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冰箱
如果东西还都在盒子里,好说;最烦的是收拾别人的首尾,东西埋在霜里!一点点儿扒拉啊
比-80还痛苦的是-150,我们冻细胞株的。我可不敢不戴手套去碰它,不过好在我不怎么用翻那个冰箱,都是管发干细胞的技术员翻。
比-150还痛苦的是开液氮罐子。一打开冒白气,得费老大劲儿把一串儿盒子从液氮里打捞出来,举得高高的,省得液氮溅脚面儿。就这么着,还得等盒子里的液氮慢慢退下去,半天。然后赶快把要的盒子捅出来,放点东西,或者拿点东西,再趁着结霜以前放回去。
每次把拿出来的盒子放回液氮罐子,下边的液面一接触到超过沸点的盒子,翻滚沸腾,我都觉得自己在炸一大筐薯条。

比-80还痛苦的是-150,我们冻细胞株的。我可不敢不戴手套去碰它,不过好在我不怎么用翻那个冰箱,都是管发干细胞的技术员翻。
比-150还痛苦的是开液氮罐子。一打开冒白气,得费老大劲儿把一串儿盒子从液氮里打捞出来,举得高高的,省得液氮溅脚面儿。就这么着,还得等盒子里的液氮慢慢退下去,半天。然后赶快把要的盒子捅出来,放点东西,或者拿点东西,再趁着结霜以前放回去。
每次把拿出来的盒子放回液氮罐子,下边的液面一接触到超过沸点的盒子,翻滚沸腾,我都觉得自己在炸一大筐薯条。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我们实验室有高的有壮的,灌液氮这活儿轮不到我。其实他们也不灌,是技术员灌。而且是几个实验室分享大液氮罐,因此几个实验室的主技术员分配好了轮着灌。我只从里往外偷过。
我试过不戴手套扒拉干冰,两下就不行了,得四处找瓢来舀。
我试过不戴手套扒拉干冰,两下就不行了,得四处找瓢来舀。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这又提醒了我对语文课本的记忆。有没有人记得一篇课文讲个手特巧特能干的老农的手的?我印象极深的是他能用手指破开竹篾,用来编东西的Elysees wrote:我对蚕的手产生了无尚的兴趣,这简直媲美电影里的superwoman啥啥的。silkworm wrote: 我的手早就练出来了。冷能开-80度冰箱,热能拿高压灭菌出来的锥形瓶。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赵树理同志的手
我对于手巧的人特别崇拜……前几天看中央台一个木匠手艺擂台大赛,啊那真是佩服到拜倒。选拔出来比赛的四个木工都是苏州啊常熟啊这一带的红木家具厂或者仿古家具厂的大拿,那真是专业,2秒多从20块木头里面挑出酸枝,蒙着眼锯上下两块木头――还要在一条直线上,15分钟做出的榫卯可以承担八百多斤的重量,两个小时作出个条案,这比赛实在太有趣。陈秉正老人一本正经地教训他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他这双手不但坚硬,而且灵巧。他爱编织,常用荆条编成各色各样的生产用具,也会用高梁秆子编成各色各样的儿童玩具。当他编生产用具的时候,破荆条不用那个牛角塞子,只用把荆条分作三股,把食指塞在中间当塞子,吱吱吱……就破开了,而他的手皮一点也磨不伤;可是他做起细活计来,细得真想不到是用这两只手作成的。他用高粱秆子扎成的“叫哥哥” 笼子,是有门有窗又分楼上楼下的小楼房,二寸见方的小窗户上,窗格子还能做成好多不同角度的图案,图案中间的小窟窿,连个蜜蜂也钻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