常每周要用两吨油漆来维护不可。现在桥龄已接近五十年,据桥梁工程专家估计,桥面已有多处发现裂痕,如不及时加强保固,桥龄能再支撑多久,大为可虑(展眼又是二十多年了)。所以金门大桥仍归联帮政府管理,抑或移交给加里佛尼亚州州政府自行负责,尚在争论之中。专家们的结论,无论如何金门大桥明年必须彻底大修不可的。于是自七月一日起每辆汽车通行费由一元增为一元二角五分。不料加价之后,每天在上下班时间内人车拥塞,简直寸步难行,一般过桥市民纷纷归咎于找零钱麻烦(美国有二角五分硬币),市政府先不承认,是找零钱耽误了时间,有一位杠子头的新闻记者在报上一再建议不妨恢复原价,试办一星期,且看如何(杠子头是个新鲜词)。那知市政府刚试办一天,桥上交通立刻恢复正常,政府也能从善如流,立刻把过桥费恢复为一元了。美国这种不文过饰非民主精神直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的(与现在地方报纸上市长出国考察团的口气,何其相似乃尔)。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Drifter.E
Posts: 27
Joined: 2005-11-04 12:24

Post by Drifter.E » 2006-06-25 8:23

民国七十年,1981。
说起这口气,我倒是觉得更近三十年代《良友》的旅行专栏。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6-06-25 9:59

加油! :admir002: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密斯张三
Posts: 503
Joined: 2005-02-23 0:22
Contact:

Post by 密斯张三 » 2006-06-25 10:45

谷人实在博古通今啊,连三十年代的杂志都有看,我赞叹道。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6-06-25 12:01

道貌岸然的猎奇口吻啊。三番应该挺大的吧,怎么也不是一小码头啊。
乡音无改鬓毛衰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6-06-25 12:07

三藩市区比起别的大城市来好象算小的,渔人码头我认为很大了,不过唐老头儿可能是想看那种无数起重机的大港,觉得旅游观光客码头算不得什么。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唐唐的郁金香
Posts: 528
Joined: 2006-03-02 9:51

有意思

Post by 唐唐的郁金香 » 2006-06-25 13:01

这篇写的不怎么样嘛,我还专门在当当网买了老唐的书,准备回国享用呢。
“I wish it need not have happened in my time," said Frodo. "So do I," said Gandalf, "... But that is not for them to decide. All we have to decide is what to do with the time that is given us.” ― J.R.R. Tolkien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6-06-25 20:02

嘿嘿,老唐写字就是有那么一种独特的劲儿,写好吃的就他吃过的最地道,今非昔比,写好玩儿的就老北平,如今肯定被“共匪”禁锢了,写外国的也能挑个三拣点四……

这个“杠子头”,我疑惑好像不是打山东的杠头硬烧饼那儿来的,而是由北京土话“抬杠”那儿化过来的:
单口相声《抬杠铺》
说话,一问一答,往一块儿一和,越说越对劲儿;不往一块儿和,两下就要抬杠。说抬杠哪,我有个大爷专爱抬杠,在北京啊开的杠房――抬杠铺,那位说,“你大爷开杠房,那是应出殡的买卖呀?”不应,出殡他不应,他这抬杠不是那么抬杠,是说话爱抬杠,抬杠啊能把人说倒了。……
在旧社会时候,他有个外号儿,叫什么?叫“杠头”。谁也抬不过他这杠头!他一享名啊,又收了四个徒弟,这四个徒弟都叫杠头,怎么分别哪?大杠头、二杠头、三杠头、小杠头,那么我大爷哪,他叫老杠头!嗬,这五个杠头在北京享了大名啦,就在东四牌楼灯市口儿开的杠房!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6-06-25 22:50

三藩是不算大城市吧,我记得在加州才排第四(?)。老人家如果从台北过去,应该觉得小。
:fish001: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ruby
Posts: 620
Joined: 2003-12-06 19:55

Post by ruby » 2006-06-26 10:05

三藩是我的心头好,前几年在三藩玩的时候,在图书馆卖旧书活动中买到7,8本台版书,计有穷摇阿姨的剪剪风,倪匡大叔的黑猫,沉船,民国四十年台北晚报(?)副刊合集45本通篇都是故国家园反攻梦。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