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3
功夫熊猫3
此贴是个抱怨贴。
功夫熊猫3在内地上映半天即破亿票房,好评如潮。我兴冲冲去看,可是感觉有点一脚踏空。我的最大的问题是故事。首先作为标题点明的功夫片,关于气功的说法,我实在不能接受。阿宝在灵界顿悟出我是谁这个问题,就成为气功大师了。这也太小看气功了吧。我理解这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该问题从功夫熊猫1一直困惑着阿宝到功夫熊猫2,也可能是头两部离现在时间久了,阿宝这个大快活一直就这个问题很困惑很困惑,而我都忘了。3中这个死地求生的华丽转身,实在是让我觉得太容易了,至少他完全没有1与2中那样为此痛苦过。一般人看电影是有个思维定势的,少年英雄,少小离家,经历分离--》找寻--》回归的路线,是符合我们的期待值的,武侠小说如此,星战系列也如此。功夫熊猫3恰恰没有让我经历这一心理历程,感觉非常少了点什么。也许要让阿宝这个大快活历经传统磨难也不是那么容易编剧的?
故事不满意,如果美术,对话,武打,或者任何方面很出彩也行,毕竟功夫熊猫1与2这些方面都很出人意表。1中的老乌龟羽化升天,2中的白孔雀的肃杀,都是精神上非常传统东方的。3中则只有满屏幕的中国元素,但是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精神上却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功夫熊猫3 的1/3幕后制作人员是中国人,半数制作在中国内地完成,这些在精神缺失下就只变成卖点了。
功夫熊猫3在内地上映半天即破亿票房,好评如潮。我兴冲冲去看,可是感觉有点一脚踏空。我的最大的问题是故事。首先作为标题点明的功夫片,关于气功的说法,我实在不能接受。阿宝在灵界顿悟出我是谁这个问题,就成为气功大师了。这也太小看气功了吧。我理解这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该问题从功夫熊猫1一直困惑着阿宝到功夫熊猫2,也可能是头两部离现在时间久了,阿宝这个大快活一直就这个问题很困惑很困惑,而我都忘了。3中这个死地求生的华丽转身,实在是让我觉得太容易了,至少他完全没有1与2中那样为此痛苦过。一般人看电影是有个思维定势的,少年英雄,少小离家,经历分离--》找寻--》回归的路线,是符合我们的期待值的,武侠小说如此,星战系列也如此。功夫熊猫3恰恰没有让我经历这一心理历程,感觉非常少了点什么。也许要让阿宝这个大快活历经传统磨难也不是那么容易编剧的?
故事不满意,如果美术,对话,武打,或者任何方面很出彩也行,毕竟功夫熊猫1与2这些方面都很出人意表。1中的老乌龟羽化升天,2中的白孔雀的肃杀,都是精神上非常传统东方的。3中则只有满屏幕的中国元素,但是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精神上却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功夫熊猫3 的1/3幕后制作人员是中国人,半数制作在中国内地完成,这些在精神缺失下就只变成卖点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Re: 功夫熊猫3
第一第二部具体画面不太记得了。第三部还是很漂亮的,例如卷轴里的水墨风。影评也大多赞画面很美。
看见不止一篇影评将熊猫三部曲跟星战三部曲类别,重叠元素多得不得了,桃源熊猫村里不会武功的村民跟僵尸军团战斗即刻代入 Ewoks 抄石块木棒抵抗帝国军队。
三部从头到尾我都没看出任何中国文化精神,里外都是美国片的路线,极其典型的 Joseph Campbell 之英雄历程框架。编导组对于武侠类型的理解与吸收,程度跟 Quentin Tarantino 基本差不多,我觉得还略少于 Kill Bill。从一开始我就毫无期望,第一部很喜欢,因为里面的诙谐武打戏是直接从成龙洪金宝早期武打片里抄来的,但故事本身很美国很 Neo ("the chosen one")。第二部尤其,太眼熟的好莱坞英雄成长路线看得我心累又窝火,所以第三部反而让我十分惊喜,还真有点料(不是中国文化的料)。
且不说里面的气功理论跟我们熟悉的气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是改头换面从 The Force 那里转手倒卖的,如果怀着期望去看他们解释气功必然会失望。最后阿波在灵界忽然武功爆发打败大牛,那不是因为他自己悟了,而是因为他的亲戚朋友一堆人给他隔世运气。他以 "give" 打败大牛之 "take",意思是 1) 他的力量来自跟他人的分享而非占有,而且分享与为人师父这两件事是一致的。2) 他的气以及 self identity 来自与他人的关系,意即,虽然我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哦不,是熊猫还是啥啥,但是我跟亲人好友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关系,才是真正的自我定义。以 community and relationship 为故事的主旨,竟然扭转了之前一路的 Messiah 套路,我忍不住要给他赞一个。
看见不止一篇影评将熊猫三部曲跟星战三部曲类别,重叠元素多得不得了,桃源熊猫村里不会武功的村民跟僵尸军团战斗即刻代入 Ewoks 抄石块木棒抵抗帝国军队。
三部从头到尾我都没看出任何中国文化精神,里外都是美国片的路线,极其典型的 Joseph Campbell 之英雄历程框架。编导组对于武侠类型的理解与吸收,程度跟 Quentin Tarantino 基本差不多,我觉得还略少于 Kill Bill。从一开始我就毫无期望,第一部很喜欢,因为里面的诙谐武打戏是直接从成龙洪金宝早期武打片里抄来的,但故事本身很美国很 Neo ("the chosen one")。第二部尤其,太眼熟的好莱坞英雄成长路线看得我心累又窝火,所以第三部反而让我十分惊喜,还真有点料(不是中国文化的料)。
且不说里面的气功理论跟我们熟悉的气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是改头换面从 The Force 那里转手倒卖的,如果怀着期望去看他们解释气功必然会失望。最后阿波在灵界忽然武功爆发打败大牛,那不是因为他自己悟了,而是因为他的亲戚朋友一堆人给他隔世运气。他以 "give" 打败大牛之 "take",意思是 1) 他的力量来自跟他人的分享而非占有,而且分享与为人师父这两件事是一致的。2) 他的气以及 self identity 来自与他人的关系,意即,虽然我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哦不,是熊猫还是啥啥,但是我跟亲人好友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关系,才是真正的自我定义。以 community and relationship 为故事的主旨,竟然扭转了之前一路的 Messiah 套路,我忍不住要给他赞一个。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功夫熊猫3
其实参与制作中国本土人员多了反而更好莱坞并不意外。
有没有看最近在大陆口碑非常好的动画片大圣归来?我看完就很感慨。放着西游记里面那么多那么多现成的好故事不用偏要自己编还编不圆乎然后还大受好评,可见新一代中国动画制作和观众有多么受好莱坞毒害了。
强烈对比之下去看了原版的大闹天宫,居然是六十年代制作的。那叫一个好看!完整的戏剧配乐,鲜艳美丽的色彩“人”物故事,要多中国有多中国,近五十年后看依然好看的很!我们小人都看得很嗨。接下来又给他看哪吒闹海。依然好看的不行,看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爹爹那里依然让我泪出。同学告诉我里面李靖抚琴时的指法都是完全正确的!!
有没有看最近在大陆口碑非常好的动画片大圣归来?我看完就很感慨。放着西游记里面那么多那么多现成的好故事不用偏要自己编还编不圆乎然后还大受好评,可见新一代中国动画制作和观众有多么受好莱坞毒害了。
强烈对比之下去看了原版的大闹天宫,居然是六十年代制作的。那叫一个好看!完整的戏剧配乐,鲜艳美丽的色彩“人”物故事,要多中国有多中国,近五十年后看依然好看的很!我们小人都看得很嗨。接下来又给他看哪吒闹海。依然好看的不行,看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爹爹那里依然让我泪出。同学告诉我里面李靖抚琴时的指法都是完全正确的!!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Re: 功夫熊猫3
Screenplay: Jonathan Aibel, Glenn Berger; Directors: Alessandro Carloni, Jennifer Yuh Nelson; Producers: Jonathan Aibel, Glenn Berger, Melissa Cobb, Guillermo del Toro, Jeff Hermann, Mike Mitchell. 在编剧与决策方面,哪一个也不是中国人。怎么会有内在的中国元素?带着看中国故事的期望来看它,肯定会失望的。这本来就是美国片儿,里面管事儿的都是美国人,面向的主要受众也是美国观众。中国市场于对于它跟对于 Mission Impossible 系列本质是一样的,虽然中国票房很重要,但并不是从剧本开始就面向中国市场的。职员里成片的中国名字,不过是帮着画背景制作电脑动画的廉价劳动力,这是普遍而正常现象,即使不拿到中国做,也会拿到韩国做。笑嘻嘻 wrote:但功夫熊猫3又看重国内市场,特地为中文版画了口型,最后片尾演职人员列表里成片成片的中国名字,实在很讽刺。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功夫熊猫3
商业上讲,一般这种系列电影,第一部最重要,必须要做出口碑,要做出能卖钱的IP,属于播种耕耘期,第二部是巩固期,也要有一定的质量,第三部就是赚快钱的,收获季。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这个项目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精力经营,资源都已经投入到别的项目了。加勒比海盗甚至是拍第二部的时候就把第三部大部分拍出来了,省资金嘛,剪辑完看还需要什么镜头再补拍。近些年的流行是把最后一部特意拉长,分成上下集,比如暮光,饥饿游戏,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赚钱啊。所以从定位来讲,第三部就是最没艺术追求最有商业企图的,求仁得仁啦。
Re: 功夫熊猫3
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我小时候每个暑假必看。我们科技站还老放大屏幕电影。我爸跟着我们一起喜滋滋地看。
我一直没好意思说,我就是觉得现在国内影视的传统文化精髓非常少非常少。宫廷剧就是厚黑学,如果这就是传统美,那真是太官本位了。甚至琅琊榜我都弃剧了,大家都说它传统美,我只觉得该剧精神上非常现代,非常白领,以至于我不停脱剧,无法集中精神。
甚至说“2) 他的气以及 self identity 来自与他人的关系,意即,虽然我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哦不,是熊猫还是啥啥,但是我跟亲人好友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关系,才是真正的自我定义。以 community and relationship 为故事的主旨,”我觉得这个并非完全单是美国移民精神,仍然可以称为传统。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功夫熊猫里寻找传统美。
我一直没好意思说,我就是觉得现在国内影视的传统文化精髓非常少非常少。宫廷剧就是厚黑学,如果这就是传统美,那真是太官本位了。甚至琅琊榜我都弃剧了,大家都说它传统美,我只觉得该剧精神上非常现代,非常白领,以至于我不停脱剧,无法集中精神。
甚至说“2) 他的气以及 self identity 来自与他人的关系,意即,虽然我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哦不,是熊猫还是啥啥,但是我跟亲人好友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关系,才是真正的自我定义。以 community and relationship 为故事的主旨,”我觉得这个并非完全单是美国移民精神,仍然可以称为传统。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功夫熊猫里寻找传统美。
云浆未饮结成冰
-
- Posts: 3159
- Joined: 2003-11-22 20:12
Re: 功夫熊猫3
小笑,你说的传统是不是《千江有水千江月》那种传统啊?听你描述的电影,味道很像啊!笑嘻嘻 wrote:所以你们会夸琅琊榜三观正。嗯,传统并非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王家欣》就非常传统。